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丘區縣域經濟發展新常態格局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2-01 點擊:次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發展速度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發展動力正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對于經濟發展的內在支撐條件和外部需求環境都在發生著十分深刻的變化。
目前,特別是在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承擔著促進區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使命,面臨著提質增效升級的戰略任務。那么,如何改變丘區縣域經濟面貌?創新丘區縣域經濟發展新常態格局尤為重要。
四川丘區有70個縣(市、區),幅員面積僅占全省18%;人口5300多萬,占全省的60%,20個百萬人口大縣均在丘區;該區域發展的優劣、快慢決定著四川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特別是決定全面小康社會的任務能否如期完成。
在這一背景下,特別需要重新審視丘區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明確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適應把握并引領新常態,謀劃未來發展道路,促進該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丘區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及特征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資源匱乏、工業化進程慢、城鎮化水平低、傳統農業比重大、基礎設施薄弱、財政運行狀況差是丘區縣的共性特征。從發展上講:
一是整體水平落后。2014年,丘區縣人均GDP為2992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5%,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的44.3%;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占全省所有縣區收入的34.8%;GDP低于200億元的有44個,最低的僅43.5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低于5億元的有31個,最低的僅0.82億元;74%以上的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0%以上的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最低的僅5875元。
二是城鎮化雙雙滯后。丘區縣中有26個工業化水平低于全省43.5%的平均水平,最低的僅13.3%。城鎮化率普遍低于全省46.3%的平均水平,且增速緩慢。安岳、三臺、資中城鎮化率分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4、11.3、10.7個百分點,近三年僅分別提高3.4、3.2、4.3個百分點。
三是構性矛盾突出。丘區縣三次產業結構為16.7:57.1:26.8,其中16個縣的一產業大于三產業。資中一產業比三產業高2個百分點,安岳一產業比三產業高6.8個百分點。農業的經濟優勢也并不明顯,傳統農業比重仍然偏高。
新常態下丘區縣域經濟發展瓶頸
近兩年來,“三期疊加”宏觀環境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縣域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對結構不優、產業傳統的丘區縣而言,壓力和沖擊尤為突出。
一、從經濟運行看:
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下滑。GDP、規模工業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指標增速持續回落。2014年,丘區縣中,90%的縣GDP下滑,最多的縣下滑12.1%;68.6%的縣規模工業增加值下滑,最多的縣下滑28.5%;78.6%的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滑,其中22個縣呈兩位數下滑,最嚴重的縣下滑達35.8%。
工業發展經歷“寒冬”。企業效益大幅下滑,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鏈條斷裂。資中、安岳、射洪、隆昌規模企業中停產半停產的分別占36%、23%、24%、17%。威遠是過去大家學習的全省工業改革先進縣,前兩年工業技改投入超過300億元,去年以來,川威、建業、威玻等骨干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工業嚴重下滑。
投資消費雙回落。2014年,丘區縣中有49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同程度回落,有接近10%的縣出現負增長,回落最多的接近50%。90%的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投資和消費增速雙雙下降直接導致經濟增長動力減弱。
財政運行步履維艱。多數縣工業企業欠稅嚴重,甚至房地產企業也出現了欠稅現象;土地財政出現前有未有的困難,安岳、資中、三臺2013年土地出讓收益分別為33.2億元、13.8億元、5億元,今年上半年分別僅2.4億元、8000萬元、1億元;多數縣財政收入實際上為負增長,不得不采取虛增收入來完成目標任務。進入債務系統的存量債務安岳為92.6億元,資中為57.93億元,隆昌為50.67億元。實際負債額幾乎都大于鎖定數,且均進入了償債高峰。加之政策性增資等剛性支出的不斷增加,多數縣又回到過去保工資的老路,有的縣已經到了靠借錢“過日子”的地步。
二、從政策環境看: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經濟發展的內在支撐條件和外部需求環境正在發生著十分深刻的變化。國務院加強地方性政府債務管理,并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政府投資嚴重受限;國家出臺“史上最嚴格”的環保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生追究制,環保硬約束力度空前加大;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制度,嚴格控制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建設用地指標更加緊張;拼廉價土地、拼稅收優惠政策的傳統招商模式的空間越來越小。
三、從工作狀態看: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經濟發展正進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310328,基金吧)、多挑戰”的新階段。
縣區政府在以往高速增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對新常態認識不足,一定程度上處于不知所措甚至是懈怠的狀態。有的干部認為新常態只是階段性的、周期性的,過兩年又將回歸到以前的狀態;有的認為政府不用再招商引資、搞什么項目了;有的干部認為現在的條條框框太多,內心感慨“為官不易”,行動上表現出“為官不為”。
推動新常態下丘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打造新常態下丘區縣域經濟發展“升級版”,要立足縣域功能定位、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主動對接中央、省上的重大政策調整,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新的起點上構筑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堅持把構建新型產業體系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任務。產業傳統、產品低端、特色不鮮明是丘區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縣域經濟不是縣級經濟,謀劃發展必須要登高望遠。要吸取過去的教訓,認真對接全省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規劃,在高起點構建產業新體系上下功夫。
要充分發揮農產品(000061,股吧)資源豐富的優勢,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強特色農產品加工業。要大力提升經開區、工業集中區、農業科技園區等的承載能力,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要幫助有市場前景、有盈利的企業渡過難關,為轉型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
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激發發展活力的重要途徑。以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為核心,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在農民收入四個構成部分當中,空間最大是財產性收入。
2012年蒲江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732元,資中僅27元。要在抓好確權頒證的基礎上努力推進產改成果運用,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種途徑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大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力度,有力促進農業人口轉移。以降低行政成本為目標,深化鄉鎮機構改革。鎮村數量大、干部多、財政負擔重是丘區縣的突出問題。
丘區縣有鄉鎮(含街道)2118個,村(社區)30095個,應大力推進鄉鎮布局調整和村組的優化整合,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資中2010年實施合村并組,村組分別減少了50%左右,逐步減少村組干部近5000名,每年僅村組干部基本報酬和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減少1500余萬元。
堅持把應用PPP模式和發行債券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國家鼓勵推動的PPP模式和直接融資是破解融資難題、穩定投資增長的重要出路。
過去只有市級政府和全國財政百強縣的政府平臺才能發行債券,今年開始門檻降低,縣級政府平臺只要信用評級達到AA-就可以發債,根據目前的有關政策,縣級平臺可發行的債券有三種類型十多種產品。
丘區縣不少干部在利用新的政策機遇方面還存在著本領缺失。要建立領導機構和推進機構。要認真研究掌握相關政策,組建專業團隊。要深入研究PPP模式,精心包裝對社會資本有吸引力的項目。要選好有實力的專業機構包裝項目。要與全國知名的評級機構和承銷商、擔保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要做強做實政府投融資平臺,提高平臺公司資產質量。
堅持把推動創新創業作為縣域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加快建設包括科技企業孵化器、電子商務集中發展區、返鄉創業園為載體的眾創空間。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契機,探索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新路徑。
通過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優化政務服務等措施,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上項目、辦實體。要緊緊圍繞國家投資重點,包裝策劃符合方向、具備條件的重大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
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丘區縣民生事業欠賬較多。大多數縣為“插花式”貧困,貧困人口總量不小。
要通過政策兜底、醫療救助、改善住房、產業幫扶等措施,探索一條丘陵地區“插花式”精準扶貧的新路子。要學習推廣仁壽統籌城鄉全域安全飲水工程的經驗,著力解決老百姓(603883,股吧)飲水安全問題。
要搶抓棚改的政策機遇,大力提高貨幣化安置的比例,著力消除存量房,盤活房地產市場,有效拉動縣域經濟增長。要著力改善農村道路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