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肉牛屠宰行業發展規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31 點擊:次
吉林省肉牛屠宰行業發展規劃
為促進肉牛屠宰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牛肉產品供應保障和質量安全水平,根據《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具體部署,以“規劃引導、市場引領、按標生產、質量追溯、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為目標,調整優化肉牛屠宰產能布局,大力推進肉牛屠宰行業標準化、規范化、全產業鏈發展,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健全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促進肉牛活體運輸向牛肉冷鮮運輸轉變,提升牛肉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則
科學規劃,優化布局。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綜合考慮肉牛養殖規模、屠宰加工能力、市場消費能力、生態環保要求等,統一規劃布局,遏制重復建設。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優先支持肉牛養殖大縣、一體化大型養殖企業新建標準化肉牛屠宰廠(場)。引導肉牛屠宰企業實現技術改進、產品換代、產業升級,向屠宰、加工、冷藏及銷售一體化方向發展。
質量為先,安全為本。加強屠宰監管執法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嚴厲打擊屠宰違法行為,保障牛肉產品質量安全。建立健全企業誠信和行業自律體系,強化肉牛屠宰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力爭建設1-2家千億元規模的全國肉牛領軍型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集養殖、屠宰、加工、冷鏈配送于一體的肉牛屠宰企業,20家省級以上標準化肉牛屠宰場,基本實現肉牛標準化屠宰和質量安全全程數字化控制,形成冷鏈流通、品牌經營、產加銷融合等新型經營模式,肉牛屠宰“散小亂污”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肉牛屠宰行業區域布局。全省肉牛屠宰廠(場)數量以吉林省畜禽屠宰行業管理系統數量為基數,總量控制,上大壓小,減量置換,提升質量。重點支持建設5萬頭以上屠宰能力的養、加、銷一體化龍頭企業;嚴格限制新建屠宰能力1萬頭以下的肉牛屠宰企業。全省肉牛屠宰設計總量控制在300萬頭左右,過去3年平均實際肉牛屠宰產能利用率不足20%的縣(市、區),不再新規劃建設供應本地市場的肉牛屠宰企業;在全省范圍內逐步形成以跨區域流通的現代化屠宰加工一體化企業為主體,以供應本地市場為補充的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數量適當的產業布局。
(二)加快提升肉牛屠宰行業標準化水平。嚴格屠宰廠(場)設置標準,生產布局、設施設備、人員配備等須達到相關規定要求,新建改擴建屠宰企業應按照《牛羊屠宰與分割車間設計規范》(GB 51225)等標準進行建設。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體框架,以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為重要依托,逐步構建我省肉牛屠宰標準體系。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組織相關部門持續對現有肉牛屠宰企業開展復查審核,持續壓減小型肉牛屠宰場點數量,加快淘汰手工和半機械化小型屠宰場點,依法關停“三證”不全、屠宰設施設備陳舊、生產工藝落后等不符合屠宰技術規范和設立條件不達標的肉牛屠宰廠(場)和小型屠宰點。
(三)全面推行肉牛屠宰行業動態管理。嚴格規劃審查,新建、改(擴)建屠宰企業依法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按規定履行建廠前規劃約束,并在建成后履行驗收、備案等程序。根據屠宰企業的建設規模、硬件配備條件、衛生安全、工藝流程、質量管控、屠宰規模和信息追溯等條件,推行肉牛屠宰企業分級管理,扶持優勢企業,淘汰落后企業,有序推動屠宰企業轉型升級。
(四)引導肉牛屠宰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堅持全鏈條、全利用的產品開展戰略,引導屠宰企業向產業上下游延伸,向養殖主產區轉移。鼓勵Ⅱ型以上屠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大力發展精細分割、副產品綜合利用、中央廚房及預制菜等項目,推動肉牛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實現多層次加工增值轉變。支持縣級以上肉牛屠宰企業向鄉鎮、村延伸肉品經營網點和冷鏈配送肉品銷售點,鼓勵有條件的肉牛屠宰企業建設冷藏間、低溫分割車間等冷藏加工設施,配置冷鏈運輸設備,逐步形成“主產區集中屠宰、全鏈條冷鏈配送、主銷區冷鮮銷售”的肉類銷售模式。支持千頭以上肉牛產業化大項目企業配套建設標準化肉牛屠宰場,大力推行屠宰企業集肉牛養殖、屠宰、加工、配送、銷售一體化經營模式。支持屠宰企業整合、兼并重組,推動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上市融資,打造一批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肉牛屠宰產業領軍企業。
(五)加大牛肉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屠宰環節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肉牛屠宰行業監管機制,定期開展例行監測,不定期開展監督抽檢和風險評估,推行肉牛屠宰質量管理規范,進一步規范肉牛屠宰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建立信息共享和檢打聯動機制,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對象,嚴厲打擊流通領域未附具“兩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以及屠宰病死肉牛、注水和非法添加違禁藥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及時將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嚴禁“以罰代刑”,杜絕“屢罰屢犯”。
(六)加快完善肉牛屠宰智慧監管體系建設。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系統在肉牛養殖和營銷企業中的推廣應用,促進肉牛產品追溯管理與企業經營深入融合,規范好肉牛屠宰企業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的出證管理。積極對接“吉牛云”“動監e通”等平臺,全面推行肉牛屠宰企業開具可追溯“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承諾達標合格證”,與農業農村、市場監管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現肉牛產品從產地到市場全程信息化監管。
(七)打造“吉牛”特色產品品牌。成立吉林省畜產品品牌促進會,開展吉林省名片價值企業品牌評定與公開發布,推動吉林肉牛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擦亮做響企業品牌,做優做強地方特色品牌,拓展中高端市場份額。充分發揮各地文化、消費領域的特色,積極推動肉牛產品與冰雪旅游、民俗文化、人才培養相融合,打造“吉牛”特色餐食品牌與業態創新。開展“吉林肉牛產品名優食材供應基地和餐食特色名店”認定授牌,創新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電商銷售”“健康數據+營養配餐+私人訂制”等模式,加快發展連鎖店、旗艦店,同步打造團餐、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引領本土化終端消費升級,推動“吉牛”產品走向全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本規劃由省畜牧局牽頭組織實施,省肉牛辦、發改委、財政廳、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和民族事務等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加強業務指導。各市(州)政府要履行屬地管理職責,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優化區域布局,延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促進畜禽屠宰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加強政策支持。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要將肉牛屠宰監督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支持統籌利用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銜接資金、脫貧縣及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整合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肉牛屠宰企業標準化建設、產加銷融合發展、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冷鏈流通和配套體系建設,加快推動屠宰企業轉型升級。支持屠宰企業申報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吉林省“政銀保擔”聯動支牧聯盟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對符合條件的肉牛屠宰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三)加強宣傳引導。廣泛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宣傳,強化肉牛屠宰廠(場)肉牛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自覺落實有關肉牛屠宰環節各項管理制度和疫病防控措施,切實提高肉牛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網紅”,廣泛開展第一書記、人民群眾、名廚名店、高鐵旅游等代言活動,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推介“吉林肉牛”公共品牌。積極宣傳肉牛屠宰行業發展成效,集中推介一批肉牛全產業鏈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典型市、縣,強化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動肉牛屠宰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