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從2012年的5個增至2021年的9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21 點擊:次
區域的競爭,關鍵是產業的競爭。
統計數據顯示,我市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由2011年5個增至2021年的9個:武穴醫藥化工產業集群、蘄春大健康產業集群、英山中藥材產業集群、華夏窯爐產業集群、團風鋼結構產業集群、大別山食品飲料產業集群、麻城石材產業集群、鄂東汽車配件產業集群、鄂東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這9個產業集群,分布在綠色建材、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農副產品加工、現代紡織等領域。這9個產業集群2021年聚集規上企業471家,占規上工業總數的37.3%;年銷售收入715.2億元,創造稅收25.9億元,挺起我市高質量發展脊梁。
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技術改造是引導企業智能化升級、集群化發展、服務化延伸、綠色化轉型、安全化管控的重要途徑。
2018年以來,我市先后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技改賦能、制造煥新專項行動,落實“7755”戰略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行動,先后爭取省級技改專項資金2.0977億元,累計帶動885家企業實施技改,完成技改投資755.9億元。僅市本級技改支持資金由300萬元提升至3000萬元。
通過技改,推進生產換線、設備換芯、機器換人,我市產業實現了老樹發新芽,帶動優質企業加速成長。
截至目前,全市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有18家、163家;102家企業被評為省級隱形冠軍企業,8家被評為省級智能制造企業,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114家,國家綠色工廠達到6家。
“一號工程”促進戰略新興產業崛起——
十年來,我市先后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推進專業招商、產業鏈招商,推動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10年前,光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僅6家,年產值僅4.5億元。隨著黃岡貴金屬、立訊精密、安一辰等一批龍頭企業引進落戶,全市光電子信息規上企業42家,年產值達到76.01億元。
借助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東風,我市引進以星暉汽車為龍頭,輔以天時汽車、東瀚空港、普赫氫能等項目,實現新能源整車零的突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年產能達16萬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196.1%。
圍繞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引進了一批項目。如總投資約15億元的人福醫藥項目匯集化學合成、生物制藥等現代制藥技術,涵蓋20余個專線生產原料藥和輔料品種,預計明年一季度全部試生產,到2025年釋放全部產能,可實現營收30億元。
2021年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分別完成產值76.01億元、144.89億元、71.77億元。
“雙鏈長制”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近年來,我市按照強龍頭、補短板、聚集群的思路,建立先進制造業“雙鏈長”制,圍繞制造業十條產業鏈,落實“鏈長、牽頭單位、鏈長單位、鏈主企業”四層責任,統籌招商、工業投資、技改投資、進規、新增產值5項指標,編制三年行動方案、研究專項政策、專業園區建設,繪制技術結構圖、產業布局圖、發展路線圖、招商目標圖、應用領域圖,按圖作戰,著力打造產業鏈、政策鏈、創新鏈、人才鏈、金融鏈五鏈融合的產業生態。
今年前7個月,制造業十大產業鏈共簽約招商項目314個,合同投資額1747.8億元,實現工業投資233.08億元,實現產值1050.4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