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遼寧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16 點擊:

  農業機械化是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和重要支撐。為加快遼寧省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根據《“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遼寧省“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的有關部署,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發展現狀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間,全省農業機械化穩步發展,邁入向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466萬千瓦,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及其配套機具等農業機械保有量分別達到3.29萬臺、58萬臺和80.48萬臺(套),完成“十三五”農機化規劃目標任務。
 
  農機作業水平不斷提升。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1.8%,較“十三五”增加5個百分點。其中,玉米、水稻、花生、大豆、馬鈴薯耕種收機械化率分別達到87.9%、95.5%、87.7%、79.8%、72.1%,主要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1個市和19個縣(市)被農業農村部評選為全國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市、縣。
 
  鄉村產業機械化應用逐步擴大。將畜牧、水產、設施種植、農產品初加工適宜機具納入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各產業農機化率分別達到53.2%、35%、45.3%、56.3%。新增綠色環保機具0.78萬臺(套),植保、秸稈處理、畜牧機械等機具保有量提升明顯。
 
  耕地保護性耕作成效顯著。實施耕地深松作業3932萬畝,耕地質量和農作物產量有較大幅度提高。完成耕地保護性耕作808萬畝,建設12個保護性耕作整體推進縣和179個縣鄉級保護性耕作基地,黑土地耕地質量、農業生態和經濟效益提升明顯。
 
  農機社會化服務穩定發展。全省現有農機服務組織3747個。其中,農機合作社3527個,入社人數4.9萬人,通過農機訂單、土地托管等作業服務模式,代耕、代種、代收作業面積3367萬畝,有力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
 
  農機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承擔國家、省級課題49項,榮獲國家級科學技術二等獎以上2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2項。完成50余臺科研樣機試制,試驗示范面積20萬畝,技術推廣面積50萬畝。落實農機科研基礎性建設專項2000萬元,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稻超高速秧盤精量播種試驗臺、秸稈撿拾打捆機等新機具10余種。
 
  農機質量安全有效保障。制修訂省級農機作業地方標準22項,完成省部級推廣鑒定674項、省部級農機質量調查和證后監督10次,受理辦結農機質量糾紛47件。累計創建國家級“平安農機”示范市1個、示范縣20個。五年來,全省農機生產未發生重大傷亡事故。
 
  二、發展機遇
 
  農業機械化發展政策越來越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2019年,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這些都表明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發展越來越重視,開啟了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征程。
 
  農業機械化發展領域越來越寬。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了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業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農業農村部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快畜牧業、設施種植、水產養殖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標志著農業機械化已進入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重要機遇期。
 
  農業機械化發展條件越來越好。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大對鄉村建設的硬件投入,特別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宜機化改造、農產品儲藏保鮮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鄉村各產業全鏈條設施設備全面上馬,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以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廣泛推進,為農業全程機械化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
 
  三、面臨的挑戰
 
  “十四五”是我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良好發展機遇,也存在不容忽視的新問題新挑戰:一是農機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雖然農機裝備總量不斷增長,但適用于不同地域的中低端產品多、高端復式產品少,中北部平原地區可用機具多、西部丘陵和東部山區可用機具少,設施農業、水產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領域、環節還存在“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問題。二是機械化發展不均衡。區域發展不平衡,中北部平原地區機械化發展較快,遼西丘陵地區、遼東山區發展較慢。從產業、品種和環節看,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玉米收獲環節以及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農業等產業機械化水平較低。三是農機裝備產業較弱。主要表現為“五少一多”即:生產企業數量少、規模以上企業少、高端大型產品少、科研投入少、中低端產品多。企業數量和規模、產品數量和質量、科研投入數量和占比等都嚴重制約了我省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四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機具“下田難”的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山地和丘陵地區體現得尤為突出。農機庫棚用地審批和建設方面尚不能滿足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要。五是監管能力有待加強。部分市縣農機管理機構人員隊伍力量薄弱,農機安全全鏈條監管尚未形成,農機安全執法面臨點多、面廣、輻射范圍寬、執法難度大問題。
 
  第二章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滿足鄉村機械化需求為目標,以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為著力點,全面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全程機械化水平,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由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全過程延伸,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漁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擴展,由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推進,全方位提升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制造水平,為全省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物質裝備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原則。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發揮農業機械化增產減損、節本增效等驅動作用,推動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綠色發展、農業“三率”提升和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堅持政策扶持、市場導向原則。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運用市場化、信息化、法治化方式增強農業機械化服務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的精準性、協同性、有效性。鼓勵農機產銷企業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滿足農業生產多樣化需求。
 
  ——堅持高質量、安全發展原則。加快推進農機化高質量發展,著力破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不足的問題,在注重農機化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農機化發展效益。始終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生產風險,堅決遏制農機重特大事故發生。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900萬千瓦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以上,糧食主產縣達到全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標準。畜牧業、漁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農機具配置結構趨于合理,農機作業條件明顯改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機使用效率明顯提高,老舊農機加速報廢更新。“平安農機”創建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全面形成。
 
  第三章發展重點和區域布局
 
  一、發展重點
 
  (一)全面提升糧油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積極推進玉米、水稻、大豆、花生、馬鈴薯等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其中:玉米重點抓好收獲機械化和農機深松深翻機械化,水稻重點抓好水稻插秧、高效植保、施肥、收獲等全程機械化。大力推進保護性耕作,促進糧油生產機械化與耕地保護相得益彰。加快選育宜機化糧食品種,提升育種機械化水平,推進良種良機協同。支持糧食機械化生產關鍵環節減損提質、糧食烘干等技術創新發展。
 
  (二)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梳理蔬菜、果樹、食用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薄弱環節機具清單,積極推進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不斷完善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模式、技術路線,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以設施蔬菜產業優勢區域為依托,積極推進建造宜機化、作業機械化、裝備智能化、服務社會化、生產標準化布局。緊盯移栽環節裝備機械化短板,全面推進土地耕整、灌溉施肥、電動運輸、水肥一體化等設施設備的推廣應用。大力發展食用菌播種機械、葉類作物收獲機械、花類植物采摘輔助平臺等技術裝備。
 
  (三)加快發展畜禽水產養殖機械化。將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納入補貼范圍,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畜禽養殖機械裝備技術。積極推進畜禽品種、養殖工藝與設施裝備的集成配套。支持飼草料生產與加工、畜禽初加工機械化發展。支持水產業繁育種苗、防疫處置、起捕采收、水質調控、尾水處理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支持建立綠色高效養殖機械化標準體系。推進水產養殖工程化、設施化,總結推廣綠色養殖全過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推進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集裝箱式養殖等宜機化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工廠化、集裝箱式和池塘工程化等循環水養殖基本實現機械化。
 
  (四)積極推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圍繞果蔬、畜禽、水產品等鮮活農產品保質增值,支持初加工環節機械化發展,推動快速預冷、節能干燥、綠色儲藏、低溫壓榨、高效去皮脫殼、清潔分等分級及畜禽屠宰、冷鏈物流等關鍵技術與裝備推廣應用。圍繞糧食、油料等耐儲農產品減損增效,支持脫殼、清選、烘干、儲藏和膨化保鮮等初加工機械發展。圍繞雜糧、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開發適用裝備,支持碾磨粉碎、混合調制、切分干制、理條成型、精選分級等初加工機械發展。
 
  (五)加快補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加快丘陵山區適用農機裝備創新和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進丘陵山區適用農機專項鑒定,為相關產品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提供支持。加快適宜當地產業需求的農機具研發成果轉化應用。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加快丘陵、山區耕地的宜機化改造。
 
  (六)加快推進農機智能化、綠色化。積極推進農機作業監測數字化進程。圍繞農田精細平整、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精準施藥,創制農機智能化裝備,提升精準作業技術水平。推進北斗自動導航、動力換擋等技術在農機裝備上的集成應用,加快創新發展大型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推進畜禽水產養殖裝備信息化、智能化,促進智慧農業示范應用。大力推廣基于北斗、5G、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自動駕駛、遠程監控、智能控制等技術,在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等機具上的應用,引導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加快發展。加快機械化生產物聯網建設應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智慧農場、牧場、漁場。
 
  二、區域布局
 
  依托鄉村產業發展布局,突出區域優勢特色資源,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建設。
 
  (一)糧油產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沈陽、鐵嶺、錦州、朝陽、阜新、盤錦、營口、丹東為糧食生產核心區,推進玉米、水稻、雜糧糧食產業全程機械化。以阜新、葫蘆島和錦州為花生種植核心區,以大連、沈陽和阜新為大豆生產核心區,全面推進油料產業全程機械化。
 
  (二)經濟作物產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錦州、朝陽以及沈陽、大連近郊為蔬菜產業重點區,推進蔬菜和設施種植全程機械化。以大連、錦州、營口、葫蘆島和丹東環渤黃海灣優勢水果產業帶為核心區,積極推進水果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撫順、本溪等地區中藥材以及朝陽地區食用菌生產全程機械化。
 
  (三)畜禽水產產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遼西北五市為核心區,輻射重點畜禽養殖區域,全面推進畜牧養殖機械化。以沿海六市為重點區域,推進灘涂、底播貝類和海水工廠化養殖全程機械化,以沈陽、遼陽、鞍山地區為重點區域,推進淡水池塘養殖全程機械化,以黃海海域為重點區域,推進淺海筏式、吊籠、海水網箱養殖全程機械化。
 
  (四)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推進每個農業大縣建設1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為核心區,以水稻、玉米、雜糧雜豆、蔬菜水果、生豬、肉牛羊、禽蛋奶、中藥材、水產品等產業及農產品物流為重點,全面推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
 
  (五)丘陵山區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朝陽、阜新、撫順、本溪、丹東等丘陵山區為重點宜機化改造區,大力發展玉米、雜糧以及設施農業、林果業、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機械化。
 
  第四章重點工程項目
 
  一、農機裝備補短板工程
 
  (一)開展“四分”工作研究。緊盯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分區域、分產業、分品種、分環節(簡稱“四分”)全面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找準影響發展的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研究制定以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為導向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任務,分階段提出解決辦法和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為至2035年我省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指引。
 
  (二)開展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發揮省級農機化協調推進機制牽頭作用,堅持問題導向,梳理一批農機裝備產業重大短板項目,完善農機產品需求與科研導向目錄,加大技術攻關及研發投入,攻克“卡脖子”問題,精準補上農機裝備短板。完善農機裝備產業創新體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科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的農機裝備科研創新平臺,增強科研院所原始創新能力。提升農機裝備制造供給能力,加強農機裝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提升農機裝備零部件企業本地配套率。
 
  專欄2農機裝備補短板工程重點工作和重點任務
 
  01“四分”工作研究
 
  開展農機化“四分”研究,分析當前農機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組織開展分區域、分產業、分作物、分環節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任務研究。
 
  02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
 
  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急需、農民急用,系統梳理農機裝備短板弱項清單,編制我省《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方案》。
 
  03開展短板弱項機具研發與推廣
 
  充分發揮省級農機化協調推進機制作用,引導科研院所和農機生產企業等向短板弱項機具研發聚焦用力,積極推進新機具推廣應用。
 
  二、全程全面發展提升工程
 
  (一)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提升工程。玉米重點抓好深松深翻、保護性耕作耕種和機收等環節機械化,特別是圍繞玉米機收等薄弱環節,加大試驗示范力度,努力提升玉米籽粒機收水平。水稻重點抓好育秧、插秧、收獲和高效植保、深松深翻、施肥、稻漁綜合種養等全程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大力推廣花生、馬鈴薯種植和收獲全程機械化技術,制定花生、大豆油料農業種植機械作業標準體系。強化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植保服務、機械烘干等技術服務。
 
  (二)設施種養產業機械化推進工程。加強果蔬業、畜牧業、現代種業、漁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業等農業機械化技術重要環節和空白領域創新研究和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加快研發推廣適合省情、農民需要、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注重發展適應小農戶生產、丘陵山區作業以及特色作物生產、特產養殖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業機械。探索示范成套裝備與配套設施集成一體化發展。根據作物種類、產區優勢、種植模式等特點,建立適宜區域發展的機械化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
 
  (三)農機農藝融合推廣工程。建立健全農機農藝協作機制,重點圍繞玉米、水稻、花生、設施農業、果蔬、畜牧、特色作物等產業發展,組建農機農藝協同創新和研發應用服務團隊。根據機械化作業需求,積極改進適宜的品種選育、農作制度、栽培和養殖模式。大力推廣秸稈覆蓋還田免耕和秸稈覆蓋還田少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技術;積極推廣深(耕)松先進適用機具,為黑土地保護提供有力裝備支撐。根據新品種應用、農作制度創新和新型種養模式,研發推廣一批農機裝備,構建良機、良種、良制、良法配套的農機農藝融合體系。
 
  專欄3全程全面發展提升工程重點工作
 
  01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和示范縣創建
 
  以糧食作物為重點,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和示范縣創建數量達到40個。
 
  02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提升工程
 
  到2025年,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以上,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7%以上。
 
  03設施種養產業機械化推進工程
 
  到2025年,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0萬畝,設施農業機械化率達到53%以上;創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0個,畜牧養殖機械化率達到62%以上;水產養殖機械化率超過50%,工廠化、集裝箱式和池塘工程化等循環水養殖基本實現機械化。
 
  三、農機裝備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一)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支持引導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重點支持糧油作物生產、保護性耕作等綠色高效、智能化農機裝備等應用。加大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力度,支持大馬力、高性能、復式農機新裝備和節能日光溫室機械設施設備示范推廣。加大對丘陵山區和特色農業適用農機裝備購置補貼支持力度。開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點,優化補貼兌付方式,加強基于北斗智能監測終端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推進補貼資金信息化申領、補貼機具二維碼識別和補貼機具作業監測“三合一”。提升農機試驗鑒定、安全監理、質量監督等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驗鑒定、安全監理、質量監督等數據信息互聯互通。
 
  (二)農田宜機化改造工程。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田間道路、田塊長度寬度與平整度等宜機化改造,推動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和互聯互通,重點支持丘陵山區開展宜機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曬場、烘干、機具庫棚等配套設施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以及建設區域農機安全應急救援中心,提高農機安全監理執法、快速救援、機具搶修和跨區作業實時監測調度等能力。
 
  專欄4農機裝備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點工作和重要項目
 
  01農田宜機化改造工程
 
  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農田宜機化改造,重點支持東部山區宜機化改造,改善農機作業條件,拓展農機作業運用空間。
 
  02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
 
  到2025年,全省實施面積達到2000萬畝,占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57%以上。
 
  03農機深(耕)松整地項目
 
  以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為目標,繼續開展農機深(耕)松整地作業,促進耕地質量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四、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工程
 
  (一)社會化服務提升工程。大力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創新作業服務模式,推進農機服務向農業生產全過程、全產業及農村生態、農民生活服務領域延伸。培育壯大農機專業戶、農機合作社、農機合作社聯合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服務主體,支持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等領辦創辦新型農機服務組織。鼓勵和引導農機服務主體組建農業生產聯合體,探索農機互助、設備共享、互利共贏經營模式。鼓勵“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等新業態發展,發揮供銷社、信息社等站點作用,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農資統購、技術培訓、信息咨詢、農產品銷售對接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二)農機化管理和技術推廣工程。深入推進農機鑒定、推廣、監理、維修、管理等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農機技術推廣、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生產銷售企業、農機服務組織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推廣體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田間日”等體驗式、參與式推廣新方式,切實提升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效果。充分發揮農機試驗鑒定評價作用,強化農機試驗鑒定機構體系建設,開展農機創新產品專項鑒定,滿足新產品、新技術鑒定需求。
 
  (三)新型農機人才隊伍培養工程。加強農業工程學科建設,合理設置專業,大力培養農業工程人才隊伍。支持市、縣級開展農機職業教育,鼓勵學校和企業共建共享創新基地、實踐基地、實訓基地。加強實用型農機人才培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實施農機服務組織帶頭人培訓計劃和專業農機手培訓行動,組織開展農機操作技能競賽。
 
  專欄5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重點工作和重要項目
 
  01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工程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托管和“智能化+農機作業”、“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等農機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支持引導農機服務主體通過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數字化應用等多種形式,開展高效便捷的農機作業服務。
 
  02農機化管理和技術推廣工程
 
  強化農機試驗鑒定機構體系建設,加大農機試驗鑒定能力建設,科學規范開展農機新產品鑒定、認證,推動短板機具補貼資質認定并及時納入補貼范圍。
 
  03新型農機人才隊伍培養工程
 
  加大農機人才培訓力度,圍繞提升組織管理能力,推動全省農機化管理人員管理能力提高和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專業技術提升。
 
  五、智能、綠色平安農機建設工程
 
  (一)農機智能信息化建設工程。積極發展應用智能農業裝備,強化農機作業管理信息化服務,加快推進數字化農機裝備在設施農業、畜牧、水產、田間管理等領域應用。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機作業”,加快農機作業大數據應用,支持智能農機裝備物聯網平臺、大數據中心、運維平臺等建設,建設“農+”智能手機新農具系統,提高農機作業質量與效率,促進農機精準作業、精準服務、共享共用。
 
  (二)農機節能減排推進工程。促進農機裝備報廢、更新、換代,全面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作業損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促進農機安全生產、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助力實施農業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節本增效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實施更為嚴格的農機排放標準,支持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由國三升級國四,減少廢氣排放。
 
  (三)農機安全生產保障工程。建立健全農業農村部門牽頭、各部門分工負責的農機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嚴格履行安全監管職責,依法核發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牌證。加強重要節假日、重要農時和重要活動等關鍵時點的安全生產督導檢查,有效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繼續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宣傳咨詢日”和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常態化組織農機事故應急演練,完善預防措施,規范農機事故處理認定。加強農機安全監管和應急救援,加快農機安全監管信息化和監管隊伍建設,推進鄉村農機安全“網格化”管理。完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相關培訓制度規范,強化駕駛培訓工作事中事后監管。

 

主頁 > 新聞中心 > 園區規劃 >

遼寧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

2023-02-16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農業機械化是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和重要支撐。為加快遼寧省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根據《“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遼寧省“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的有關部署,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發展現狀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間,全省農業機械化穩步發展,邁入向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466萬千瓦,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及其配套機具等農業機械保有量分別達到3.29萬臺、58萬臺和80.48萬臺(套),完成“十三五”農機化規劃目標任務。
 
  農機作業水平不斷提升。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1.8%,較“十三五”增加5個百分點。其中,玉米、水稻、花生、大豆、馬鈴薯耕種收機械化率分別達到87.9%、95.5%、87.7%、79.8%、72.1%,主要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1個市和19個縣(市)被農業農村部評選為全國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市、縣。
 
  鄉村產業機械化應用逐步擴大。將畜牧、水產、設施種植、農產品初加工適宜機具納入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各產業農機化率分別達到53.2%、35%、45.3%、56.3%。新增綠色環保機具0.78萬臺(套),植保、秸稈處理、畜牧機械等機具保有量提升明顯。
 
  耕地保護性耕作成效顯著。實施耕地深松作業3932萬畝,耕地質量和農作物產量有較大幅度提高。完成耕地保護性耕作808萬畝,建設12個保護性耕作整體推進縣和179個縣鄉級保護性耕作基地,黑土地耕地質量、農業生態和經濟效益提升明顯。
 
  農機社會化服務穩定發展。全省現有農機服務組織3747個。其中,農機合作社3527個,入社人數4.9萬人,通過農機訂單、土地托管等作業服務模式,代耕、代種、代收作業面積3367萬畝,有力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
 
  農機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承擔國家、省級課題49項,榮獲國家級科學技術二等獎以上2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2項。完成50余臺科研樣機試制,試驗示范面積20萬畝,技術推廣面積50萬畝。落實農機科研基礎性建設專項2000萬元,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稻超高速秧盤精量播種試驗臺、秸稈撿拾打捆機等新機具10余種。
 
  農機質量安全有效保障。制修訂省級農機作業地方標準22項,完成省部級推廣鑒定674項、省部級農機質量調查和證后監督10次,受理辦結農機質量糾紛47件。累計創建國家級“平安農機”示范市1個、示范縣20個。五年來,全省農機生產未發生重大傷亡事故。
 
  二、發展機遇
 
  農業機械化發展政策越來越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2019年,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這些都表明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發展越來越重視,開啟了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征程。
 
  農業機械化發展領域越來越寬。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了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業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農業農村部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快畜牧業、設施種植、水產養殖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標志著農業機械化已進入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重要機遇期。
 
  農業機械化發展條件越來越好。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大對鄉村建設的硬件投入,特別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宜機化改造、農產品儲藏保鮮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鄉村各產業全鏈條設施設備全面上馬,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以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廣泛推進,為農業全程機械化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
 
  三、面臨的挑戰
 
  “十四五”是我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良好發展機遇,也存在不容忽視的新問題新挑戰:一是農機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雖然農機裝備總量不斷增長,但適用于不同地域的中低端產品多、高端復式產品少,中北部平原地區可用機具多、西部丘陵和東部山區可用機具少,設施農業、水產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領域、環節還存在“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問題。二是機械化發展不均衡。區域發展不平衡,中北部平原地區機械化發展較快,遼西丘陵地區、遼東山區發展較慢。從產業、品種和環節看,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玉米收獲環節以及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農業等產業機械化水平較低。三是農機裝備產業較弱。主要表現為“五少一多”即:生產企業數量少、規模以上企業少、高端大型產品少、科研投入少、中低端產品多。企業數量和規模、產品數量和質量、科研投入數量和占比等都嚴重制約了我省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四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機具“下田難”的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山地和丘陵地區體現得尤為突出。農機庫棚用地審批和建設方面尚不能滿足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要。五是監管能力有待加強。部分市縣農機管理機構人員隊伍力量薄弱,農機安全全鏈條監管尚未形成,農機安全執法面臨點多、面廣、輻射范圍寬、執法難度大問題。
 
  第二章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滿足鄉村機械化需求為目標,以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為著力點,全面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全程機械化水平,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由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全過程延伸,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漁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擴展,由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推進,全方位提升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制造水平,為全省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物質裝備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原則。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發揮農業機械化增產減損、節本增效等驅動作用,推動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綠色發展、農業“三率”提升和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堅持政策扶持、市場導向原則。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運用市場化、信息化、法治化方式增強農業機械化服務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的精準性、協同性、有效性。鼓勵農機產銷企業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滿足農業生產多樣化需求。
 
  ——堅持高質量、安全發展原則。加快推進農機化高質量發展,著力破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不足的問題,在注重農機化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農機化發展效益。始終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生產風險,堅決遏制農機重特大事故發生。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900萬千瓦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以上,糧食主產縣達到全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標準。畜牧業、漁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農機具配置結構趨于合理,農機作業條件明顯改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機使用效率明顯提高,老舊農機加速報廢更新。“平安農機”創建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全面形成。
 
  第三章發展重點和區域布局
 
  一、發展重點
 
  (一)全面提升糧油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積極推進玉米、水稻、大豆、花生、馬鈴薯等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其中:玉米重點抓好收獲機械化和農機深松深翻機械化,水稻重點抓好水稻插秧、高效植保、施肥、收獲等全程機械化。大力推進保護性耕作,促進糧油生產機械化與耕地保護相得益彰。加快選育宜機化糧食品種,提升育種機械化水平,推進良種良機協同。支持糧食機械化生產關鍵環節減損提質、糧食烘干等技術創新發展。
 
  (二)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梳理蔬菜、果樹、食用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薄弱環節機具清單,積極推進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不斷完善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模式、技術路線,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以設施蔬菜產業優勢區域為依托,積極推進建造宜機化、作業機械化、裝備智能化、服務社會化、生產標準化布局。緊盯移栽環節裝備機械化短板,全面推進土地耕整、灌溉施肥、電動運輸、水肥一體化等設施設備的推廣應用。大力發展食用菌播種機械、葉類作物收獲機械、花類植物采摘輔助平臺等技術裝備。
 
  (三)加快發展畜禽水產養殖機械化。將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納入補貼范圍,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畜禽養殖機械裝備技術。積極推進畜禽品種、養殖工藝與設施裝備的集成配套。支持飼草料生產與加工、畜禽初加工機械化發展。支持水產業繁育種苗、防疫處置、起捕采收、水質調控、尾水處理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支持建立綠色高效養殖機械化標準體系。推進水產養殖工程化、設施化,總結推廣綠色養殖全過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推進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集裝箱式養殖等宜機化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工廠化、集裝箱式和池塘工程化等循環水養殖基本實現機械化。
 
  (四)積極推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圍繞果蔬、畜禽、水產品等鮮活農產品保質增值,支持初加工環節機械化發展,推動快速預冷、節能干燥、綠色儲藏、低溫壓榨、高效去皮脫殼、清潔分等分級及畜禽屠宰、冷鏈物流等關鍵技術與裝備推廣應用。圍繞糧食、油料等耐儲農產品減損增效,支持脫殼、清選、烘干、儲藏和膨化保鮮等初加工機械發展。圍繞雜糧、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開發適用裝備,支持碾磨粉碎、混合調制、切分干制、理條成型、精選分級等初加工機械發展。
 
  (五)加快補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加快丘陵山區適用農機裝備創新和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進丘陵山區適用農機專項鑒定,為相關產品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提供支持。加快適宜當地產業需求的農機具研發成果轉化應用。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加快丘陵、山區耕地的宜機化改造。
 
  (六)加快推進農機智能化、綠色化。積極推進農機作業監測數字化進程。圍繞農田精細平整、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精準施藥,創制農機智能化裝備,提升精準作業技術水平。推進北斗自動導航、動力換擋等技術在農機裝備上的集成應用,加快創新發展大型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推進畜禽水產養殖裝備信息化、智能化,促進智慧農業示范應用。大力推廣基于北斗、5G、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自動駕駛、遠程監控、智能控制等技術,在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等機具上的應用,引導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加快發展。加快機械化生產物聯網建設應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智慧農場、牧場、漁場。
 
  二、區域布局
 
  依托鄉村產業發展布局,突出區域優勢特色資源,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建設。
 
  (一)糧油產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沈陽、鐵嶺、錦州、朝陽、阜新、盤錦、營口、丹東為糧食生產核心區,推進玉米、水稻、雜糧糧食產業全程機械化。以阜新、葫蘆島和錦州為花生種植核心區,以大連、沈陽和阜新為大豆生產核心區,全面推進油料產業全程機械化。
 
  (二)經濟作物產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錦州、朝陽以及沈陽、大連近郊為蔬菜產業重點區,推進蔬菜和設施種植全程機械化。以大連、錦州、營口、葫蘆島和丹東環渤黃海灣優勢水果產業帶為核心區,積極推進水果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撫順、本溪等地區中藥材以及朝陽地區食用菌生產全程機械化。
 
  (三)畜禽水產產業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遼西北五市為核心區,輻射重點畜禽養殖區域,全面推進畜牧養殖機械化。以沿海六市為重點區域,推進灘涂、底播貝類和海水工廠化養殖全程機械化,以沈陽、遼陽、鞍山地區為重點區域,推進淡水池塘養殖全程機械化,以黃海海域為重點區域,推進淺海筏式、吊籠、海水網箱養殖全程機械化。
 
  (四)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推進每個農業大縣建設1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為核心區,以水稻、玉米、雜糧雜豆、蔬菜水果、生豬、肉牛羊、禽蛋奶、中藥材、水產品等產業及農產品物流為重點,全面推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
 
  (五)丘陵山區機械化重點發展區域。以朝陽、阜新、撫順、本溪、丹東等丘陵山區為重點宜機化改造區,大力發展玉米、雜糧以及設施農業、林果業、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機械化。
 
  第四章重點工程項目
 
  一、農機裝備補短板工程
 
  (一)開展“四分”工作研究。緊盯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分區域、分產業、分品種、分環節(簡稱“四分”)全面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找準影響發展的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研究制定以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為導向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任務,分階段提出解決辦法和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為至2035年我省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指引。
 
  (二)開展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發揮省級農機化協調推進機制牽頭作用,堅持問題導向,梳理一批農機裝備產業重大短板項目,完善農機產品需求與科研導向目錄,加大技術攻關及研發投入,攻克“卡脖子”問題,精準補上農機裝備短板。完善農機裝備產業創新體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科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的農機裝備科研創新平臺,增強科研院所原始創新能力。提升農機裝備制造供給能力,加強農機裝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提升農機裝備零部件企業本地配套率。
 
  專欄2農機裝備補短板工程重點工作和重點任務
 
  01“四分”工作研究
 
  開展農機化“四分”研究,分析當前農機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組織開展分區域、分產業、分作物、分環節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任務研究。
 
  02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
 
  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急需、農民急用,系統梳理農機裝備短板弱項清單,編制我省《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方案》。
 
  03開展短板弱項機具研發與推廣
 
  充分發揮省級農機化協調推進機制作用,引導科研院所和農機生產企業等向短板弱項機具研發聚焦用力,積極推進新機具推廣應用。
 
  二、全程全面發展提升工程
 
  (一)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提升工程。玉米重點抓好深松深翻、保護性耕作耕種和機收等環節機械化,特別是圍繞玉米機收等薄弱環節,加大試驗示范力度,努力提升玉米籽粒機收水平。水稻重點抓好育秧、插秧、收獲和高效植保、深松深翻、施肥、稻漁綜合種養等全程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大力推廣花生、馬鈴薯種植和收獲全程機械化技術,制定花生、大豆油料農業種植機械作業標準體系。強化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植保服務、機械烘干等技術服務。
 
  (二)設施種養產業機械化推進工程。加強果蔬業、畜牧業、現代種業、漁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業等農業機械化技術重要環節和空白領域創新研究和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加快研發推廣適合省情、農民需要、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注重發展適應小農戶生產、丘陵山區作業以及特色作物生產、特產養殖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業機械。探索示范成套裝備與配套設施集成一體化發展。根據作物種類、產區優勢、種植模式等特點,建立適宜區域發展的機械化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
 
  (三)農機農藝融合推廣工程。建立健全農機農藝協作機制,重點圍繞玉米、水稻、花生、設施農業、果蔬、畜牧、特色作物等產業發展,組建農機農藝協同創新和研發應用服務團隊。根據機械化作業需求,積極改進適宜的品種選育、農作制度、栽培和養殖模式。大力推廣秸稈覆蓋還田免耕和秸稈覆蓋還田少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技術;積極推廣深(耕)松先進適用機具,為黑土地保護提供有力裝備支撐。根據新品種應用、農作制度創新和新型種養模式,研發推廣一批農機裝備,構建良機、良種、良制、良法配套的農機農藝融合體系。
 
  專欄3全程全面發展提升工程重點工作
 
  01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和示范縣創建
 
  以糧食作物為重點,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和示范縣創建數量達到40個。
 
  02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提升工程
 
  到2025年,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以上,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7%以上。
 
  03設施種養產業機械化推進工程
 
  到2025年,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0萬畝,設施農業機械化率達到53%以上;創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0個,畜牧養殖機械化率達到62%以上;水產養殖機械化率超過50%,工廠化、集裝箱式和池塘工程化等循環水養殖基本實現機械化。
 
  三、農機裝備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一)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支持引導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重點支持糧油作物生產、保護性耕作等綠色高效、智能化農機裝備等應用。加大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力度,支持大馬力、高性能、復式農機新裝備和節能日光溫室機械設施設備示范推廣。加大對丘陵山區和特色農業適用農機裝備購置補貼支持力度。開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點,優化補貼兌付方式,加強基于北斗智能監測終端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推進補貼資金信息化申領、補貼機具二維碼識別和補貼機具作業監測“三合一”。提升農機試驗鑒定、安全監理、質量監督等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驗鑒定、安全監理、質量監督等數據信息互聯互通。
 
  (二)農田宜機化改造工程。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田間道路、田塊長度寬度與平整度等宜機化改造,推動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和互聯互通,重點支持丘陵山區開展宜機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曬場、烘干、機具庫棚等配套設施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以及建設區域農機安全應急救援中心,提高農機安全監理執法、快速救援、機具搶修和跨區作業實時監測調度等能力。
 
  專欄4農機裝備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點工作和重要項目
 
  01農田宜機化改造工程
 
  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農田宜機化改造,重點支持東部山區宜機化改造,改善農機作業條件,拓展農機作業運用空間。
 
  02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
 
  到2025年,全省實施面積達到2000萬畝,占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57%以上。
 
  03農機深(耕)松整地項目
 
  以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為目標,繼續開展農機深(耕)松整地作業,促進耕地質量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四、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工程
 
  (一)社會化服務提升工程。大力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創新作業服務模式,推進農機服務向農業生產全過程、全產業及農村生態、農民生活服務領域延伸。培育壯大農機專業戶、農機合作社、農機合作社聯合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服務主體,支持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等領辦創辦新型農機服務組織。鼓勵和引導農機服務主體組建農業生產聯合體,探索農機互助、設備共享、互利共贏經營模式。鼓勵“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等新業態發展,發揮供銷社、信息社等站點作用,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農資統購、技術培訓、信息咨詢、農產品銷售對接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二)農機化管理和技術推廣工程。深入推進農機鑒定、推廣、監理、維修、管理等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農機技術推廣、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生產銷售企業、農機服務組織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推廣體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田間日”等體驗式、參與式推廣新方式,切實提升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效果。充分發揮農機試驗鑒定評價作用,強化農機試驗鑒定機構體系建設,開展農機創新產品專項鑒定,滿足新產品、新技術鑒定需求。
 
  (三)新型農機人才隊伍培養工程。加強農業工程學科建設,合理設置專業,大力培養農業工程人才隊伍。支持市、縣級開展農機職業教育,鼓勵學校和企業共建共享創新基地、實踐基地、實訓基地。加強實用型農機人才培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實施農機服務組織帶頭人培訓計劃和專業農機手培訓行動,組織開展農機操作技能競賽。
 
  專欄5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重點工作和重要項目
 
  01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工程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托管和“智能化+農機作業”、“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等農機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支持引導農機服務主體通過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數字化應用等多種形式,開展高效便捷的農機作業服務。
 
  02農機化管理和技術推廣工程
 
  強化農機試驗鑒定機構體系建設,加大農機試驗鑒定能力建設,科學規范開展農機新產品鑒定、認證,推動短板機具補貼資質認定并及時納入補貼范圍。
 
  03新型農機人才隊伍培養工程
 
  加大農機人才培訓力度,圍繞提升組織管理能力,推動全省農機化管理人員管理能力提高和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專業技術提升。
 
  五、智能、綠色平安農機建設工程
 
  (一)農機智能信息化建設工程。積極發展應用智能農業裝備,強化農機作業管理信息化服務,加快推進數字化農機裝備在設施農業、畜牧、水產、田間管理等領域應用。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機作業”,加快農機作業大數據應用,支持智能農機裝備物聯網平臺、大數據中心、運維平臺等建設,建設“農+”智能手機新農具系統,提高農機作業質量與效率,促進農機精準作業、精準服務、共享共用。
 
  (二)農機節能減排推進工程。促進農機裝備報廢、更新、換代,全面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作業損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促進農機安全生產、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助力實施農業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節本增效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實施更為嚴格的農機排放標準,支持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由國三升級國四,減少廢氣排放。
 
  (三)農機安全生產保障工程。建立健全農業農村部門牽頭、各部門分工負責的農機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嚴格履行安全監管職責,依法核發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牌證。加強重要節假日、重要農時和重要活動等關鍵時點的安全生產督導檢查,有效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繼續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宣傳咨詢日”和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常態化組織農機事故應急演練,完善預防措施,規范農機事故處理認定。加強農機安全監管和應急救援,加快農機安全監管信息化和監管隊伍建設,推進鄉村農機安全“網格化”管理。完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相關培訓制度規范,強化駕駛培訓工作事中事后監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丁香花|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wwxx免费国产| 成人午夜黄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琪琪的色原网站| 好紧我太爽了视频免费| 三年片大全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 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香蕉 | 玖玖资源站亚洲最大的网站|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欧日韩无套内射变态| 国产绳艺sm调教室论坛| 无遮挡午夜男女xx00动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三年片在线观看大全|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