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生態化建設的關鍵時期
“十四五規劃”——生態化建設的關鍵時期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8-16 點擊:次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上了多個大的臺階,經濟增長、社會發展有目共睹。然而,在經過工業化、城鎮化后,不斷積累的環境問題在“十二五”時期大爆發,“十三五”時期成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攻堅期”。“十三五”期間,雖然“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這一產業發展理念從國家到各個區域被反復提及,但環保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還是劇烈,一些地方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例子并不少見。經過不斷的治理與防范,雖然我國生態環境壓力有所弱化,但生產性污染壓力還在上升。“十四五”時期,我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在千萬噸級,我們還處在繼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有人說到,“十四五”將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主次要矛盾轉化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階段性和區域性分異并存期。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在環境問題還沒有妥善解決的當下,未來的“十四五”時期我們仍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環保產業將成為支柱產業。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高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未能得到良好的平衡,未來該如何走?“十四五”時期該如何處理好環保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要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倒逼作用,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2021到2025年,既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期,又是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繼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期,要“努力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2019年已經過半,“十三五”時期也即將收尾,未來,我們要堅持的是長期內要實現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在內)的和諧共生。
在環境治理方面,要考慮污染的嚴重性、預防性以及產業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生態建設不僅要重視重點區域的治理與保護,還須兼顧鄉村環境保護、城市的整治。此外,與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密切相關的綠色產品供給、垃圾分類回收、公共交通設施建設、節能環保建筑以及相關技術創新等是重點關注領域。
環境問題應該作為“十四五”突出的重點解決問題。在不斷總結“十三五”時期防治大氣、水、土壤等解決環境污染的經驗基礎之上,應該關注“十四五”時期環境污染防治的大趨勢、關鍵區域、重點流域,從而不斷改善環境問題。此外,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的變革和更新,數字化對于環境的改善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時期是生態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力爭從生態保護、生態修復進入到生態經濟,期待在“十四五”生態環境出現趨勢性好轉。
我們能為您做什么?
電話
4001180807
010-52665291 010-5266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