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重慶環保產業營收達1032.82億元
2019年 重慶環保產業營收達1032.82億元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7-21 點擊:次
2020年6月29日,重慶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受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商務委和市統計局的委托組織編寫的《重慶市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報告(2020)》公開。
該報告在2019年度重慶市環保產業統計調查的基礎上,對重慶市環保產業發展總體狀況、細分領域發展狀況、各區縣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和重慶市上市環保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介紹。
報告指出,2019年,重慶市環保產業營業總收入達到了1032.82億;2015-2019的年均增長率達19.67%,實現了《重慶市環保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15-2020)》要求的環保產業發展主要目標。同時,重慶市環保產業營收也實現了連續4年保持20%左右的平均增速。
具體來看:
據報告顯示,2019年,重慶環保產業大型企業占比3.61%,微型企業占比46.61%,分別占據兩個極數點。就其規模分布情況來看,原始創新類以近60%的數據穩居榜首。
縱觀近年來重慶環保工作的發展,與其環保產業走高的趨勢不無關系。
近期,市人民政府剛剛印發了《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
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透露,已經基本構成了重慶“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的工作框架,確定出785個環境管控單,2020年底前將完成調整。
而作為“無廢城市”試點,重慶市介紹,已經完成“無廢商圈”“無廢飯店”“無廢公園”“無廢景區”“無廢學校”“無廢機關”等標準創建,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落實垃圾分類要求,修訂《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
下一步,就是加快補齊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工業固體廢物收集、利用、處置等能力短板,及時總結重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成效,力爭在生活垃圾分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推廣使用、綠色礦山建設、綠色郵政、廢棄農膜回收、構建汽車筆電行業循環產業鏈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的突破。
另外,重慶市環境監管力度也能管中窺豹。
重慶市檢察院公開表示,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共批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226件318人,提起公訴2155件3650人;督促環保、林業、農業等行政機關移送破壞環境資源犯罪線索309件492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查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35件46人。
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立案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3327件,提出訴前檢察建議2748件,行政機關采納落實97.96%,提起公益訴訟87件,法院已判決65件,追償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費用1500余萬。
下一步,仍將堅持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原則,,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齊抓共治。
值此之際,迎來重慶市環保產業營業總收入破千億的好消息,更是錦上添花。預祝,2020年重慶市環保產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