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 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 創新型產業集群
- 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 國家高新區
- 創新型城市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 國家農高區
- 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 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 國家生態工業園
發揮云南高原特色,推進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4-25 點擊:次
云南地處內陸低緯高原,光照條件好、人均水資源充沛、氣候類型多樣,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良好基礎。云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做特“綠色食品牌”,推進“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建設,實施“一二三”行動,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全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這些表述,準把握了云南農業所擁有的綠色、環保、生態等先天基因,高度概括了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基礎優勢,也標注出云南農業產業綠色發展的底色和成色,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十三五”期間,全省鮮切花生產面積、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天然橡膠、咖啡、烤煙、核桃、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保持全國第1位,甘蔗、茶葉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第2位。2021年,新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9戶,新認證登記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1528個,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8.4%,綠色食品重點產業綜合產值增長12%。
但是,從構建新格局的整體來看,云南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水平不高,貧困群眾脫貧水平較低、標準不高,致貧返貧風險依然存在,農業現代產業人才不足,地域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抗御自然災害、市場波動和疫情反復等風險的能力亟待加強。做強云南農業,必須始終堅守高原特色,立足實際,做好“以土生金”的大文章。
科學謀篇布局,是“以土生金”的前提。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善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規劃建設,聚焦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牛、生豬等特色產業,建設“一縣一業”示范縣、“一村一品”專業村和鄉村振興示范園等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做到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高原現代農業生產結構。
產業融合發展,是“以土生金”的關鍵。農產品滿足現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實現由商品到貨幣的成功飛躍。為此,要樹立新型的大農業觀念,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精準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培養新型農民,打造一批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農業“云品”“滇牌”;鼓勵發展鄉村田園綜合體,培育壯大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拓展農業多樣性功能,讓一產優起來、二產強起來、三產暢起來,全產業鏈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
推進改革創新,是“以土生金”的動力。深化農村改革,喚醒沉睡的資源,探索農民入股入職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新方式,以利益共享激發各類主體發展農業產業的熱情。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示范應用,從種子、電商兩端突破,加快農業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發展,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不斷注入強勁新動能。
農業興則天下安,農業穩則百業盛。堅持做好“以土生金”的大文章,持續打響云南高原特色農業品牌,云南在產業強滇之路上必定能跑出更好的成績。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