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以空間產業規劃勾勒高質量發展藍圖
吳江以空間產業規劃勾勒高質量發展藍圖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8-20 點擊:次
風從海上來,潮涌長三角。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縱深推進,特別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高水平建設,打開了吳江的區位價值“窗口”。面臨國家戰略疊加帶來的千載難逢重大機遇和挑戰,吳江目標在前、重任在肩。
7月27日召開的區委十三屆十五次全會要求,“結合‘十四五’規劃開題,開展前瞻性、系統性研究,一體做好吳江空間和產業兩個規劃,以超前的戰略眼光擘畫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遠的宏偉藍圖。”號角吹響,一呼百應,以空間產業規劃勾勒的發展藍圖,將在吳江徐徐展開。
牽住空間規劃“牛鼻子”
優化吳江開發保護格局
一體化的空間規劃體系,是引領長三角實現真正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條件和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作為引領空間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條件,統一有序的規劃體系被視為推動產業、交通、人口、居住等空間要素均衡配置的重要保障。深諳這一道理的吳江,將空間規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有力推進。
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曹月見介紹,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已啟動編制,吳江參與其中。為更好地發出吳江聲音、體現吳江價值,我區成立了一體化國土空間規劃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全面統籌協調各項工作;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加入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專班,邀請中規院等熟悉吳江情況的國內頂尖院所作為我區一體化發展顧問團隊,同時舉薦其加入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核心技術團隊;積極主動邀請編制核心技術團隊的專家來吳江考察,深入了解吳江的情況、地位、價值。
“說白了,我們希望在配合好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同時主動作為,摸清吳江‘底賬’,把吳江的想法、思路、訴求體現出來,在產業布局、要素配置等方面最大程度爭取利好,以更新理念、更高層面、更寬視野,助力吳江高質量錯位發展。”曹月見說。
記者了解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接下來將在積極推動城市總體規劃向國土空間規劃轉型的同時,借力智庫,加大與省、市及上海溝通對接,統籌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各類空間性規劃,高起點謀劃、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盡早建立全區統一、規范有序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實現“一張藍圖管發展”。同步做實、做細、做優汾湖高鐵科創新城、太浦河—滬湖藍帶計劃等各類專項規劃。
曹月見表示,該局還將持續推進以“三優三保”為主的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工程,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人口集中居住、農田集聚開發、土地集約使用;爭取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結合“三調”成果,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全域存量土地盤活有機結合起來,拓寬存量土地盤活路徑,爭取全年盤活存量土地8000畝,其中異地盤活不少于4500畝;推動發展備用地管控預留和自然資源要素特別是土地資源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將有限的資源要素精準配置到重點區域、重大產業和穩投資、穩預期的重大項目上去,推動高質量發展。
以一體化眼光謀劃產業
挺起吳江經濟發展脊梁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脊梁,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吳江強。
吳江產業基礎扎實,實體經濟走在全省前列,在實施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有望在更大的空間尺度上實現躍升,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區域產業重新洗牌、格局重構的新挑戰。以更高的站位來審視并系統謀劃產業發展,既是箭在弦上的順勢而為,也是吳江發展的內生需求。
“長三角一體化的定位是‘一極三區一高地’,作為國家戰略,必定會產生極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吸引力。這個視野,不是我們和周邊區域比較到底誰的產業強,將來的實力也不是各自經濟總量相加,大家是作為一個城市群重要節點去參與全球競爭。”在區發改委主任陳建忠的眼中,產業規劃就是一張產業地圖。吳江現有的產業哪些需要騰挪,將來引進什么,都需要結合我區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定位、示范區的建設要求,通過產業規劃來前瞻、科學布局,一一落到圖上。
推動示范區建設,將編制整個示范區的產業專項規劃。在這之前,吳江已率先起步,提前摸清家底,借助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資源,啟動“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吳江區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及規劃編制”項目,配合、銜接示范區總體方案,站在長遠來謀劃吳江的產業結構。
“做產業規劃,一定要跳出吳江看吳江,跳出當下看未來,打通要素流動的障礙,既融入一體化,借力一體化,也要對一體化有所貢獻。”陳建忠認為,吳江未來的產業發展一方面要探索通過“飛地經濟”、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等方式找載體、搞合作、騰空間;一方面要按照“引入一個大項目、崛起一座產業園、爆發一個增長極”的工作思路,招引符合生態綠色要求和產業分工的新項目、好項目,打造國際一流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
目前,針對產業規劃的研究已完成首輪集中調研,基礎情況梳理完畢,接下來會進一步與各板塊主要領導交流謀劃,在推動吳江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上,引導各區鎮按照示范區要求進一步明確本區域的產業定位,培育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精準招商、錯位發展。“未來在吳江工作,它是‘創新湖區’,在這里生活,它是‘樂居之城’。”陳建忠滿懷信心地說。
關于吳江產業規劃,區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徐楓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示范區各區域因行政區劃分割,尚且存在著產業協同不足,產業結構趨同等問題。青吳嘉三地的產業發展一方面參照國家總體戰略部署,另一方面也都致力于發展高端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在重點產業方向上存在較大的重復,彼此之間的產業空間同質化競爭激烈。
“產業規劃發展各自為政,只會彼此消解力量,影響長三角地區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把五個指頭攥成一個拳頭,打出去才會更有力。”徐楓認為,吳江在布局未來產業發展時,要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主體,以現代服務業為導向,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構建高顯示度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同時,還和兄弟區域敞開大門,把思路想法亮在臺面上“談一談、議一議”,在做頂層設計時就協同起來,共同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生態價值新高地、創新經濟新高地、人居品質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