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產業先行 | 山東這片廢棄礦區變身現代農業產業園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23 點擊:次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是產業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承德考察時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也需要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業發展取得長足進展,但產業鏈條短、大而不強、質量效益競爭力不高等問題比較突出,很多還停留在賣“原字號”“初字號”產品階段。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現代農業產業園既是產業園,也是示范園、科技園、質量園,能夠示范帶動現代技術和理念向農業農村輻射,形成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引領農業發展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自2017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啟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以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批準創建238個,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體系12個,共計250個,帶動各地創建了3189個省、市、縣產業園。全國31個省均有產業園建設,基本形成了以園區化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設格局。產業園已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領頭羊”、農民就業增收的“動力源”、縣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鄉村建設的“助推器”。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抓住了產業園,就牽住了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
02|廢棄礦區變身現代農業產業園
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孫家莊子村附近,曾是一個廢棄了20多年的金礦,現已變身占地4000余畝的玫瑰湖現代農業產業園。
上世紀70年代開始,莊子村附近山坡上發現了金礦,大型機械開始晝夜不停地開采。三十年時間過去,礦坑深度達1000米,開采產生的廢石堆積在了旁邊的小山坡上,山坡上只剩下較容易成活的松樹、山楂樹,附近的玫瑰湖也變成了臭魚爛蝦黑池塘。魯源集團專注于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通過考察多個地方后,最后選擇這個以前挖礦的荒山。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這個距離臨沂市主城區20公里的土山坡,已然變成了“千畝花果山、臨沂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