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發放1.5億促進汽車產業發展,這些項目獲得了補貼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8-27 點擊:次
近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局官網顯示,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局官網對2021年廣州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項目(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專題)申報材料審核結果進行公示。
其中,共有7家企業獲得相對應的補貼,補貼項目分為“自主品牌汽車制造企業市場推廣獎勵”“新能源新車型首年研發獎勵”“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車輛補貼”三大類,總補貼金額為1.5773億元。
具體看,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在“自主品牌汽車制造企業市場推廣獎勵”項目中分別獲得1億元和3541萬元的補貼;同時,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系能源分公司在“新能源新車型首年研發獎勵”項目中獲得2123萬元的補貼;在整體補貼中,廣汽獲得了1.2億元的補貼。
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車輛補貼”項目中,廣州小馬慧行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和阿波羅智行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分別活動14萬萬元、24萬元以及28萬元的補貼。
日前,廣東省公布的《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 規劃》當中,汽車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被放在重要位置,廣州作為珠三角汽車產業重地,在規劃提及的5個產業細分領域均有重要布局。在智能網聯汽車空間布局方面,廣東支持廣州、深圳在公共交通領域率先探索自動駕駛示范應用, 打造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示范應用案例。
此前,南都智能汽車產業生態課題組曾對多家企業行業機構開展調研,進一步深入了解廣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生態打造突破點及商業模式。
據了解,廣州基本形成了整車、零部件及配套、汽車電子、新能源系統、智能網聯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不僅擁有廣汽集團、東風日產、小鵬汽車、北汽廣州等整車廠,還聚集了高新興集團等網聯技術頭部企業,帶動全球汽車零部件一、二級配套供應商達3000多家,擁有在導航、車載等眾多細分領域領先企業。
不過,廣州也在面臨新話題:如何打造出一條完整的自主可控程度較高的智能網聯產業生態鏈。智能網聯涉及多產業融合,廣州在整車主機廠、自動駕駛公司、智慧交通領域的企業實力較為突出,而核心零部件方面比較欠缺。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陳鍵華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整個產業鏈體系還在形成中,即使是現在自動駕駛企業使用的很多傳感器、控制芯片等,其實基本上也都不是車規級的產品。因此,廣州當前一個很重要的產業鏈招商思路就是找到自動駕駛企業上下游環節的關鍵企業,吸引它們來到廣州落地并實現產品車規級,從而在未來的智能網聯產業市場中搶占先機。
同時,陳鍵華還表示,廣州近幾年在智能網聯方面發展路測、吸引企業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吸引人才,在招商引資時能帶來多少研發人員、項目要進行多大的研發投入都是重要的指標。
此外,還有行業專家建議,廣州在推進智能網聯產業鏈自主化建設中有兩方面可注意:一方面,廣州推進自主化并不意味著要“什么都自己做”,一輛車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不太可能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絕對穩定,應該在未來智能化發展趨勢中最重要、最頂尖的環節發力,智能化零部件、智能操作系統、自動駕駛算法算力等,抓住產業鏈的“皇冠”與“明珠”。
另一方面,應該“扶優扶強”,支持產業鏈重點自主化企業做大做強成為龍頭企業,在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中能夠成為對上下游真正有話語權的盟主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