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氫能產業規劃,1/3央企布局,萬億級氫能市場啟航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8-18 點擊:次
8月16日,北京市印發《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下稱《北京氫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之前,北京市要培育10家-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整個京津冀區域則要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北京氫能方案》指出,發展氫能產業是實現“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的重要措施,而北京市率先打造氫能創新鏈和產業鏈,對于引領全國氫能發展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北京市的氫能技術研究在我國起步最早,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發和培育,已經初具規模。截止2020年底,北京市氫能產業相關企業、機構數量約150家,實現產值約30億元,總體處于中試到產業化過渡階段。
未來,北京市計劃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城市與科技創新中心,著力打造“區域協同、輻射發展、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產業創新高地。
分階段看,2023年前,北京要培育5-8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減少碳排放100萬噸。
而到2025年前,北京市則要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此外,《北京氫能方案》還對北京的氫能產業布局、重點任務等做出了詳細規劃。例如,京北要全面布局氫能產業科技創新應用示范區,京南則要打造氫能高端裝備制造與應用示范區。未來還要重點抓好關鍵技術突破工程、京津冀氫能產業鏈工程、氫能全場景示范應用工程和氫能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4大工程。
除了北京,上海、重慶、河北、山東等省市近期也紛紛發布了與氫能產業有關的規劃或方案,引發一波高潮。
7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表示,將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上海城市群,突破多類型整車產品,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實現批量產業化,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推動長三角地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同時加快加氫站建。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25日,上海市就印發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其中就提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以上。
這也是上海繼首次提出2023年“百站、千億、萬輛”的目標后,再次明確了發展燃料電池車產業的“十四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