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鏈成群 追光向新——武漢加速打造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1-26 點擊:次
計劃明確,實施產業布局優化行動,推動集聚協同發展。按照“一核心七鏈條”架構,優化我省航空制造和低空產業總體布局和定位。“一核心”即陜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軍民機、無人機整機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試驗試飛等。“七鏈條”包括漢中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個主產業鏈集聚區,以及富閻產業合作園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榆林靖邊等區縣四個輔產業鏈集聚區。
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增強產業核心優勢。陜西將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西北工業大學、航空一飛院、自控所、試飛院、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和主體,加強飛行器整機、航空發動機、機載控制與導航系統、新型材料、關鍵零部件、試驗測試、智能化制造等關鍵技術攻關和產品創新。到 2025年,在航空制造和低空制造領域,力爭新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3個以上,工程研究中心5個以上,重點實驗室5個,企業孵化平臺10個以上,為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實施培優育強行動,增強經營主體活力。鼓勵龍頭企業進一步發揮引領、帶動、集聚作用。推動龍頭央企進一步落實“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科研生產體系建設要求,向民口企業擴大釋放配套業務范圍,降低業務準入門檻,提升民口企業的產業鏈參與度。推動西飛民機、中天飛龍、三航動力、西航萊特等省內企業與中國商飛、成飛民機、沈飛民機、空客、大疆創新、億航智能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產品配套、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壯大我省航空產業經營主體實力。
實施重大項目推進行動,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陜西將加大力度爭取國家在我省布局C919第二總裝生產線、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一批前瞻性、戰略性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新舟系列渦槳支線飛機產業化項目,加快多用途飛機改型研制。推動中國商飛與我省聯合設立的大飛機產能提升西安聯合推進辦公室加快發揮作用,促進大飛機產業鏈健全,配套產業集群化發展。
實施數智融合賦能行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陜西將推動航空制造、低空制造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企業管理等方面,開展全流程、全鏈條、全要素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力爭到 2025年底,在航空制造和低空制造領域,全省培育認定10家以上智能工廠(車間、產線)和優秀場景、新推出 10個以上重點智能化產品。 計劃明確,優先將航空和低空制造產業重大項目納入省市“四個一批”項目庫,在項目用地、用能、資金等要素上給予充分支持。建立產業專家智庫,邀請國內外航空制造、低空制造領域的頂尖專家,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咨詢。以企業、科研院所、高校、智庫機構為主體,組建“1+6”航空產業聯盟(“1”為航空產業,“6”為運輸機、無人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機載系統、材料與加工、航空生產型服務業),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