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目前,很多園區的建設實例告誡我們,沒有建設經營規劃而盲目行動“走哪算哪”的產業園區很容易進入舉步維艱的局面。所謂的產業園區的建設經營規劃,既是戰略上的指導,也是戰術上的需要。總的說來,園區規劃共涵蓋5大方面:產業規劃、建設與建筑規劃、招商規劃、運營規劃、經濟指標規劃。
園區產業規劃作為其他規劃內容的基礎,在整個園區規劃中起著基石作用。其他園區規劃如果想按部就班地順利展開進行,只有在產業規劃清晰的基礎下。
那么,究竟什么是產業規劃呢?如何做好園區產業規劃?
三祥發展研究院表示,產業規劃主要是對園區內的核心產業、重點產業和輔助產業的界定,在此基礎上分析產業鏈和上下游企業的構成關系,進而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園區生態環境。
而做好產業規劃,最重要的是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基于自身的實際狀況,充分考慮國內外及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趨勢,對園區所在地產業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影響。
任何優秀園區的產業規劃一定是從市場前景、區域發展、行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產業政策等多項指標上尋找交集,繼而結合自身去界定。這就要求園區必須先理清產業規劃的幾個因素:
即了解并熟知園區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了解區域產業基礎和擁有的產業資源,羅列出可以重點發展的全部產業范圍,這些均可作為園區的意向產業。
明確哪些產業是屬于國家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哪些產業是屬于國家明確限制的,對劃出的園區意向產業范圍進行縮小、集中,精準園區意向產業。
洞悉意向產業是否存在市場潛力和市場風險,同時分析技術發展趨勢,看意向產業的技術是否存在替代轉型的風險。這當中千萬不要忘記對意向產業的產能情況進行一番調研,不能讓產業園一運行,就遭遇產能過剩等問題的打壓,或者面臨極其殘酷的市場競爭。
根據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情況,聚焦某個或某幾個產業,將其作為園區的重點產業,并將其中最具發展潛力且最適合自己園區的產業定為核心產業。
這種支撐力量包括服務于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的產業機構、社會機構等。此外,還要針對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分析上下游企業的構成與關系,以及具體行業企業的組成分布情況,為制定招商策略奠定基礎。
園區核心運營團隊的公共關系資源中的產業資源、人脈資源等也是產業定位參考的因素。
在園區產業規劃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戰略管理的知識,例如SWOT分析,PESTLE宏觀環境分析(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技術、法律、環境等方面),波特競爭力分析等,運用這些知識,能夠更順暢地明確產業方向,更快捷地獲取研究成果,以彌補園區缺乏專業人才和專業經驗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