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奉賢園:打造“南上海”高新技術創新園區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4-09 點擊:次
2020年,無疑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就是在這個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遇的年份, 張江奉賢園逆勢而上,取得了兩個“最”: 園區張江專項發展資金重點項目的立項數、獲得立項資金創園區成立以來之最。
張江專項發展資金,全稱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是面向張江示范區培育優質科技企業等的重要舉措,上海眾多知名高新技術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都曾獲得該資金的支持。
對園區而言,立項數量和立項資金“雙增長”本就不易,在特殊年份能取得突破,無疑更難能可貴。這既印證了,張江奉賢園近些年為吸引和培育優質科技企業,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全面增強科技創新對地區經濟的支撐引領作用的努力,也說明了,在瞄準科技創新方面張江示范區與分園的同向而動和同頻共振。
吸引培育優質科技企業,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時鐘撥回8年前。為讓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創新氛圍帶動更多地區,2012年12月25日,奉賢園與金山園、崇明園、普陀園、陸家嘴園和臨港園一起,正式獲得市政府批準成立,納入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管理范圍。當時奉賢園總面積為15.16平方公里。納入張江示范區后,奉賢園不斷“長大”。2020年7月,奉賢園總面積擴大調整為18.878平方公里,由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上海奉賢經濟開發區生物科技園區、南橋鎮部分區域、西渡街道部分區域、杭州灣發展公司部分區域組成。
8年多來,張江奉賢園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目前,張江奉賢園有各類企業2330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3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5家,市高新技術企業265家,上市企業(不含新三板、地方四板掛牌)13家,1家科創板上市,市級認定的科技小巨人企業14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5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0個。2020年,奉賢園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45.73億元,同比增長27.4%,稅收收入94.04億元,同比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相比去年增加15%。
從產業發展來看,張江奉賢園重點支持奉賢區“1+1+X”產業,聚焦“東方美谷”美麗健康產業、未來空間智能制造產業以及“四新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生產企業來了,研發中心也“雨后春筍”般增長
在張江奉賢園,生物醫藥產業頗具代表性。2020年奉賢園納入統計局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22家,實現營業收入85.57億元,同比增長91.43%,占奉賢區生物醫藥營業收入的48.62%。,主要涉及工業綜合開發區、東方美谷、杭州灣、南橋鎮四塊區域。
產業集聚,需要“領頭羊”。奉賢園生物醫藥集聚了一批生物制品、抗體藥物、診斷試劑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以萊士血液、上生所、海利生物、小西生物等為代表的生物制劑企業,以凱寶藥業、和黃藥業、雷允上等為代表的中藥企業,以伯杰醫療、源培、億康、睿昂等為代表的醫療器械和診斷試劑企業),及發展生命健康配套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藥明生物全球創新生物藥研發制藥一體化中心),化學原藥頭部企業中西三維等。頭部企業逐漸產生集聚效應。2020年,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家,1億元至5億元的企業有6家。
為更好地圍繞區委區政府“1+1+X”產業的發展定位,奉賢園通過張江專項發展資金重點項目中的科技創新功能集聚這一項目,重點對“東方美谷”“未來空間”兩大產業中頭部企業予以資助,帶動整個園區兩大產業的發展。上海藥明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上海中翊日化有限公司、上海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獲得1.52億元的市區兩級資金扶持。上海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獲得市區兩級資金4000萬元的扶持。奉賢園“抗疫”企業上海伯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上海科技大學和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承擔的《基于CRISPR呼吸道疾病快速檢測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重大項目立項,這是奉賢園首次獲得市科創辦重大項目的支持。
奉賢園還涌現出一批生物醫藥領域的上市公司。上海萊士、上海凱寶和海利生物是園內上市的三家重點企業,2019年上海萊士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同比增長43.3%,凈利潤6.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上海凱寶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4.0億元,凈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上海凱寶推進痰熱清注射液的二次開發,開展了痰熱清一萬例有效性再評價,2020年該藥被國家衛健委和中醫藥管理局列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七版)》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重型和危重型推薦用藥。海利生物完成了對人用體外診斷試劑研究、開發、和生產企業——上海捷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全資收購,與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藥明海德,致力于打造疫苗行業一體化能力和技術平臺,提供疫苗合同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2019年,海利生物營業收入達2.5億元,同比增長10.7%。
如今,不僅生產企業來了,研發中心也如“雨后春筍”般增長。海利生物與華東理工大學合作成立了市級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斯丹賽生物針對惡性腫瘤治療在臨床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藥明康德等科研院所和公共平臺已相繼落地奉賢。
區域營商環境更好了,企業運轉更高效了
營商環境好不好,服務到不到位,是評價園區的重要標準。在張江奉賢園,東方美谷集團致力于當好“店小二”,力爭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切實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和質量,大力營造良好的區域營商環境,讓眾多企業豎起了“大拇指”。
上海誼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園區內的一家醫藥企業,致力于新型納米遞藥體系的研究與開發,其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抗腫瘤藥物,在國內外尚未有同類產品上市。當時,正值企業抗癌藥品上市、公司科創板上市的關鍵時期,急需各方支持與服務,駐企“店小二”制度推行為其及時為其提供了有力保障。短短一周之內,企業向駐企店小二,第一時間反映了企業要盡快辦理排污許可證、人才公寓居住證、進京出差人員核酸檢測等需求和問題。
針對企業提出的需求和問題,駐企“店小二”及時響應,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在排污許可證辦理上,“店小二”首先向企業告知辦理排污許可證大概流程,并擬在企業確定有資質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后,積極跟進并協調加快辦理;在人才公寓居住證方面,“店小二”向其回復,人才公寓屬于新建小區,已敦促開發商盡快于5月份辦理出大產證,屆時錄入公安信息系統,將為入駐企業人員辦理居住證提供地址信息,順利辦理居住證,讓企業核心技術人才無后顧之憂;在進京出差人員核酸檢查方面,也得到區衛健委大力支持,專門開辟綠色通道,及時為企業相關人員專門進行核酸檢測并出具報告,為企業新藥上市提供便利。
園區駐企“店小二”與企業保持密切溝通,持續跟進并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完善和推進高質量服務,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新時代“奉賢美、奉賢強”新高峰貢獻美谷核心力量。
駐企“店小二”的精準服務,換來了企業的高效運轉,也為抗疫爭取了時間。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爆發,開發區企業伯杰作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生產企業,在特殊時期,外包裝嚴重緊缺的情況下,開發區企業服務部通過各種方式,幫企業對接到奉賢區莊行鎮的一家包裝公司,春節期間加班加點趕出企業所有需求量包裝,使得伯杰順利交付出大量的核酸檢測試劑運送到全國各地。
未來,張江奉賢園將充分發揮產業特色優勢及科創資源集聚優勢,進一步把握全球科技創新發展大方向和大趨勢,聚焦生物醫藥、智能網聯汽車等優勢特色領域,加快集聚科技創新資源,推進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步伐,不斷提升園區的創新活力、科技競爭力及國內外影響力。
到2025年,力爭將張江奉賢園建設成為創新能力突出、創新生態優越、產業特色鮮明的南上海高新技術創新園區,打造成為國家級美麗健康產業的核心承載區域、南上海“未來空間”產業的技術創新承載區域、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