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產業落地五個條件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2-18 點擊:次
低空經濟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正逐步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融合的重要力量。國家及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利好政策,力求推動低空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低空經濟產業的落地和發展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需要空域、場景、人才、市場、資本等多個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完善,低空經濟有望在未來發揮更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空域——低空產業的 “飛行跑道”
空域管理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穩定且適宜的飛行空域是開展一切飛行活動的基礎。一方面要科學劃分出可供低空飛行活動的專屬空域,避免與民航運輸等其他空域使用產生沖突;另一方面要建立起高效的空域管理協調機制,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配空域。穩定適飛的空域可以讓航空公司安心開辟航線、無人機企業放心開展測試運營,為低空產業扎根筑牢基礎。
場景——低空產業的 “活力引擎”豐富的應用場景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活力引擎,包括農業、物流、旅游等多個領域。擁有豐富多元、切實可行的落地應用場景,宛如一臺強勁的引擎,為低空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低空經濟產業應用場景
● 農業: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如精準播種、施肥、噴灑農藥等,相比傳統人工方式效率更高,還可以通過航空攝影監測農作物生長情況、土壤狀態等。
● 物流:在物流運輸方面,利用低空飛行器可實現小批量、高價值貨物的快速配送,如在城市內運輸醫療用品,能快速響應緊急需求。在地形復雜或交通不便的地區,無人機配送能夠突破地面限制,提高物流效率。
● 旅游:在旅游觀光領域,低空飛行旅游項目可以讓游客乘坐觀光飛機或熱氣球等,從空中俯瞰景區、城市地標等獨特景觀,以及空中婚禮等新型旅游服務,帶來全新獨特的旅游體驗。
● 工業:無人機在橋梁、電力線路等基礎設施的巡檢中,取代了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提高了安全性。
● 應急救援:無人機可以快速到達災難現場,進行災情偵察,為后續救援力量提供信息;直升機則可用于運輸傷員、投放救援物資等。
● 城市管理:可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巡邏,監測交通擁堵、違法建筑搭建等情況。
03人才 —— 低空產業的 “智慧核心”
專業人才隊伍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智慧核心。從產業端分析,低空經濟產業是一個高度集成且精密復雜的系統,飛行技術、飛行器制造與維護、空域管理、安全監管等專業領域,猶如支撐其運轉的 “四梁八柱”,而專業且復合型的人才隊伍,則是賦予這些關鍵部分活力與效能的 “智慧內核”。
04市場——低空產業的 “生存土壤”
市場需求是低空產業發展的生存土壤,強大且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是低空產業落地、壯大的核心驅動軸心,主宰著產業的規模與走向。
據相關機構市場規模預測,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達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萬億元。
政府做低空經濟市場的第一客戶意義重大。起步階段,采購服務能托底企業,助其穩營收、渡難關,還吸引資源集聚完善產業鏈。憑借高要求,可倒逼技術創新、規范行業標準,提升產業競爭力。同時,示范效應能增強公眾認知、撬動消費市場,釋放支持信號,吸引金融、科研、資本多方參與。不過,政府采購要確保流程透明公正,精準按需采購、做好效果評估,借 “首購” 助力低空經濟騰飛。伴隨市場的日益火爆,都促使低空企業擴充機隊規模、優化服務,帶動低空經濟規模持續擴容。
05資本——低空產業的 “發展燃料”
充足的資本投入就像是低空經濟產業落地的 “燃料”。從基礎設施建設,如通用機場的建設、配套飛行服務站的設立,到飛行器的購置、研發,再到后續的運營維護、市場推廣等各個環節,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支持。只有吸引到足夠的資本參與,才能確保低空經濟產業在各個發展階段都能夠順利運轉,實現從規劃到落地再到持續發展的完整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