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漣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編制工作動員大會上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謝各位領導給予我院參與漣源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機會和重任,我很榮幸,也很高興能為漣源市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今天的會議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安排部署會,更是啟動動員大會,作為“十四五”規劃編制單位,就剛才梁主任對全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要求和安排,我們定當全力以赴、精心謀劃,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在此,也希望各位領導給予不懈的支持!
2020年,疫情“大流行”不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巨大挑戰,那么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如何發展,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的重中之重,也是難點所在。我認為面對新的環境,我們要準確把握新機遇,創新發展理念,做好市域經濟發展重點項目支撐,重點解決好“形”與“勢”的關系和“穩”與“進”的關系。下面我就漣源市“十四五”規劃,談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十四五”規劃的重大意義
“十四五”時期在歷史方位上,是“兩個百年”目標的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對于漣源市來說,“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譜寫新漣源的開局期,也是漣源市完成脫貧攻堅歷史性任務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時期。
“十四五”規劃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漣源市建設工業強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的五年規劃。面臨新時代、新階段,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以及新目標、新任務等一系列新情況,研究編制好“十四五”規劃,任務艱巨,意義重大。我們既要全面了解分析漣源市“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效、發展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又要結合實際,描繪好面向現代化的新漣源發展藍圖。所以,必須深入調研,群策群力,精心謀定,大家同心同力,共同為漣源發展建言獻策!
二、從形勢上,正確認識漣源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以互聯網技術、5G技術、新能源技術、智能化技術等廣泛應用為標志的新一輪工業革命中,疫情期間,2020年4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了《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發改高技〔2020〕552號)的通知,以“打造數字化企業、構建數字化產業鏈、培育數字化生態”為目標,指出筑基礎、搭平臺、促轉型、建生態、興業態、強服務六大方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得到了廣泛和高度認同,成為國家及地方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新)引擎。我們必須客觀分析,正確認識漣源市“十四五”所面臨的發展形勢,準確把握“新形勢”是編制規劃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一個重大論斷,“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我認為非常準確且符合當前的發展形勢。
首先,從國際形勢上看,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9年貿易和發展報告》顯示,即使忽略最壞的下行風險,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也將從2018年的3%降至2.3%。一些大型新興經濟體已陷入衰退,而一些發達經濟體距離衰退也僅一步之遙。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動蕩并正發生深刻變化,經濟重心調整加快,科技與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新一輪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加快重塑,百年形成的西方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的國際格局正在改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加速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我國產業發展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歷史窗口期。
其次,從國內環境來看,我國主要矛盾在“十三五”時期已經轉變,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重大判斷,為新時代謀劃發展、推動發展指明了方向。
第三,我們要明確新時代的特征和要求。新時期“兩步走”戰略安排,對發展目標作了原則性展望和要求,沒有再提GDP翻番的經濟發展目標,這充分體現出國家對發展的新認識。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但新時代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貫徹新的發展理念。我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GDP增長率保持在5%-6%之間,是我國經濟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改善的重要轉折時期,不僅包括經濟系統較高的發展水平、產業體系和結構的合理化、生產方式的高端化、較強的創新力和競爭能力、較高的投入和產出效率、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高、能滿足人民生活的各種需要等經濟維度的因素,還包含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優良的環境質量、協調的區域和城鄉發展等社會、生態等非經濟維度的內容。
我認為:對于漣源市來說,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抓住“一帶一路”、環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中部崛起發展戰略等區域戰略機遇,加快布局戰略新興產業,大力推動工業/產業園區的發展,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順暢接續轉換,成為“十四五”的重要任務。
三、從現狀上,客觀認識漣源發展的成就與不足
在漣源《政府工作報告》中了解到,2019年是全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突破之年。全市GDP 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增速有所下滑。財政總收入增長3.3%,地方財政收入增長7.3%,稅收占比達到70.8%,收入質量有效提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小康社會總體實現程度預計達到95%以上,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但經過我們初步研究和調研,漣源市發展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難,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區域優勢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足、附加值不高。比如在油茶和柑橘產業開發利用上,缺少油茶產業和柑橘的重大品牌,品牌效應不明顯。另一方面,就是缺少一些國家級、省級的重大項目(產業園區)支撐。“十四五”期間,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需把最豐厚資源轉化為最強大硬實力,使得資源效益最大化,也必需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產業園區。因此在“十四五”期間,要抓好重大項目、專業產業園區建設,同時我們也要從“軟實力”入手,充分發揮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實現品牌效益。
四、從戰略上,充分認識漣源發展的新思路
對于漣源來說,“十四五”必將是發展變革的五年,也是突破的五年。國家的“十四五”規劃將圍繞科技強國、制造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目標不斷深入推進,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將在這一時期深刻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變革。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提升人民群眾辛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成為城市化建設的必然趨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論斷,確立了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的理念。緊跟政策導向,結合漣源實際,我們建議漣源市“十四五”期間必須打好生態牌、走好綠色路,深入實施生態立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文旅活市、人才興市和依法治市,以強工、壯農、興旅、惠民為主攻點,以改革開發(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和園區建設為抓手,著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全力推動轉型升級、奮力實現綠色崛起,推動科學跨越·建設生態漣源,努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示范區。
五、從發展上,重新認識漣源發展的新路徑
經濟增速是由技術進步增速度、資本投入增速和勞動力投入增速共同決定的,未來五年,新型經濟(業態)增速將會大幅增長。并且隨著疫情的放緩,新一輪的消費刺激政策重啟,服務業增速明顯快于一、二產業,需求增長的收入彈性很高。但長期的“三穩”的房地產政策,固定資產投資會逐年下降,同時,貿易環境惡化,不確定性和內部成本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呈下降趨勢。因此,“十四五”規劃的預期目標區間為6-8%是相對合理的。在分析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會重點結合漣源市的實際情況和預計產生的增長點和發展空間帶來經濟拉動效應,綜合測算出目標值。
規劃落實和實現目標的關鍵在于是否有足夠的項目支撐。我們認為漣源市“十四五”規劃,要深入開展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培育壯大新動能,持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充分釋放消費潛力,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基礎承載力、科技創新力和文化影響力,更加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將漣源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結構合理、經濟實力雄厚、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綠色經濟強市。
基于對整體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走勢的判斷,我們針對將會從以下幾方面重點展開漣源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一是科學謀劃漣源發展新格局。按照“多規合一”發展思路,根據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總體規劃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著力加強規劃管理和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科學合理開發土地資源,完善提升功能定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空間開發新格局,建設“漣源新城”,謀劃市縣新的功能區,做到全面統籌、協調發展。
二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依托產業現有基礎,順應產業發展方向,我們將重點圍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鏈培育發展,群策群力,提出以新型工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引領,以生態農業為基礎的漣源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以先進裝備制造為龍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等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三是園區建設和先進產業集群。我們將圍繞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壯大園區經濟總量為目標,以優化園區產業布局、培育先進產業集聚為主線,“十四五”期間,著力打造一批規劃科學、特色突出、產業集聚、效益顯著、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工業園區和特色產業園區。
四是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和信息化建設。創新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將圍繞提升漣源自主創新能力、搭建創新平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展開重點研究,為智慧漣源夯實基礎。
五是設施網絡和美麗漣源建設。重點在完善綜合交通、水利等“老基建”設施建設基礎上,謀劃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增強城市管理能力。并且依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推進生態宜居美麗漣源建設。
六是營商環境和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生命線,社會治理是增強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我們將根據漣源的實際情況,就如何創優營商環境、創新社會治理提出可行機制。
七是改善社會民生。民生一直都是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近年來,各種突發事件、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都成為社會民生關注的焦點,尤其是,今年疫情的發生,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隨著老齡化趨勢的推進,養老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因此,加強醫療、養老、教育等方面建設凸顯得尤為重要,在大生態環境下要夯實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提升幸福指數,著力建設幸福安康漣源。
八是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優化服務。要深化機構改革,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調整政府機構和職能,優化政府高效運行。要實行政務公開,推廣電子政務,著力提高政府效能。要推進金融創新,激活民間資本,增強發展活力。要推進農村制度改革,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以上是我對“十四五”時期環境和方向的一些想法以及結合漣源市實際做出的一點思考。
最后,我代表我院向各位領導同志們致以美好祝福:祝漣源發展越來越好,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