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高新區:聚焦產業發展全鏈條 全力打造“西部鋰電之都”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21 點擊:次
近年來,畢節高新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工業強區、產業興區”攻堅突破行動,做好招商引資“大文章”,牽牢重點項目“牛鼻子”,發揮行業龍頭帶動效應,推動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鋰電產業項目落地,加速形成鋰電池產業集群,開啟鋰電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走進畢節高新區貴州幸福時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生產線開足馬力趕制訂單,一個個新能源鋰電池經過攪拌、涂布、制片、對輥等22道工序后,被運往各大市場銷售。
貴州幸福時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占地面積7080平方米,總投資6500萬元,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生產線22條,日產電池約10萬只。公司入駐園區以來,平均每年生產鋰電池1300萬只,年產值達4500萬元。
“我們的產品主要應用于數碼領域、通訊、移動終端設備等,解決就業人員220人。”據該公司物控部經理余盛康介紹,公司引進全球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配料、涂布、卷繞等關鍵工序實現自動化,充分保障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提高了鋰電池生產效率。今年上半年公司產值達3900萬元,預計年底目標產值達1億元。
為了提升鋰電產業競爭力,畢節高新區積極幫助企業建立科研團隊,拓寬校企合作渠道,推動鋰電企業技術更新、開發優質產品。
“目前我們與貴州大學達成合作協議,學校人才聚集,為我們產品的升級換代提供了有力保障。”余盛康坦言,目前公司不僅能生產方形電池,也能通過研發新產品,滿足歐美客戶訂單需求。公司生產的鋰電池運往廣東東莞后,一部分銷往國內,一部分銷往歐美市場。
在園區另一端,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力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生產,各生產線上活力迸發,發展勢頭強勁。
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入駐園區,是一家從事鋰二次電池的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總投資1億元,年生產能力約5000萬只,擁有職工500多名,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設施、醫療器械、電子儲能等領域,產品主要銷往全國及東南亞、歐洲、非洲等。
“我們公司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今年投資1.2億元推進第三期項目的開發,預計十一月底完成建設并投產,屆時可實現日產電池20萬支,年產值10億元,新增就業350人目標。”據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張力中介紹,去年,該公司完成產值5.3億元,今年預計產值5.8億元。
為推動高新區百億級電池產業園快速發展,畢節高新區、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三方合力,建成“中國西南先進電池研究中心”,搭建了以鋰電池研究、評測為主的新能源電池應用技術研究平臺,針對東南亞、中東、非洲以及我國南部地區的氣候、人文特點,開發針對性的先進電池技術,高效推動了園區企業鋰電池產業鏈規?;⒏叨嘶l展。
“我們利用貴州省作為國家大數據中心以及相關產業基地的優勢,集結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生資源,引進國內外鋰電池領域頂尖研究團隊的鋰電池研發成果進行產業化轉化,打造了先進鋰電池技術創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產業發展高地。”張力中直言,目前中心可解決鋰電池材料在產業中的應用問題,實現了公司整體發展的生產循環一體化。
“我們的優勢在于產業鏈相對比較完備,目前鋰電池產業集群已初具雛形。”據畢節高新技術開發區產業發展局(投資促進局)辦公室主任陳志杰介紹,為打造百億級鋰電池產業基地,高新區聚焦產業發展全鏈條,通過財政獎補、技術服務等形式,全力推進“中國鋰谷、西部鋰都”建設。
在財政獎補上,畢節高新區制定了《鋰電池產業鏈招商黃金十四條》,在銷售、研發、出口等七個方面對入駐企業進行獎勵,在設備購置、廠房配套、生產用水等方面對企業進行補貼,并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全力解決項目落地遇到的實際困難,努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此外,畢節高新區圍繞新能源、生物制藥、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貴人服務”主動對接企業,開展全程代辦,提供鋰電產業科創政策解讀、自主知識產權申報指導等服務,助推鋰電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畢節高新區共引進20余家鋰電池企業,投資金額共計50.65億元,2021年實現產值15.09億元,吸納就業人員1500余人。今年4月,還積極引進了鵬博新材料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目前已在進行土地平場工作,預計明年6月可進行試生產。
下一步,畢節高新區將積極培育鋰電產業發展沃土,推進鋰電產業創新主體、創新平臺,支持鋰電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著力構建電池材料——電池配件——單體電池——電池模組——電池回收以及檢測為一體的完整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體系,奮力打造300億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