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專題研究 > 農業科技園區專題研究 > 農業科技園區動態 >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高地推動科技惠農富民的實施意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1-29 點擊:次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高地推動科技惠農富民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高地,推動科技惠農富民,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屆二次全會部署要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保障糧食安全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推進農業“雙強”行動,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部署,構建技術、平臺、人才、產業和體制優勢,使創新成為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強大動力和鮮明標志,為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實現“兩個先行”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
到2025年,布局高能級創新平臺10個以上,形成農業科技重大成果100項以上,在農機裝備、現代食品加工等領域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全省主要農作物及畜禽良種覆蓋率、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8%和91%,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6.5萬元/人,農業(除海洋捕撈、林業外)畝均產出率達到1萬元/畝以上。全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初步建成具有顯著優勢的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到2035年,初步建成高水平農業科技創新高地,生物育種、農機裝備、農產品質量等領域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全國領先、有浙江辨識度的農業原始創新策源地、高端平臺聚合地和數字農業融合發展引領區。
二、重點任務
(一)重塑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1.完善農業實驗室體系。支持省內優勢力量積極參與種業等國家實驗室建設,搶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機遇,支持中國水稻所加快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提升亞熱帶森林培育、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水平。加快建設湘湖實驗室。推進省重點實驗室跨學科協同和優化提升。(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構建農業技術創新中心體系。圍繞現代種業、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支持優勢地區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積極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持續推進重點農業企業研究院建設,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較高層次和水平的企業研發機構。到2025年,全省布局建設省重點農業企業研究院30家。(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3.夯實園區產業創新平臺體系。支持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建設。強化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打造一批工廠化農業推廣基地。到2025年,爭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家,布局建設省農業科技園區30家。(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4.強化涉農高校院所教育科研體系。發揮浙江大學學科引領作用,支持涉農高校爭創“雙一流”。推動浙江農林大學省部共建高校發展。支持省農科院與高校聯合共建研究生培養基地。深化與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中國農機院等單位戰略合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5.拓展農業科技合作平臺體系。鼓勵涉農科研力量參與農業領域國際大科學計劃。加快中荷(嘉善)產業合作園建設步伐。支持與以色列、荷蘭等農業強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一批聯合實驗室和海外研發中心。加快南繁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參與長三角農業科技成果交易服務平臺建設。(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塑造技術領先優勢。
1.強化生物育種技術攻關。持續穩定實施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加快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和遺傳信息數據化。加強雜種優勢利用,完善誘變育種、倍性育種等常規育種技術體系,積極有序推進生物育種技術研發。加強智慧育種技術、制繁種技術以及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研究,構建育繁推一體化攻關體系。(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2.強化高效生態種養殖技術攻關。圍繞主要農作物、畜禽、水產等領域,開展綠色生態種養技術研發。強化健康土壤培育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研究,創新現代高效種養殖模式,提高土地綜合產能。加強新發突發常發重大疫病防治、農業減排固碳和節水灌溉技術研發攻關,提升綠色安全生產水平。(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3.強化農產品質量與營養健康技術攻關。加強未來食品制造等技術攻關。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追蹤溯源和風險評估預警與控制技術研究,構建現代化農林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技術體系。(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4.強化現代農機裝備與數字農業技術攻關。加強耕種管收等薄弱環節農機研發,研制一批適應丘陵地形的集成化、小型化、輕量化農機裝備及特色產業所需高效專用農機。突破農業信息感知與處理關鍵技術,強化設施種養過程智慧化協同管控,加強基于生長信息識別技術的智能化、工廠化應用場景研究。(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5.加強農業生物制造技術攻關。綜合運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合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加快研發高效生物反應器,研制一批功能性健康生物制品。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創制一批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生物農(獸)藥、生物飼料、生物肥料等農業生物制品。(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6.持續推進農業戰略基礎前沿研究。開展農業生物基因資源多樣性與演化規律、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環境感知、農產品營養調控及評價等研究,加強基因編輯、農業傳感器與專用芯片、細胞工廠等底盤技術研究。(責任單位:省科技廳)
(三)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培育產業發展優勢。
1.提升農業企業創新能力。深入實施“雄鷹行動”“鳳凰行動”“雛鷹行動”、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和農業龍頭企業倍增計劃。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打造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到2025年,全省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均達到1000家。(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林業局)
2.壯大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聚焦水稻、旱糧和十大農業主導產業,構建地域特色鮮明的種業育繁推體系。大力發展現代農機裝備等新興產業。加快推動規模畜禽、海洋水產、林特果蔬等傳統農業變革。到2025年,全省現代種業產值超80億元,現代農機裝備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現代食品加工制造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00個。(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林業局)
3.打造數字農業應用場景。加快數字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推廣“農業產業大腦+未來農場”模式,加快農業生產主體數字化改造,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應用場景。到2025年,建成數字農業工廠400家以上、未來農場50個以上。(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供銷社、省林業局)
(四)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加快集聚創新第一資源。
1.引育農業高層次創新人才。依托重大人才工程,匯聚一批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構建農業“高精尖缺”人才專業目錄和人才庫,培養一批跨學科、復合型青年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和科研骨干。(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人力社保廳)
2.培育科技型農業企業家。加強教育培訓,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科技型農業企業家。支持農業科研人員兼職創業、在職或離崗創辦企業,造就一支有“三農”情懷、企業家思維的科學家隊伍。到2025年,培養引領型農業企業家100名以上、成長型農業企業家1000名以上。(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
3.壯大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通過定向培養、專人專崗等措施,加速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年輕化和專業化。發揮省產業技術創新與推廣服務團隊引領帶動作用,支持省市縣三級聯動組建農業科技產業技術團隊。到2025年,全省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達到1.3萬人。(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4.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改革。構建完善“1人+1鄉”“1隊+1業”“1家+1縣”“1企+1策”的科技特派員服務模式。深入推進“兩進兩回”行動,精準選派更多領域科技特派員進鄉入村,強化組團式幫扶。每年省市縣聯動派遣科技特派員5000人次。(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五)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加快實現科技惠及民生。
1.強化“三農九方”科技聯盟協同。充分發揮“三農九方”科技聯盟單位作用,完善“一個產業、一個團隊、一個項目、一批推廣基地”的農技推廣模式。到2025年,建設省市縣三級聯動產業技術創新與推廣團隊1000個。(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科協)
2.完善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科技小院、院地共建等模式,強化科技服務。到2025年,建設100個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引導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社會組織創新服務模式,開展“農資+”“農機+”專業化技術服務。(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供銷社、省林業局、省科協)
3.加速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實行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首推廣制度。實施農業科技成果協同轉化推廣項目,推進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專項“百品萬畝”工程,加快農業新品種和農業標志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到2025年,建成農業科技基地2000個。(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林業局)
4.深化農業科技金融服務。加大省產業基金對農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鼓勵銀行設立科技支行,探索形成與科創企業特點相適應的專業化金融服務體系。加強政銀聯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種業創新、機械裝備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責任單位: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浙江銀保監局)
5.加快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科技賦能。聚焦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快實施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科技專項。支持建設一批“科創飛地”,實現省級科技特派員全覆蓋,試點開展科技特派團工作。(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省級層面建立經信、科技、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共同參與的統籌協調機制,市縣層面建立政府“一把手”抓農業科技創新的工作機制,合力推進全省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向農業領域傾斜支持力度。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加大重大品種推廣補助力度。(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
(二)深化體制改革。完善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機制,建立完善育種等重點領域持續穩定支持機制和“揭榜掛帥”、部省聯動等攻關機制,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人力社保廳、省農業農村廳)
(三)完善考核評估。建立反映全產業鏈價值的農業及相關產業統計核算機制,加強對農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農業科技研發投入、科技人員數量、成果轉化等指標統計監測。建立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工作評價體系。(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