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工業園區打造云南智慧園區標桿工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1-17 點擊:次
“裝置運行平穩,空冷不需要調整。”11月8日,在安寧工業園區云南石化生產管控中心,正調整原油負荷的常減壓操作工一邊精心操作,一邊對外操員工發出清晰指令。歷經2個月的首次大檢修,云南石化裝置復工開車一次成功并平穩運行7個多月,正得益于應用IPC智能化控制系統。
這只是安寧工業園區內化工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的一個縮影。近日,全國第四批“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出爐,確定17家園區為第四批“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安寧工業園區位列其中,也是云南省唯一一家入圍的園區。
規模以上化工企業達14家
經過10余年的開發建設,安寧工業園區企業加速集聚、產業逐步集群、平臺愈發強大、引擎更加凸顯。2010年以來,園區先后獲評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磷化工)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中國石油化工(安寧)產業園、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新材料產業生態集群示范園區、省級現代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云南省10強工業園區等,形成以石油化工、鋼鐵及裝備制造、磷化工三大產業為主導,新材料、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生物醫藥等產業集聚。目前,園區入園化工企業21家,其中規模以上14家。
其中,石化產業逐步擺脫以初始煉油為核心的單一產業鏈,著力解決高端石化產品短缺矛盾,培育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石化產業鏈;磷化產業以產品結構優化與產業鏈延伸并重為核心,完善產業體系,促進產業耦合,提高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向精細磷化工轉型發展。
以中石油云南石化為例,自投產以來緊盯國內煉化產業智能化發展方向,打造“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可視化、模型化”六大特色,實現了跨板塊、跨業務、跨系統的數據集成和信息共享。特別是原油加工流程優化及排產、原油在線調和、流程模擬、集散控制、油品在線調和、資源計劃、生產信息化管理、先進控制、班組成本核算等信息化系統覆蓋了生產經營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率、裝置平穩率、電子巡檢率等生產自動化程度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實現園區一體化管控新格局
今年7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指導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開展了第四批“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的申報工作。經自愿申報、文件審查、統一評審、公示等程序,評選出第四批“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單位”,安寧工業園區榜上有名。
據了解,智慧化工園區是以信息與通信技術為支撐,圍繞安全生產、環境管理、應急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通過數據整合與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化工園區智能化管理與高效運行,是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將智慧化工園區項目列入重點工作內容,是園區首要的一號工程項目。”安寧工業園區招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智慧化工園區項目的順利建設,園區成立了以管委會主任武春祿為組長,副主任李強、李少康、唐志雄、蘇偉為副組長,各職能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智慧園區一張圖、監測預警一體化、應急聯動一體化,以園區GIS地圖和強大的智慧應急指揮系統為支撐,實現園區應急聯動指揮的一體化。
根據規劃,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智慧園區一期首先完成支撐平臺、安全、應急、環保等幾個重要模塊的建設,計劃投入約1500萬元;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二期完成能源、智慧決策等其余模塊的建設,并依據實際使用情況,對第一年建設的功能模塊進行迭代完善,預計投入約800萬元。
最終實現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全域可視”等要素,最大限度采集安全、環保、能源等各類風險數據信息。以“一端登錄、一圖到底、一體管控、一案應急”為原則,以“全域感知、數據交匯、智能預警、精準管控”為基礎,自動發布預警、匹配預案、應急聯動,構建風險管控和應急指揮“一張圖”,實時展現園區各類風險指數和管控態勢,實現園區一體化管控新格局,全力打造云南智慧園區標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