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規劃發展歷程及政策引導
集成電路產業規劃發展歷程及政策引導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8-19 點擊:次
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歷程
(1)什么是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指“將一個電路的大量元器件集合于一個單晶片上所制成的器件”。集成電路是把一定數量的電阻、電容、晶體管等常用電子元件以及這些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半導體工藝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電路。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于大規模生產,其應用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電視機、計算機等,同時在軍事通信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
(2)什么是集成電路產業?
集成電路在電子信息產業分類中處于電子器件范疇。集成電路產業是一種半導體產業,是圍繞集成電路芯片的生產制造而衍生的產業。
(3)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歷程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亦是基礎性、先導性產業,現集成電路產業的競爭力已成為衡量國家間經濟和信息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各國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領域。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集成電路的設想后,在20世紀60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代集成電路,這對于我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發展至今,我國在材料技術、器件技術和電路設計等綜合技術方面取得有所突破,產業布局日趨均衡,但由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起步較晚,產業布局的合理性需不斷調整、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導致國家集成電路產品大量依賴進口,我國每年進口3000億美元芯片,是第一大宗進口物資。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用一句話形容是,“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
集成電路產業鏈
研究表明,每1-2元集成電路產值能帶動10元左右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進而帶動100元左右的GDP增長,集成電路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集成電路產業可分為設計業、制造業、封裝測試業、集成電路設備和材料環節。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6532億元,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2519.3億元,占全年總值的38.6%。
集成電路產業扶持政策
集成電路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導性、支柱型產業。自“十二五”以來,我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2015年以來,在政策、資本、金融的推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呈現了爆發性地成長,產業規模持續增長。但由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全球化特征,我們需要面臨的產業外部壓力更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支持、推動至關重要。
時間 |
部門 |
政策 |
政策要點 |
2019年5月 |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
依法成立且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
2019年3月 |
工信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
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 |
按照“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和相關領域的應用。2022年,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總體規模超過4萬億元,4K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8K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
2018年7月 |
工信部、發改委 |
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支持信息消費前沿技術開發,拓展各類新型產品和融合營業。各地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落實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加大現有支持中小微企業稅收政策落實力度。 |
2018年7月 |
國務院 |
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
對試驗設備依賴程度低和實驗材料耗費少的基礎研究、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等智力密集型項目,提高間接經費比例,500萬元以下的部分為不超過30%,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為不超過25%,1000萬元以上的部分為不超過20%。 |
2018年6月 |
工信部 |
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年) |
總目標提出:涵蓋智能傳感器模擬與數字/數字與模擬轉換(AD/DA)、專用集成電路(ASIC)、軟件算法等的軟硬件集成能力大幅攀升。 |
2018年5月 |
國務院 |
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 |
深化集成電路、光學儀器、精密機械等先進制造業和冷鏈物流、文化創意、健康養老、中醫藥等現代服務業對臺合作。 |
2018年4月 |
國務院 |
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
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推進智能制造,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等。 |
2018年4月 |
工信部 |
2018年工業通信業標準化工作要點 |
深入推進軍民通用標準試點工作,加強集成電路軍民通用標準的推廣應用,開展軍民通用標準研制模式和工作機制總結。 |
2018年3月 |
證監會 |
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 |
試點企業應當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關規模的創新企業。 |
2018年3月 |
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工信部 |
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 |
1、兩免三減半。適用范圍:2018年1月1日后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130納米,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 2、五免五減半。適用范圍:2018年1月1日后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 |
2018年1月 |
國務院 |
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
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推動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乳尖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落實,鼓勵相關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和應用。 |
2017年4月 |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 |
信息產業發展指南 |
著力提升集成電路設計水平;建成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重點發展12in集成電路成套設備 |
2016年12月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
加大面向新型計算、5G、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的芯片設計研發部署,推動32/28nm、16/14nm工藝線建設,加快10/7nm工藝技術研究 |
2016年11月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
啟動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工程,實施一批帶動作用強的項目,推動產業能力實現快速躍升 |
2016年7月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
支持面向集成電路等優勢產業領域建設若干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產業能力實現快速躍升 |
2016年5月 |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 |
關于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
規定了對軟件和集成電路企業資格認定作為非行政許可審批予以取消后,相關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的條件 |
2015年5月 |
國務院 |
中國制造2025 |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集成電路作為重點突破領域 |
集成電路產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先導性產業。我國政府已深刻意識到該產業的重要性,并將其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自2014年以來,我國大力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先后頒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集成電路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政策,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除了國家層面相關政策的鼓勵推動外,我國各省市政府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測,為搶占集成電路發展先機,促進地區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也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