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展望:氫能產業將迎哪些發展機遇?
“十四五”規劃展望:氫能產業將迎哪些發展機遇?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2-21 點擊:次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是積極應對國內社會主要矛盾轉變和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深刻變化的戰略機遇期。“十四五”規劃起止時間2021-2025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四五”時期是“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這個時間正值中華民族發展之路的重要性拐點,中國正處于從舊常態躍遷到新常態,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攻堅期。
我國高度重視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十五”期間,科技部啟動實施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確立“三縱三橫”(三縱: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橫:電池、電機、電控)研發布局,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作為“三縱”之一得到重點研發部署,并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持續進行科技攻關,對燃料電池汽車用電堆、雙極板、膜電極、空氣壓縮機、儲氫瓶等均進行了研發部署。
“十三五”期間,科技部牽頭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兩個重點專項,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持續得到重點部署,從基礎科學到共性關鍵技術、系統集成、示范應用全鏈條一體化,強化產學研結合和企業強強聯合,超前研發下一代技術。
展望“十四五”,全球新一輪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國產業發展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得到發展,而“十四五”將至,我國氫能產業迎來新的機遇,發展前景將如何呢?
1、利好政策支撐發展
經過四個五年國家科技計劃的組織實施,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取得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培育了一批從事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的企業,形成了以大學研究院所為主,涵蓋制氫、儲氫、氫安全及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體系,并以分布式能源領域、移動通信基站以及城市客運、物流等商用車型為先導開展了規模化示范運行,并帶動了廣東、江蘇、湖北等多地,以資本為紐帶,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開展一定規模的示范應用。
發展氫燃料電池技術是我國未來能源技術戰略性選擇,作為國家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重要組成,相關部門將在下一步工作中,在做好“十三五”在研項目組織實施基礎上,提前做好“十四五”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部署預研。“十四五”期間,我國氫能及相關產業發展,將繼續依托國家重點研發專項,持續加大國家資金投入,創新組織方式,進一步調動企業積極性,并充分利用國內外科技資源,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加快提升氫燃料電池技術成熟度,為我國在該技術領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2、氫燃料電池車加快推廣
燃料電池汽車在國內將得到更快發展。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王賀武表示,到2020年年底,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爭取實現接近萬輛的規模。氫能被視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近年來,氫能產業的熱度逐年攀升。而此前國家出臺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確提及要大力發展氫燃料汽車。到2030年,我國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00萬輛的目標。此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曾預測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3、加氫站等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
加氫站是氫燃料電池產業化、商業化的重要基礎設施。為了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我國正在積極建設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配套設施。據規劃顯示,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100座加氫站,到2030年將建成1000座加氫站。此前,在《中國制造2025》、《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中提出了2020-2030年加氫站建設的規劃。未來,我國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將得到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