京津冀區域經濟差異問題研究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1-23 點擊:次
區域經濟差異是經濟發展不同步所存在的必然現象。京津冀經濟區是國家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打造的第三個經濟核心區。將北京、天津、河北劃到一個經濟發展圈,但就3個地區多年的發展狀況,區城內存在明顯的經濟發展差異,嚴重阻礙了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因此,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營造良好生態環境、加強局部區域發展、加大部署人才戰略能有助于縮小京津冀區域經濟差異,促進經濟的整體協調發展。
一、京津冀 區域經濟差異現狀分析
目前,京津冀區域內在經濟發展水平、整體綜合實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異,即使同一地區內發展也不均衡。
從整體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北京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種政策導向、產業結構、資源配置、人才儲備等方面都擁有最優配備,經濟水平競爭力遠高于其他地區。天津作為離北京最近的直轄市,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濱海新區作為天津下轄的改革試驗區和創新區,為天津經濟發展注入了無限的動力與活力。與北京、天津兩市相比,河北差距較大,遠低于京津兩地。河北省內部經濟發展也非常不均衡,沿海地區(唐山、秦皇島)經濟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內地,離北京較近的城市(廊坊、邢臺)發展相對較快??梢姡┙蚣絽^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差異較大。
從城市儲備的綜合實力來看,北京無疑是綜合實力水平最高的城市,在全國也處于最高位置,而且遠高于其他城市。天津城區發展較快,是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具備良好的科技、人才、技術基礎,制造業、物流業發達。天津在保持傳統工業大力發展的同時加大了對自主知識產業的扶持,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現代化發展基地。處于沿海地帶的河北省城市,唐山憑借技術和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鋼鐵、化工、電力等傳統核心產業,經濟發展迅速,發展水平較高。秦皇島憑借港口地理位置,擁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和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外資涌入,開發旅游資源和港口資源,打造了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港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處于內陸的河北省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基礎條件差,產業結構層次較低,城市化率低。
二、京津冀 區域經濟綜合差異分析
京津冀地區整體經濟發展主要以北京、天津為核心,向河北地區輻射。由于工資待遇、福利保障方面北京、天津占有絕對優勢,帶動技術、資源和人才流入,加重了河北地區的經濟放緩,致使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差異越來越大。
(一)資源配置因素
地區資源配置的優劣影響了經濟發達程度和速度。北京、天津所具備的政治資源和自然資源比河北地區更加優越,優勢更加明顯,發展自然更加快速。但河北地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利用能源開發帶動經濟發展,逐步縮小經濟差異。
(二)產業結構因素
產業結構水平的高低制約了經濟發展態勢和勢頭。按照“三次產業分類法”劃分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布局,可以發現,北京的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比重高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產業結構更加先進,經濟產出更加高效;天津與河北的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比重相對較高,基本屬于工業城市,產業結構水平較低,而且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相比之下,天津比河北更注重第二產業的發展。因此,經濟發展程度河北地區更加落后,差距更大,而天津又落后于北京。可見,產業結構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對外開放因素
京津冀地區對外開放程度很不均衡。北京以其在政治、地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吸引了大量外資注入,加快了對外貿易的發展,使得經濟水平不斷拉升,并保持絕對的優勢地位。天津憑借濱海港口位置和新區開放的政策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外資,對外貿易總額逐年增加,不斷縮短與北京的差距。但河北地區對外開放程度相對較低,拉動經濟增長能力較弱,因此,河北應該調整產業結構,出臺引入外資的優惠政策,加大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逐步擴大對外開發程度。
(四)人力資本因素
條件越優越,越能帶動人力資源的流動。京津兩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無疑要遠高于河北地區,相對就業機會、工資待遇、社會福利、社會治安、生活環境、人文狀態等情況更加優越,更能吸引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人力資源的質量和素質更加優質。相反,河北地區不僅很難吸引高層次人才流入,還會出現大量人才外流的狀況,人才的流失又給經濟發展帶來阻礙,造成經濟發展瓶頸,嚴重影響了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
三、縮小京津冀區域經濟差異的路徑選擇
要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長足發展,需從社會、經濟、政治各個方面消除差異,打破區域壁壘,實現人才、資本、技術的自由流動,才能真正實現京津冀區域經濟的一體化。
(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目前,京津冀區域內部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趨同現象較為嚴重。因此加強三地之間的產業合作,調整產業結構,形成優勢互補尤為必要。
1.第一產業的調整
歷來,京津兩地的糧食、海鮮、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主要依靠河北省的供給,但是河北地區由于農業生產技術落后,沒有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京津兩地應該進一步弱化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功能,把資金和資源投入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同時,派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到河北省,幫助其進行農產品的產業研究,調整農業區的布局,建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盡快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和現代化,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
2.第二產業的調整
北京第二產業的比重較低,所以應該充分利用北京科技、人才資源的優勢,發展知識型、高新技術型與創新型的產業,北京把首鋼和北京焦化等大型企業向河北搬遷,就是這一發展戰略的具體實施。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發達,在一定程度上與北京存在著產業同構性,因此天津應該借助自己的海港優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石油化工為主的化工產業。河北省的工業化程度較低,存在著技術水平低等問題,所以最重要的是吸納高科技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承接京津兩地轉移過來的產業,大力開發,提高科技含量,形成跨行政區的產業鏈。
3.第三產業的調整
北京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遠遠高于京津兩地,處于核心與主導地位,所以,要重點搭建科學合理的現代服務體系,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北京的現代金融與信息等新型服務業發展較快、較好,可以向京津兩地輻射,加快與京津兩地第三產業的整合。另外,京津冀三地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北京主要是人文旅游資源占優勢,天津是濱海旅游資源為特色,而河北的秦皇島、承德、保定都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京津冀三地應該發揮各自的旅游特色,聯合開發休閑度假旅游產業,加強三地旅游產業之間的合作,促其協調發展。
(二)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京津冀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容樂觀,人均資源匱乏,環境污染問題也在不斷加大。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大力保護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
一是樹立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把經濟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在京津冀地區建立生態經濟示范區,建立生態環境保護機制。二是加大對環境污染嚴重企業的綜合治理。堅決取締小煤礦、小鐵礦等不符合生產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的礦產資源企業,設立專項基金建設生態產業體系和配套服務體系,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三是把保護生態環境與合理利用資源結合起來。增強人們的資源危機意識,節約使用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護環境,珍愛環境。要堅持資源開發與資源節約并重的原則,對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和礦產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科學利用。
(三)促進河北的大力發展
河北地區在京津冀地區實力相對較弱,城市化水平較低,要縮小京津冀區域經濟差異,必須加大河北地區的發展力度,構建其合理有效的發展環境。
1.推動全省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促進區域內生產要素的流通,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河北省要大力加強道路、水電、通訊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的各項功能,創設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經濟建設環境。
2.推進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的推進可以促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從而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提供所需的勞動力,以促進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
3.加快秦皇島、唐山等城市建設
唐山、秦皇島等城市在河北省經濟發展中處于領先水平,從其地理位置看,都是沿海城市,容易引進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引進外商投資方面占有優勢,秦皇島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因此這兩個城市要利用區域優勢,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工業化的進程。要盡快形成完善的區域內產業鏈,加快與京津兩地的合作,發揮好窗口作用,帶動周邊城市工業快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4.發揮中小城鎮聯動發展作用
在京津冀區域中還有很多中小城鎮,它們對于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以小城鎮為中心的農村經濟結構進行合理改革,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減少失業人口,促進農業現代化。對于縮小京津冀地區的區域經濟差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部署人才發展戰略
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為此,京津冀區域之間縮小區域經濟差異還需要制定優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天津、河北去發展。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不僅指的是經濟,而且是全方位的一體化,區域資源不共享、不對稱,對于人才的引進和流動是極大的制約,是影響北京的高科技人才向天津、河北流動的巨大障礙,北京、天津、河北必須在包括社保、醫保、住房公積金等各個方面,在生活、工作上給予在京津冀地區工作的人員創造公平、方便的條件,這樣人才才能在京津冀區域自由流動。只要人們感覺在北京、天津、河北工作、生活沒什么區別了,這樣才是真正的區域一體化,區域經濟差距才能從本質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