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金山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14 點擊:次
2015年,是呼和浩特金山國家高新區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按照國家、自治區的相關工作部署,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土默特左旗旗委的正確領導下,扎實推進科技創新相關工作,并在創新驅動、產業布局、科技金融、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全新的嘗試,全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一、2015年工作總結
(一)市政府高度重視,把金山高新區作為呼和浩特全市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高地。
呼和浩特金山國家高新區的建設工作,已作為呼和浩特市政府開展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工作的重要抓手來開展。呼和浩特市政府多次會同自治區、市科技部門召開關于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建設工作的座談會,在組織機構、科技創新驅動服務體系建設、科技發展平臺建設、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建設、“產、學、研”協作體系建設、引導技術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出臺配套政策等方面進行探討,并不斷完善支持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建設的若干政策。在《呼和浩特市科學技術進步促進條例》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成長型企業發展的意見》等各類政策文件中,均對金山高新區給予重點扶持。
(二)完成產業規劃編制工作
經過多年發展,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已形成乳業、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現代物流六大主導產業,現有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為增強發展后勁與持續創新能力,按照“經濟發展與創新驅動并行,內外資源并舉,改革與政策先行”的原則聘請中科院高新區研究中心劉會武主任,重新編制了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新的產業發展規劃中,確立了下一步產業發展重點任務:加快構建現代乳業創新集群、搶抓機遇壯大新能源(智能)裝備產業、積極培育生物醫藥產業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三)積極扶持企業發展壯大,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扶持引導龍頭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創新驅動取得新業績。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的代表企業,也是乳業國內龍頭,亞洲第一,全球10強。2015年期間,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不斷通過各種途徑,扶持其加快創新步伐、開展國際合作。
3月26日,中國乳業龍頭伊利集團和歐洲生命科學領域頂尖學府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在荷蘭首相馬克?呂特的見證下,針對“食品安全早期預警系統”及“母乳數據庫”等內容簽署重要合作協議。這是伊利全球創新網絡在2015年的重要舉措,將有利于推動中國乳業研發水平的整體提升。6月15日,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等18個部委、單位聯合舉辦的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在京正式啟動,伊利集團會上分享了“互聯網+食品安全”經驗。6月8日起,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率領伊利管理層團隊遠赴歐洲,展開名為“世界標桿之旅”的考察與交流活動。期間,伊利團隊先后走訪了聯合利華等多家跨國企業,并參觀了食品谷、瓦赫寧根大學以及荷蘭研發中心,就創新、企業文化、精確管理以及食品安全等話題進行深入學習和交流。8月5日,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集團)與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云商集團)在南京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商定將在市場、技術、渠道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并在電子商務、互聯網新模式、大數據等領域探索挖掘和研究消費者數據,研發更貼合線上消費人群需求的新產品以及持續優化和完善現有產品。美國當地時間9月22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作為隨團企業家代表與會,圍繞兩國經貿核心議題發言。在兩國領導人的推動和中美農業合作的大氛圍下,伊利正在集聚全球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和機構的智慧資源,主導實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引起了廣泛關注。2015年11月,投產一周年的伊利大洋洲乳業生產基地,被提名新西蘭南坎特伯雷商業大獎。這個新西蘭商業的知名獎項此前從未提名過外國企業。其對伊利大洋洲乳業生產基地的提名,不僅體現了對伊利的認可,更體現出對中國企業在新西蘭投資的肯定與歡迎。12月9日,全球10強、亞洲第一的伊利集團以“卓越于新,領勢未來”為主題的領導力峰會在新西蘭舉行。會上,伊利集團升級了全新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力求用企業軟實力助力企業創新和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布局。
(四)創新創業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積極引導區內企業、合作單位等開展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其中,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眾創基地的物聯網集約化設施農業大棚環境參數采集終端項目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智控家居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作品。選派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項目和物聯網集約化設施農業大棚環境參數采集終端項目參加了內蒙古電視臺錄制的《創業內蒙古》,通過比賽,部分企業獲得了投資意向。
(五)產學研合作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積極開展與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的產學研合作。目前與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組織引導內蒙古地區各高校參與金山高新區企業的研發、技術改造升級,為高新區“二次創業”增添內動力。
(六)科技金融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與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面開啟科技金融合作,為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企業打通綠色通道。雙方就科技支行、科技引導資金等方面進一步探索,推動科技與金融結合工作更加有效地開展。同時,積極與各類天使、風投機構接觸,引進其進駐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
二、2016年及“十三五期間”發展思路
按照跨越式發展的原則,一年打基礎、三年出形象、五年上臺階。
(一)理順金山高新區的體制機制,是加快高新區建設的基本條件。
充分用好國家高新區政策,在人事管理、組織管理等方面,賦予金山高新區改革與政策先行先試的權利;爭取市政府優先安排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平臺建設;規劃建設創新核心區等。
(二)緊跟國家政策腳步。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趨勢變化和特點,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全面創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正在深入實施。為此,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將主動對接、服從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建設支撐區域創新的大平臺,創造新的戰略空間。
(三)打造完善的創業創新生態體系
借助高校和企業的科研、學科、人才優勢,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區將與內蒙古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在項目合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新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圍繞創新創業載體建設、生產制造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形成梯級孵化體系、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在建設創新創業生態過程中,要找準定位,明確“引領點”,“只有找到引領點,才能快速發展,才能建設完善的創業創新生態體系”。
(四)抓好科技源頭,聚集科技資源,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要進一步提高科技工作對經濟工作的顯示度和貢獻率,首先是要抓好科技源頭,聚集科技資源。進一步提高和增強高新技術企業對傳統產業的輻射能力。二是在繼續做好與大院大所的定期聯系走訪制度,跟蹤科技研究發展動態,大力推進成果轉化,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及產品與區內傳統產業進行嫁接,努力提高區內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優勢;三是努力提高龍頭企業的國際化能力。積極引導、幫助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為區內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到國外進行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創造條件,提供平臺。四是進一步加強孵化創新支撐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潛在支柱產業。加快金山高新區科技孵化器建設;開展虛擬大學園區、留創園、產業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公共平臺建設。
(五)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通過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進一步完善風險投資機制,成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設立高新區創新創業種子資金,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大力實施科技金融創新工程,幫助科技型企業進行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各類融資,啟動“新三板”工作。引導和促進各種金融資源向高新區聚集,逐步構建起以政府引導下的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科技金融體系。
(六)培育科技創新平臺
支持具有科研力量的重點企業申報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創建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努力形成自主知識產權,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科技創新服務能力。重點研究開發符合金山高新區產業規劃、適宜轉化運用的科技成果以及專利技術。依托科研院所的科研生產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步伐。積極與中科院等一些國內知名的科研機構都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協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