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83個縣經濟分四類 經濟強縣多靠能源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0-14 點擊:次
按照GDP總量的大小以及人均GDP增長的快慢,陜西省統計局昨日發布的陜西縣域經濟發展差異分析報告,將陜西縣域經濟發展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活躍型,潛力型,滯后型,緩慢型。受自然基礎、資源稟賦等影響,陜西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
陜西縣域人均GDP39801元
陜西83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個縣級市及80個縣,2014年,陜西縣域經濟共實現GDP9460.05億元,縣均GDP113.98億元,縣域人均GDP也從2004年的4842元升至2014年的39801元,先后有4個縣跨入全國百強,12個縣進入西部百強。
按照GDP總量的大小以及人均GDP增長的快慢,可以將陜西縣域經濟發展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活躍型,如神木縣、府谷縣、鳳縣等,其GDP總量大,人均GDP增長也較快。GDP的增長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收入增加,消費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潛力型,如麟游縣、安塞縣、柞水縣等,該類縣域GDP總量不大,但人均GDP增長較快,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
滯后型,如黃龍縣、鎮平縣、隴縣等,此類縣域GDP總量較低,人均GDP增長也較為緩慢,經濟發展滯后,生活水平較差。
緩慢型,如戶縣、乾縣、蒲城縣等,該類縣域GDP總量大,但人均GDP 增長較慢??h域經濟發展遇到困難,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程度不大。
從這份報告中顯示,陜西縣域經濟發展,滯后型多于活躍型,經濟發展兩極化比較嚴重。經濟規模小、發展水平低,增長較慢的滯后型縣域,約占到陜西的62.7%,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陜西縣域經濟的發展。另外,也有一些經濟規模大、發展快的縣域,如神木、府谷、鳳縣、彬縣等,約占到全部縣域的15.7%,這些縣域2014年GDP總和占據了陜西縣域GDP總量的四成多。
陜西大多經濟強縣依賴能源、礦產資源
當然,縣域經濟里的“高富帥”是有先天優勢的。報告顯示,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或水平較高的縣域,大多分布在我省北部資源稟賦好,或中部鐵路、公路沿線以及工商業發展基礎好的區域。特別是陜北煤、氣、油等能源富集地已成為陜西經濟發達區域,當然,陜南地區也有少數自然資源豐富的縣域發展速度較快。但同時在陜北、關中、陜南內部也存在著為數不少的經濟滯后型縣域,這些縣域大多能源匱乏,自然環境條件惡劣,或者是處于邊遠山區,交通不便之地。
即使同在陜北,不同縣經濟差異最大,兩極分化十分明顯,北部和西部縣域經濟發展很有活力,但東南部13縣經濟發展很不樂觀,約占陜北所有縣域的56.5%,屬于滯后型縣域。而陜南僅有柞水一縣為潛力型縣域,其余22個縣發展滯后,占據陜南縣域的近九成。
縣域“土豪們”發家致富的門道各有不同。許多屬于相同發展類型的縣域,其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也并不相同,例如神木、府谷、靖邊、麟游、彬縣、韓城市等縣域,主要是能源需求拉動了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產業的發展,繼而推動縣域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同類型的高陵縣則是依靠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的發展拉動經濟增長。
省統計局工作人員稱,近年來,各類能源、礦產資源產業形成陜西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陜西大多經濟強縣都依賴于此,只有關中和陜南的少部分縣域依靠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旅游業等帶動經濟發展。但隨著煤炭、石油價格的回落,依托能源的縣域經濟亟須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