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專題研究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動態 >

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推動通江由農業資源大縣向特色農業強縣跨越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16 點擊:

  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優秀的人才、先進的設備、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園區。近年來,通江縣緊緊圍繞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市“1+3”主導產業布局,以“2+2”優勢大品種,聚焦通江銀耳、高山富硒茶、生態養殖、優質糧油、生物醫藥等優勢特色產業,梯次培育現代農業園區,推進通江農業資源大縣向特色農業強縣跨越。
 
  職業技能培訓課堂現場
 
  產業定位明確
 
  這兩天,在通江縣裕德源潤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車間里,工人師傅正忙著操作工具將已經處理好的銀耳加工成精美的銀耳面膜;一輛輛滿載貨物的運輸車從這里駛向四面八方,現場一片忙碌景象。
 
  “我們開發了以裕德源通江銀耳為主要原料的潤耳護膚系列產品,投放省內外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通江縣裕德源潤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現了通江銀耳精深加工大的突破,延伸了通江銀耳產業鏈條,提升了銀耳產品附加值,推進通江銀耳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通江素有‘中國銀耳之鄉’的美譽,種植銀耳的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19世紀中葉率先探索‘銀耳古法人工栽培’,1965年開始新法菌種生產,被譽為中國銀耳發祥地,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中國馳名商標’‘歐盟有機認證’等榮譽。”巴中市通江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侯華介紹,根據種植銀耳的歷史及經驗,決定大力發展銀耳(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2021年通江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被認定為省級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2022年通江銀耳品牌價值突破50億元。
 
  “今年以來,通江縣堅持走產業園區化發展之路,堅定‘打造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實施段木銀耳強品牌、木屑銀耳精加工‘兩輪’驅動,持續強化園區帶動,著力形成‘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吹響了通江銀耳再次創業的進軍號角。”侯華表示,他們始終堅持高位推動、高標建設、高效帶動,持續強化創建合力,夯實創建基礎,彰顯創建效益,堅定不移朝著通江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邁進,以現代農業園區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通江銀耳(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只是通江縣現代農業園區中的一個。據了解,近年來,通江縣根據自身特色產業稟賦條件和發展基礎,初步培育創建了13個特色鮮明、差異化發展、梯次培育的現代農業園區。其中,培育創建通江銀耳(食用菌)為省三星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個;培育創建青峪豬、茶旅融合、春在優質糧油、鐵佛優質糧油、道地藥材(杜仲)等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培育創建藍莓、空山牛、富硒兔、蠶桑、山地梅花雞、青花椒、道地藥材(枳殼)等縣級現代農業園區7個。
 
  集中輸送勞動力赴蘭溪就業
 
  基礎持續改善
 
  這兩天,在鐵佛鎮觀山坪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十幾臺挖掘機正搶抓冬閑空檔期穿梭在田間進行田型調整、渠系開挖、道路拓寬夯實等作業。不遠處的工人們正在修筑農田機耕路和排水渠,現場秩序有條不紊。在機械和人力不斷工作中,小田改大田、彎陡變平直的高標準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格局已見雛形。
 
  “通江縣‘優質糧油+青峪豬’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里,鐵佛鎮觀山坪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占地1300畝,現已實施1200畝,新增土地面積370畝,為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通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力滔表示,園區建成后,將帶動大量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發展糧油種植、加工、物流、休閑旅游,產生間接經濟效益近20億元。
 
  通江縣青峪黑豬養殖場
 
  據了解,通江縣“優質糧油+青峪豬”現代農業園區位于通江縣南部,涉及廣納、鐵佛和三溪3個鄉鎮15個村,規劃總面積約10萬畝,核心區域面積1.8萬畝。園區以發展優質糧油和青峪豬為重點,以綠色種養循環為支撐,統籌規劃基地生產、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科技研發、產業示范、綜合服務、鄉村旅游等功能板塊,構建“一帶一核三片三環”新發展格局,打造“天府糧倉·通江答卷”核心IP和多業態多要素集聚的“優質糧油+青峪豬”種養循環產業集群,探索現代高效山地生態糧倉“通江路徑”。
 
  “我們通過交通大會戰、脫貧攻堅戰、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實施,園區內水、電、路、訊等設施配套完善,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等,能有效滿足產業發展需求。”通江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江介紹,目前,銀耳(食用菌)園區建有中國通江銀耳交易展示中心、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清洗、分揀、切割、包裝、烘干、冷藏等設施設備,冷藏保鮮或干品冷藏貯存率98%,冷鏈運輸率65%。青峪豬園區配備了自動化養殖設備,建立了可視監控系統和遠程傳輸系統,開展了數字化、信息化場景應用,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茶旅融合園區建有獨立的倉儲庫房和初加工廠房,產品倉儲運輸設施設備化率94%,機械化耕作水平達到了95%以上,茶葉機(采)水平達到50%以上。
 
  就業幫扶基地吸納就業
 
  聯農機制日益健全
 
  這兩天,在沙溪鎮紅云崖村的道地藥材(杜仲)現代農業園區里,滿山遍野的田坎上,村民正在勞作,在冬日難得的暖陽下,整個現場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截至目前,我們共種植杜仲400多畝,后續根據實際情況,還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紅云崖村黨支部書記羅仕珍介紹。
 
  對于紅云崖村的村民來說,村上發展產業不僅僅給他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讓他們的腰包變得越來越鼓。“我平時都去村里的杜仲產業園區做工,每天的工錢120-150元不等。”村民閆仕忠告訴記者,以前村上沒有發展杜仲產業的時候,他和鄉親們都是靠種傳統莊稼養家糊口,根本剩不了什么錢。“現在好了,除了打工,我們還可以把土地流轉出去,400元一畝,平時趁著空余時間還能養點雞鴨,收入比以前多得多了。”說起現在的收入,閆仕忠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們采用‘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們共同致富。”四川金萬博杜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綜合財務部部長李萍介紹,他們除了給村民支付勞動報酬和土地流轉費用以外,每年還有專門的東西部協作資金分給產業園區的村民。“我們和一些種植杜仲的農民簽訂保底收購協議,不管當年市場價格如何,都按照簽訂價格收購,確保群眾利益。”
 
  據了解,通江縣道地藥材(杜仲)現代農業園區為市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覆蓋至誠鎮、洪口鎮、沙溪鎮、龍鳳場鎮、永安鎮等地,集中連片種植杜仲3500畝,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帶動500余戶脫貧戶增收。園區按照“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以“多機制、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標準開展園區創建工作。通過近兩年的大力培育和提升,目前各項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我們通過‘公司+農戶’‘公司+村集體+農戶’等合作模式,帶動小農戶參與園區建設、享受增值收益。”李江表示,截至目前,通江縣銀耳(食用菌)園區培育省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示范專合社4家,園區內53%農民加入了專業合作社,成立通江銀耳產業協會1個、食用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個。
 
  巴山牧業公司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新三板上市企業,成立了通江縣巴山土豬養殖協會等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吸納社員22人、家庭農場20多個,已累計幫扶帶動2000多戶養殖戶7000多脫貧人口增收致富,巴山牧業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茶旅融合園區成功引進并培育羅村、翰林、巴蜀白茶等省市級茶葉生產經營企業,其中四川省十大茶葉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茶葉專合社18個、省級專合社2個、茶葉發展重點鄉鎮17個、專業村64個。
 
  通江縣空山黃牛養殖基地
 
  穩步提升規模品牌
 
  2022年11月1日,第十一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此次茶博會上,羅村茶業生產的羅村牌綠茶在開幕式上獲評“四川最具影響力茶葉單品”。
 
  “園區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擦亮‘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金字招牌。”李江介紹,目前銀耳園區內26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入駐了質量追溯平臺,并落實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取得有機認證企業2家、綠色認證企業3家。“青峪豬”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巴山牧業獲得國內有機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和歐盟有機產品認證。茶旅融合園區成功打造“羅村”“翰林”等品牌11個,開發系列產品62個,涵蓋綠茶(白茶、黃茶)、紅茶、花茶等。2022年,羅村牌綠茶獲評“四川最具影響力茶葉單品”,馨金山茶獲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銀獎。創建綠色、有機“諾水”牌大米、“諾水”牌菜籽油、“巴山梯田”大米、“一府三鄉”牌大米等品牌;舉辦通江縣“農民豐收節”,邀請網紅“五個大爺”直播帶貨。
 
  除了綠色品牌成效突出外,通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基地規模正在穩步提升。據統計,2022年,種植段木銀耳約2億標準袋,生產木耳、香菇、海鮮菇等其他食用菌3億標準袋,銀耳(食用菌)綜合產值預計達20億元;青峪豬能繁母豬3000余頭,年繁育5萬多頭,現存欄3萬多頭,年出欄育肥豬4萬頭,產值達2億元;春在糧油園區種植有機糧油2000畝,創建“優質糧油+青峪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總面積10萬畝;興隆鎮、煙溪鎮、永安鎮等茶葉發展重點鄉鎮,集中連片種植5萬畝;規范化種植枳殼、杜仲1萬余畝,連片發展蠶桑3000余畝,蠶繭年產量20余萬公斤;發展1000萬只肉兔,打造秦巴山區肉兔第一縣;在14個鄉鎮累計種植藍莓面積1.2萬余畝。
 
  通江陳河銀耳種植基地
 
  “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提出,要梯次培育創建現代農業園區,力爭‘十四五’末,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4個省級、10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的奮斗目標,以此推動我縣由農業資源大縣向特色農業強縣跨越。”通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國鋒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圍繞“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應基地”發展定位,把園區建設作為縣域經濟增長的主抓手,做好園區招商工作,拓寬園區融資渠道,提升園區建管水平,以通江銀耳(食用菌)、茶葉、青峪豬、空山牛“2+2”優勢大品種為重點,優質糧油、富硒肉兔、山地梅花雞和藍莓、青花椒、道地藥材(杜仲、枳殼)、蠶桑等為補充,培育創建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型。

 

主頁 > 專題研究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動態 >

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推動通江由農業資源大縣向特色農業強縣跨越

2023-02-16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優秀的人才、先進的設備、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園區。近年來,通江縣緊緊圍繞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市“1+3”主導產業布局,以“2+2”優勢大品種,聚焦通江銀耳、高山富硒茶、生態養殖、優質糧油、生物醫藥等優勢特色產業,梯次培育現代農業園區,推進通江農業資源大縣向特色農業強縣跨越。
 
  職業技能培訓課堂現場
 
  產業定位明確
 
  這兩天,在通江縣裕德源潤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車間里,工人師傅正忙著操作工具將已經處理好的銀耳加工成精美的銀耳面膜;一輛輛滿載貨物的運輸車從這里駛向四面八方,現場一片忙碌景象。
 
  “我們開發了以裕德源通江銀耳為主要原料的潤耳護膚系列產品,投放省內外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通江縣裕德源潤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現了通江銀耳精深加工大的突破,延伸了通江銀耳產業鏈條,提升了銀耳產品附加值,推進通江銀耳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通江素有‘中國銀耳之鄉’的美譽,種植銀耳的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19世紀中葉率先探索‘銀耳古法人工栽培’,1965年開始新法菌種生產,被譽為中國銀耳發祥地,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中國馳名商標’‘歐盟有機認證’等榮譽。”巴中市通江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侯華介紹,根據種植銀耳的歷史及經驗,決定大力發展銀耳(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2021年通江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被認定為省級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2022年通江銀耳品牌價值突破50億元。
 
  “今年以來,通江縣堅持走產業園區化發展之路,堅定‘打造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實施段木銀耳強品牌、木屑銀耳精加工‘兩輪’驅動,持續強化園區帶動,著力形成‘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吹響了通江銀耳再次創業的進軍號角。”侯華表示,他們始終堅持高位推動、高標建設、高效帶動,持續強化創建合力,夯實創建基礎,彰顯創建效益,堅定不移朝著通江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邁進,以現代農業園區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通江銀耳(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只是通江縣現代農業園區中的一個。據了解,近年來,通江縣根據自身特色產業稟賦條件和發展基礎,初步培育創建了13個特色鮮明、差異化發展、梯次培育的現代農業園區。其中,培育創建通江銀耳(食用菌)為省三星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個;培育創建青峪豬、茶旅融合、春在優質糧油、鐵佛優質糧油、道地藥材(杜仲)等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培育創建藍莓、空山牛、富硒兔、蠶桑、山地梅花雞、青花椒、道地藥材(枳殼)等縣級現代農業園區7個。
 
  集中輸送勞動力赴蘭溪就業
 
  基礎持續改善
 
  這兩天,在鐵佛鎮觀山坪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十幾臺挖掘機正搶抓冬閑空檔期穿梭在田間進行田型調整、渠系開挖、道路拓寬夯實等作業。不遠處的工人們正在修筑農田機耕路和排水渠,現場秩序有條不紊。在機械和人力不斷工作中,小田改大田、彎陡變平直的高標準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格局已見雛形。
 
  “通江縣‘優質糧油+青峪豬’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里,鐵佛鎮觀山坪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占地1300畝,現已實施1200畝,新增土地面積370畝,為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通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力滔表示,園區建成后,將帶動大量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發展糧油種植、加工、物流、休閑旅游,產生間接經濟效益近20億元。
 
  通江縣青峪黑豬養殖場
 
  據了解,通江縣“優質糧油+青峪豬”現代農業園區位于通江縣南部,涉及廣納、鐵佛和三溪3個鄉鎮15個村,規劃總面積約10萬畝,核心區域面積1.8萬畝。園區以發展優質糧油和青峪豬為重點,以綠色種養循環為支撐,統籌規劃基地生產、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科技研發、產業示范、綜合服務、鄉村旅游等功能板塊,構建“一帶一核三片三環”新發展格局,打造“天府糧倉·通江答卷”核心IP和多業態多要素集聚的“優質糧油+青峪豬”種養循環產業集群,探索現代高效山地生態糧倉“通江路徑”。
 
  “我們通過交通大會戰、脫貧攻堅戰、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實施,園區內水、電、路、訊等設施配套完善,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等,能有效滿足產業發展需求。”通江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江介紹,目前,銀耳(食用菌)園區建有中國通江銀耳交易展示中心、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清洗、分揀、切割、包裝、烘干、冷藏等設施設備,冷藏保鮮或干品冷藏貯存率98%,冷鏈運輸率65%。青峪豬園區配備了自動化養殖設備,建立了可視監控系統和遠程傳輸系統,開展了數字化、信息化場景應用,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茶旅融合園區建有獨立的倉儲庫房和初加工廠房,產品倉儲運輸設施設備化率94%,機械化耕作水平達到了95%以上,茶葉機(采)水平達到50%以上。
 
  就業幫扶基地吸納就業
 
  聯農機制日益健全
 
  這兩天,在沙溪鎮紅云崖村的道地藥材(杜仲)現代農業園區里,滿山遍野的田坎上,村民正在勞作,在冬日難得的暖陽下,整個現場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截至目前,我們共種植杜仲400多畝,后續根據實際情況,還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紅云崖村黨支部書記羅仕珍介紹。
 
  對于紅云崖村的村民來說,村上發展產業不僅僅給他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讓他們的腰包變得越來越鼓。“我平時都去村里的杜仲產業園區做工,每天的工錢120-150元不等。”村民閆仕忠告訴記者,以前村上沒有發展杜仲產業的時候,他和鄉親們都是靠種傳統莊稼養家糊口,根本剩不了什么錢。“現在好了,除了打工,我們還可以把土地流轉出去,400元一畝,平時趁著空余時間還能養點雞鴨,收入比以前多得多了。”說起現在的收入,閆仕忠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們采用‘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們共同致富。”四川金萬博杜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綜合財務部部長李萍介紹,他們除了給村民支付勞動報酬和土地流轉費用以外,每年還有專門的東西部協作資金分給產業園區的村民。“我們和一些種植杜仲的農民簽訂保底收購協議,不管當年市場價格如何,都按照簽訂價格收購,確保群眾利益。”
 
  據了解,通江縣道地藥材(杜仲)現代農業園區為市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覆蓋至誠鎮、洪口鎮、沙溪鎮、龍鳳場鎮、永安鎮等地,集中連片種植杜仲3500畝,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帶動500余戶脫貧戶增收。園區按照“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以“多機制、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標準開展園區創建工作。通過近兩年的大力培育和提升,目前各項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我們通過‘公司+農戶’‘公司+村集體+農戶’等合作模式,帶動小農戶參與園區建設、享受增值收益。”李江表示,截至目前,通江縣銀耳(食用菌)園區培育省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示范專合社4家,園區內53%農民加入了專業合作社,成立通江銀耳產業協會1個、食用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個。
 
  巴山牧業公司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新三板上市企業,成立了通江縣巴山土豬養殖協會等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吸納社員22人、家庭農場20多個,已累計幫扶帶動2000多戶養殖戶7000多脫貧人口增收致富,巴山牧業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茶旅融合園區成功引進并培育羅村、翰林、巴蜀白茶等省市級茶葉生產經營企業,其中四川省十大茶葉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茶葉專合社18個、省級專合社2個、茶葉發展重點鄉鎮17個、專業村64個。
 
  通江縣空山黃牛養殖基地
 
  穩步提升規模品牌
 
  2022年11月1日,第十一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此次茶博會上,羅村茶業生產的羅村牌綠茶在開幕式上獲評“四川最具影響力茶葉單品”。
 
  “園區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擦亮‘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金字招牌。”李江介紹,目前銀耳園區內26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入駐了質量追溯平臺,并落實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取得有機認證企業2家、綠色認證企業3家。“青峪豬”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巴山牧業獲得國內有機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和歐盟有機產品認證。茶旅融合園區成功打造“羅村”“翰林”等品牌11個,開發系列產品62個,涵蓋綠茶(白茶、黃茶)、紅茶、花茶等。2022年,羅村牌綠茶獲評“四川最具影響力茶葉單品”,馨金山茶獲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銀獎。創建綠色、有機“諾水”牌大米、“諾水”牌菜籽油、“巴山梯田”大米、“一府三鄉”牌大米等品牌;舉辦通江縣“農民豐收節”,邀請網紅“五個大爺”直播帶貨。
 
  除了綠色品牌成效突出外,通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基地規模正在穩步提升。據統計,2022年,種植段木銀耳約2億標準袋,生產木耳、香菇、海鮮菇等其他食用菌3億標準袋,銀耳(食用菌)綜合產值預計達20億元;青峪豬能繁母豬3000余頭,年繁育5萬多頭,現存欄3萬多頭,年出欄育肥豬4萬頭,產值達2億元;春在糧油園區種植有機糧油2000畝,創建“優質糧油+青峪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總面積10萬畝;興隆鎮、煙溪鎮、永安鎮等茶葉發展重點鄉鎮,集中連片種植5萬畝;規范化種植枳殼、杜仲1萬余畝,連片發展蠶桑3000余畝,蠶繭年產量20余萬公斤;發展1000萬只肉兔,打造秦巴山區肉兔第一縣;在14個鄉鎮累計種植藍莓面積1.2萬余畝。
 
  通江陳河銀耳種植基地
 
  “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提出,要梯次培育創建現代農業園區,力爭‘十四五’末,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4個省級、10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的奮斗目標,以此推動我縣由農業資源大縣向特色農業強縣跨越。”通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國鋒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圍繞“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應基地”發展定位,把園區建設作為縣域經濟增長的主抓手,做好園區招商工作,拓寬園區融資渠道,提升園區建管水平,以通江銀耳(食用菌)、茶葉、青峪豬、空山牛“2+2”優勢大品種為重點,優質糧油、富硒肉兔、山地梅花雞和藍莓、青花椒、道地藥材(杜仲、枳殼)、蠶桑等為補充,培育創建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版综合| 性天堂av系列|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色135综合网|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 伴郎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观看| 欧美最猛性xxxx| 全部孕妇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大片在线观看|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欧美video变态另类|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99国产精品久久99久久久|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色窝窝免费播放视频在线| 久久性爱视频|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日本乱子人伦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女人扒开屁股爽桶30分钟|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少妇性l交大片7724com| 饭桌上故意张开腿让公h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