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發展研究
2015年廣義中小城市經濟總量達53.91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84.7%;中小城 市科學發展指數為69.4,社會民生取得較大進步;中小城市兩型指數為59.7,資源節約與生態環境水平提升明顯。分區域情況看,東部地區仍然表現最好, 東部地區的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達到了76.0,領先于東北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分別為65.2、68.9、64.2)。與過去幾年有所不同的 是,中部地區成為科學發展水平指數提高最快的區域(提高了0.4個百分點)。與2014年基本類似的是,東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科學發展水平指數仍然提高較 慢,僅提高了0.1個百分點。
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公布。統計顯示,縣域經濟已占據我國國民經濟總 量的半壁江山,不僅構成了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基石,并且作為區域性地解決“三農”、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管理等諸多問題的基本平臺,扮演著越來越重 要的角色。縣域經濟占比較高,甚至敢于“叫板”城市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當前我國縣域經濟基本特 點:1、縣域經濟的發展與主導產業關系密切。經濟落后的縣域缺乏主導產業的帶動;大多數經濟比較發達的縣域,靠資源開發或者初級加工帶動經濟發展,主導產 業嚴重依賴資源開發,產品附加值不夠;2、縣域經濟是我國實行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載體。縣域經濟實現了集約發展和產業升級,則我國新型工業化可全面 實現;縣域經濟是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重要集聚地,對于吸納新增產業人口具有終于好作用;縣、鎮形成了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的發展格局,可為大中型城市人口 疏散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建立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體系。3、政府對于縣域經濟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更加明顯。由于市場條件不夠成熟,縣一級政府的 招商引資、孵化項目行為對于培育主導產業,進而促進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古人云:郡縣治,天下安。研究探索縣域經濟發展的一般理論規律,協助縣域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秉承偉大歷史使命,緊緊結合中國實際,從三個方面參與偉大的縣域經濟實踐:
1、研究縣域經濟基本理論問題,為縣域經濟發展掃清障礙。研究探索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如建立合理的城鎮化體系、主導產業對于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縣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研究、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的研究等。
2、編制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為政府引導經濟發展提供依據。以現代經濟發展理念和系統開發思想為指導,以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和縣市長作為高端顧問,以 中青年咨詢師團隊位骨干,借鑒國內外縣域經濟開發成功經驗,緊密集合縣域經濟自身特點,從主導產業選擇、重點項目培育、市場體系建設、領軍企業家培養、中 央政策爭取、外部市場資源對接等環節全方位介入,以實操和落地為原則,編制縣域經濟全面發展規劃。
3、縣域重點項目孵化,實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發揮中機咨詢產業孵化、資金通道、管理人才豐富等方面的優勢,從項目可研、公司設立、資金引入、市場對接到公司成長各個階段的資金、市場、管理等全方位輔導,促進重點項目孵化壯大。
- 06月02日2015年中國主要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要點及解讀
- 07月14日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
- 05月21日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
- 02月04日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
- 11月30日國務院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
- 12月20日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