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把產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主戰場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7-20 點擊:次
占地292畝的調味品科技共享產業園,入駐山東戀味、華百鄰食品、北京喜鵲食品等調味品企業7家,闖出柔性生產新模式,釋放新動能,實現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雙贏共進”;樂陵經濟開發區,五金模具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4棟廠房還在建設之中,20多家企業就已簽約入駐,這里建成后有望成為魯北冀南區域最集中的五金模具產業園……在今天的樂陵市,產業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創新發展的主引擎、項目投資的主陣地。
近年來,樂陵市堅持按照“產業化、集群化、關聯化、園區化”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厚植產業生態,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什么確定這樣的發展思路?當地表示,他們在招商中發現,因為產業既不呈規模、也不成鏈條,所以當地產業發展長期缺乏比較優勢。針對問題,樂陵市開始整合產業數量,讓資源、政策進一步集中:當地主導產業從十大產業到九大產業集群,再到七大產業,最后把發展重心集中到了四大產業。
同時,致力打造泰山體育(國際)產業園、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化工產業園和五金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園四大產業園區,以及模具產業園、調味品科技園、輕紡產業園、保稅物流園、歐德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十余個產業招商平臺。
思路再好,不落地也是空談。要把園區作為經濟發展主戰場,當地著眼長遠做規劃,嚴格按照產業需要謀劃項目。同時,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產業平臺日才得以趨完善,產業生態優勢初顯。以化工產業為例,當地一張藍圖、十年磨礪、百億投入,將10萬畝荒堿地換來了現在“千億級智慧化工園區”。
園區發展建設期間,針對遇到的不同問題,建設模式也在不斷出新。比如,針對資金問題,當地通過與民企合作、獨立運作等多種途徑,探索了“財政注資、運作項目、形成資產、覆蓋貸款、良性循環”的創新運作模式,開創了項目“聯合拿地、聯手開發”建設的嶄新范式。
產業集聚度不夠怎么辦?當地決定與產業龍頭緊密合作:比如,與亞薩合萊國強集團合作建設百源五金產業園,其巨大的配套需求,直接引來中諾五金、模具產業園等上游配套企業;與星光集團合作建設星光食品(國際)產業園,園區蒸氣、電等成本優勢吸引嘉吉、艾地盟等多家500強企業前來對接;與泰山體育產業集團合作打造泰山體育(國際)產業園,依托其行業地位、研發平臺等優勢,多個冰雪裝備、兒童裝備項目主動前來洽談合作。
本次觀摩,當地表示,將依托各產業園區,力爭3年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工業總產值實現500億元,爭取達到600億元,奮力打造工業轉型發展的新高地、德州經濟發展的東部增長極。對于這一目標,記者結合所見所聞,感到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