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臨新區空間、產業發展規劃正式出爐
東臨新區空間、產業發展規劃正式出爐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7-29 點擊:次
規劃編制歷程
2017 年 11 月 16 日,江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正式下文,同意設立撫州市東臨新區管理委員會。2018 年 4 月 18 日,撫州市東臨新區正式成立。
2018 年 10 月 13 日,撫州市委召開專題會議,聽取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明確了修改完善規劃的具體要求。
2018 年 10 月 27 日,撫州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審議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并提出進一步完善的要求。按照撫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撫州市規劃局、東臨新區管理委員會,會同規劃編制單位,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撫州市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評審稿。
2019 年 1 月 9 日,撫州市規劃局、東臨新區管委會在撫州市組織召開《撫州市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專家咨詢會,同濟大學、南昌大學、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南昌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等單位專家應邀參會,對評審稿進行評議論證。根據專家意見,撫州市規劃局、東臨新區管理委員會,會同規劃編制單位修改完善形成了報審稿。
2019 年 3 月 12 日,撫州市規劃局、東臨新區管委會在撫州市組織召開《撫州市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市級部門專家審查會。根據會議意見,撫州市規劃局、東臨新區管理委員會,會同規劃編制單位修改完善報審稿。
2019年 3月 28 日,撫州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臨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5)》。
2019 年 4 月 19 日,撫州市規劃局、東臨新區管委會同規劃編制單位,向撫州市委領導匯報《撫州市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修改情況,并在會后完善了規劃內容。
2019 年 5 月 5 日,撫州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審議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提出了修改完善的要求。撫州市規劃局、東臨新區管理委員會,會同規劃編制單位修改完善形成了最終報審稿。
2019年 7月 16 日,撫州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撫州市東臨新區空間發展規劃》,規劃編制順利完成。
規劃性質
本次空間發展規劃,性質是非法定規劃。主要是從總體戰略層面,確定東臨新區的目標定位、總體布局和支撐保障體系,為下一步控制性詳細規劃、各專項規劃提供指引。
產業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是撫州市東臨新區管轄范圍,包括臨川區所屬的湖南鄉、七里崗鄉七里崗墾殖場、太陽鎮和東鄉區所屬的崗上積鎮、紅亮墾殖場,總面積226平方公里。本次規劃選擇在東臨新區中部,劃分一定范圍作為核心區,充分利用適宜建設的成片用地,依托城際軌道交通和高快速路支撐,進行相對集中的開發建設。
目標定位
東臨新區著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樣板區、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融合區,建設成為面向區域,面向未來,引領撫州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
到2035年,東臨新區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宜業宜居、品質高尚的高水平城市新區。新區綜合交通網絡便捷高效,現代化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優質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新興經濟集聚發展,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在區域中具有較高影響力。
新興經濟的集聚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具有前瞻性、戰略型的新興產業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積極吸引和承接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海西地區的創新要素資源大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打造區域協同創新的重要平臺,率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生態文明的引領區。堅持生態優先發展,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合理確定建設規模,構建緊湊集約、水城共融、組團發展的空間格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產城融合的示范區。堅持融合協調發展。注重產業開發功能與城市生活功能協調,既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又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動職住平衡優化人居環境,避免出現“有產無城、服務滯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