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打造2000億級硅鋼產業鏈!450萬噸硅鋼基板、300萬噸硅鋼!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1-14 點擊:次
從無到有,一個總產量達130萬噸的硅鋼產業,兩年時間里在湖南省婁底市蓄勢而起。
婁底,因鋼而生、因鋼而興。從2022年起,婁底將建設中部地區“材料谷”作為全市“一號工程”,積極構建以中部地區“材料谷”為統攬、以鋼鐵新材為主導的“1+X”特色產業集群,著力打造中部地區先進材料產業高地和全國先進材料產業名城。
瞄準新“鋼需”,“煉”出新動能,婁底“材”氣滿滿。截至今年上半年,“材料谷”聚集規上企業近500家,形成了450萬噸硅鋼基板和300萬噸不同牌號全流程硅鋼產能,建成了亞洲規模最大的高強鋼生產基地及全國規模最大的汽車板、液壓油缸、壓路機、緊固件生產基地。
從無到有壯大硅鋼產業 硅鋼,被稱為鋼鐵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因具有較高的導磁性,廣泛應用于制造電動機、變壓器和發電機的核心部件。布局硅鋼,是婁底建設中部地區“材料谷”的主抓手。
走進湖南宏旺,在裝有168塊電子屏的集控中心,技術員通過屏幕,實時監控著鋼卷從上料、酸洗、冷軋,到退火、涂層、出品等各個工序。2023年3月,湖南宏旺年產96萬噸高牌號硅鋼項目正式投產,下線了湖南第一塊取向硅鋼。
“我們是順勢而為、大有可為。”湖南宏旺總經理劉慧丹說,做低端產品沒有出路,宏旺擁有在金屬材料領域深耕20余年的技術沉淀,具有做大做強高端硅鋼產業的優勢。目前公司擴投的二期項目也于今年5月份開始投產,達到了項目預期。
作為婁底鋼鐵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漣鋼”)年產鋼逾1000萬噸。近年來,漣鋼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推進鋼鐵主導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邁進,硅鋼也是該企業的重點發力方向。
在主產硅鋼產品的漣鋼1580熱軋線,工作人員介紹,1580熱軋線是漣鋼以先進鋼鐵材料為導向的產品結構調整升級項目,是婁底建設“材料谷”的重要支撐項目。以前并不生產硅鋼的漣鋼,目前已是國內重要的無取向硅鋼原料生產基地,產銷量超100萬噸。
硅鋼產業“從無到有”,是婁底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婁底有“十里鋼城”之稱,坐擁千萬噸鋼鐵產能。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調整升級,傳統鋼鐵制造業產能收縮,特殊用途鋼鐵產業發展加快。婁底謀變求新,積極推動鋼鐵產業升級換代。
婁底市發改委主任曾晚生介紹,從2022年起,婁底成立了高規格的“材料谷”建設指揮部,把硅鋼作為“材料谷”建設的主攻方向,編制了《婁底硅鋼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將硅鋼產業打造成“新的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2023年,婁底硅鋼年產量達130萬噸,在全國排名第四。
老鋼城重“煉”鋼鐵產業 漣水河旁,以鋼鐵巨無霸漣鋼為中心,可以看到周邊幾公里內排列著一座座工廠,看不見的是一條緊密的產業鏈在這里有序構建:從漣鋼下線的鋼卷基板,運往幾公里之外的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制成高端汽車用鋼,再經鄰近的華安鋼寶利公司加工成汽車輕量化部件。
過去因為沒有下游客戶只能將鋼材花大力氣運出婁底的漣鋼,如今與華菱安賽樂米塔爾等企業都有了點對點的鐵路相通,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產業鏈環環相扣、上下游融通發展;過去只有初級用鋼的婁底,如今把汽車板送入了比亞迪、理想等汽車廠商,把工程機械用鋼投入到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機械龍頭。
而伴隨著一塊“鋼”的奇妙旅行,鋼鐵產業正在婁底被重新“鍛造”:婁底奮力打造鋼鐵新材產業集群,推動1200萬噸粗鋼向450萬噸硅鋼基板、300萬噸硅鋼、195萬噸汽車用鋼、110萬噸高強鋼產能方向延鏈。
走進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可以看到,這里生產線“疊碼”式排布,一塊塊鋼板經過一道道工序,最終加工成汽車板。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作為湖南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之一,可供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白車身90%的零部件用鋼。憑借產品優勢,公司營收連年保持高速增長,2023年實現營收96.79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已達62億元,同比增長14.8%。
“鋼需”轉換,產品升級,效益提升。曾晚生介紹,婁底鋼鐵以前按噸賣,現在按卷賣、按片賣,附加值提升了,當地鋼鐵產業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數據顯示,2023年婁底鋼鐵產業鏈產值增長9%,出口鋼材48.71萬噸,同比增長88.8%。
進一步增強“材料谷”磁吸力 當下,“材料谷”正成為婁底匯聚項目資源、吸引產業投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截至目前,婁底“材料谷”集聚規上企業累計497家,同比新增31家;今年前5個月,婁底“材料谷”實現營收741.56億元,占全部規上企業營收的83.2%。
為吸引更多鋼鐵上下游企業來婁投資,婁底編制了“招商地圖”,瞄準電機、變壓器、家電產業,篩選出200余家國內知名企業,精準上門推介招商。截至目前,“材料谷”共引進建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億元及以上項目)65個,總投資394.5億元,其中“三電”產業共引進項目58個,總投資170.75億元。
項目建設的強大牽引力,讓婁底成為投資熱土,婁底也不斷修煉內功,進一步增強“材料谷”的磁吸力。圍繞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婁底大力優化政治、營商、人居、社會“四個環境”,創新建立政策、金融、人才、土地“四個超市”,著力降低制度、物流、要素、創新“四個成本”。
婁星區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聶建軍介紹,湖南宏旺2021年9月落戶婁星區后不到3年時間,先后開展了三期建設。在其龍頭效應的帶動下,硅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至沓來,已集聚電機、變壓器、小家電等鏈上企業16家。
婁底經開區產業發展局局長吳炎冰表示,為加速形成硅鋼產業集聚效應,該區利用標準廠房建設電機產業園,量身定制“限定優惠”政策,在租金補貼、設備采購補貼、抱團招商獎勵等方面給予優惠。
曾晚生說,下一步,婁底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搶抓機遇、前瞻布局、務實推進,緊扣婁底在湖南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定位,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以中部地區“材料谷”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按照規劃,到2026年,婁底力爭實現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硅鋼產業鏈規模達2000億元,建成“1112”現代產業集群,即1個1000億級企業(漣鋼),1個2000億級(鋼鐵新材)、1個500億級(先進陶瓷)、2個200億級(工程機械和汽車零部件、婁星區固廢綜合利用)以上產業集群,形成以“材料谷”為統攬,市域內各區域各具特色、相互協同、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奮力將婁底打造成為中部地區先進材料產業高地和全國先進材料產業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