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鄉村振興譜新曲 品質生活潤萬家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2-05 點擊:393次
山村炊煙裊裊升起,小舜江畔漣漪微泛。日前,在紹興市上虞區湯浦鎮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留住鄉愁”寫意當代美術聯盟畫家湯浦行活動,為留住鄉愁、傳承文化、提升品質、振興鄉村添磚加瓦。
村莊整潔、環境優美、鄉賢回歸留住鄉愁、百姓生活富裕,獲得感和幸福感日增,鄉村的巨變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來上虞休閑覽勝。不僅僅是湯浦鎮,在上虞,全區其他鄉村也正經歷著一場鄉村振興帶來的“蝶變”。
鄉村振興帶動休閑產業發展,休閑旅游興旺帶給農村農戶實實在在的利益。從虞南“大花園”“大景區”到虞北海上花田、野藤葡萄公園等特色休閑基地建設,從浙東唐詩之路到曹娥江“一江兩岸”景觀帶打造,上虞區圍繞“品質之城”建設,大力實施20多億元的美麗鄉村PPP項目,把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根本追求。
上虞區目前已經建成美麗鄉村精品線路6條、省級3A景區村7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81.93%,完成1615處農村公廁改造提升。其中,嶺南鄉東澄村已從昔日的光棍村成為獲得中國最美村鎮生態獎、國家級生態環保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等榮譽的美麗鄉村。
閑置農房獲新生 鄉村發展添飛翼
今年,上虞深化推進“1+4+X”宅基地置換、空心村整治等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上虞區累計吸納社會資本達5.3億元,引入開發建設項目27個,激活閑置農房32萬平方米,增加農戶收入1400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880萬元。
“柿葉翻紅霜景秋。”深秋時,走在上虞區長塘鎮長塘村,滿目皆景。這個季節,早有柿子掛枝頭,一串串火紅的柿子,喜了采摘游客,樂了村里柿農。
到了周末,如果你經過長塘村70畝的花田,就能夠看到秦立飛的竹鄉驛站桃園6號游客盈門。4個包廂,8張桌子,坐滿了前來觀光的游客。為激活閑置農房,鎮里辦了個餐飲培訓班,村民可以利用閑置農房優先開農莊,且鎮政府幫忙代辦執照。于是,秦立飛借閑置農房激活的“東風”,辦起了農莊。
做好閑置農房激活文章,帶動百姓增收,這一直是今年上虞區的重頭戲。
今年6月20日,上虞區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在丁宅鄉上宅村芋艿灣村頒發了全省首批宅基地及房屋租賃使用權證書,上虞農商銀行則針對閑置農房流轉設計特色金融產品,已經開發包括農宅貸、驛宿貸等信貸產品,累計發放貸款2500萬元,加大農房租賃市場信貸支持力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這個國慶節,來到景行山居,門口的座位上都坐滿了前來燒烤的游客,山居的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小小的景行山居搭乘鄉村振興的東風,一年能夠接待游客1萬人次。
目前,上虞區已涌現墨隱居、雪花谷、浪泉民宿等一批特色鮮明的民宿。同時,花坎山開元養生谷等高檔民宿正在建設中。上虞的特色民宿客房,在假日出現一房難求的局面。
一批整村激活的示范村正在涌現,下管綠韻·綠溪谷、嶺南東澄石浪人家等閑置農房激活示范點陸續進入運營階段。截至目前,新發展農家樂32家,新增民宿床位232張,新建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68家。
昔日農村閑置的資源經過激活和妙手整修開發,變成了一個個亮點和創造財富的“金疙瘩”。
上虞區“四季仙果之旅” 劉盼 攝
四季仙果迎游客 美麗經濟織錦繡
閑置農房激活,是上虞區實施鄉村振興的創新舉措,在發展鄉村旅游上,上虞創新實招迭出。
上虞區著眼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啟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把鄉村休閑旅游產業作為重點來推動和發展,深化農文旅融合,計劃3年投資5億多元,打造“以精品大道為龍頭,以休閑莊園為基礎,以品質水果為載體,以農旅融合為抓手”的特色鄉村旅游產品,計劃創建省級休閑旅游示范村4個,策劃宣傳“四季仙果之旅”精品大道5條。
“四季仙果之旅”是上虞鄉村旅游濃墨重彩的一筆。豐收節未過,章鎮鎮近萬畝的獼猴桃銷量已在8000噸左右,銷售額高達1.5億元,比去年增加了近17%的產量和收入。通過10年持續培育,“四季仙果之旅”已成為上虞產業興旺的一張金名片。
上虞區現有水果種植面積近20萬畝,納入“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培育的基地10.5萬畝,水果品種逾20種,培育“二都楊梅”“覆卮山櫻桃”等集體商標和重點品牌。2017年“四季仙果之旅”接待游客725萬人次,帶動農業和旅游收入60.5億元。
在鄉村旅游的發展征程中,農創客是一支不容忽視的隊伍。也是在這個國慶節,旅游部門舉辦了為期3天的第四屆旅游商品博覽會,以9個鄉鎮文化旅游特色場館和6個大通電商系列館為主陣地,共展示展銷文化旅游商品1600余件次,游客超過5萬人次,交易金額110多萬元。上虞 “農小二”則是本次活動的主力軍之一。
近年來,上虞通過發展農村電商、觀光旅游,出臺涉農貸款等扶持政策,吸引了近百名大學生回鄉發展現代農業,帶動周邊百姓致富。2017年,虞南地區大學生農創客通過家庭農場等農業基地,顛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累計帶動旅游收入超億元。
精準治理有良策 文明鄉風撲面來
“陳大伯,您的傷恢復得怎么樣了?”近日,紹興市上虞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民警朱勇標專程回了趟豐惠鎮西湖村老家,探望一位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同村鄉親。從調取事故監控、協調雙方賠償到建議事故轄區中隊更改警示標牌,他全程義務參與處理了這起普通交通事故。在上虞,還有很多像朱勇標一樣的返鄉“鄉警”。
“鄉警回歸”,這是經過10多年的探索實踐,上虞區鄉賢文化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
去年以來,上虞區創造性開展了新鄉賢培育“青藍工程”,打造鄉賢文化升級版。至8月底已建立村級鄉賢參事會和分會200余個,會員5000余名,成立以鄉賢為核心的老娘舅工作室203個,專業民間調解組織5個,調處各類矛盾糾紛近1萬件,每年鄉賢公益基金本金達到5000萬元。
文明村鎮創建、鄉賢文化升級版打造、文化禮堂建設和群眾文化月原創文藝作品才藝展演等深入組織實施,為鄉風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使文明鄉風勁拂虞山舜水間。
文明鄉風建設不僅順應了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也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今年年初,一個投資300萬元的文化禮堂在梁湖街道古里巷村落成。這個別具一格的禮堂是50歲的上虞鄉賢顧永祥捐贈給村里的。現在,該文化禮堂已成為古里巷村最主要的文化活動基地。10月下旬,全區群眾文化月原創文藝作品才藝大獎賽決賽在古里巷村文化禮堂舉辦,精彩紛呈的節目吸引了廣大村民的觀賞,大家好評如潮。
“自己企業發展了,理應回報父老鄉親!”在鄉村治理中,像顧永祥這樣的鄉賢反哺家鄉、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已成為上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上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上虞區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工作向全省第一方陣挺進,以“五星達標、3A爭創”為龍頭,按照“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要求,持續發力,扎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上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