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區成長密碼:內生培育源頭創新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3 點擊:次
提起深圳高新區,大家會不由得聯想到柔宇、光啟、大疆、大族激光等一張張靚麗的名片。去年,深圳高新區以僅占全市0.5%的面積實現了占全市9.6%的GDP。到底秘訣是什么呢?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深圳高新區,嘗試解開它的成長密碼。記者發現,這里在創新模式上已經走出了一條超前的路:從招商引資轉向內生培育、從跟隨模仿轉向源頭創新,并且正努力在全球范圍內集聚配置創新資源,在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科技合作競爭。
去年,深圳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20%以上,為同期深圳市GDP增速的2倍。年產值超億元企業有429家,截至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總產值超過9000億元。
深圳市科創委副主任李志遠表示,發展初期,深圳高新區走的路與其他高新區比較一致,主要是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些企業。但是如今,深圳高新區的企業和項目的來源已經從引進為主轉向了從內生為主,同時主要依靠內生培育,形成了有特色、現代化、根植于深圳土壤的企業群體。
深圳高新區給當地科技創新企業的內生成長創造了一個寬松、有序的環境。
恒瑞源正(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周向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深圳市政府的特點是只管政府管的事情,其他事情都交給市場管。“我們做什么事情政府不會干預,這是很重要的。第二個,政府給我們的支持首先體現在深圳市的科研經費的支持是很充足的,尤其對生物醫藥領域里面,它每年給到的科研經費是很充足的。對人才的支持,這幾年建立了很多包括孔雀計劃為(代表)的人才計劃。”
在這種寬松、有序的環境下,科技創新企業既可以自由開拓新戰場,又可以安心“苦煉內功”。
比如大疆創新,今年開始涉足行業應用市場,其中農業植保機已經正式投向了市場。“我們在比如說電力、安防、太陽能、光伏這些產業當中我們的飛行平臺的技術都能夠得到大規模的應用,而且我們新的成立的行業應用團隊,也在逐步擴大,這兩方面是我們未來要做的事情。”大疆創新公關總監王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比如大族激光,正在激光技術、機器人等關鍵領域持續加大投入。大族激光董秘杜永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涉及到光纖激光器的光學核心器件,比如說特種光纖這種制造,我們現在廠房正在建設過程中,在不遠的將來會實現一個量產。另外我們在機器人領域也加大了投入,我們去年的時候成立了幾家子公司,專注于做激光傳感器、激光掃描雷達,包括諧波減速器這些領域。”
與此同時,深圳高新區正在加快從跟隨、模仿式創新向源頭、引領式創新的轉變。目前,深圳高新區正在積極規劃建設未來網絡實驗室、超材料技術、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等國家級新興研發機構,培育組建了23家聚焦于源頭創新、研發與產業一體化推進的新型研發機構。其中,光啟在超材料領域占全世界超材料領域過去10年申請總量的86%。
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認為,深圳的高新區對它的創新在全世界的引領性特別看重。而特別看重的手段和方式并不是要怎么樣引領,而是把引領這么一個目標變成有風險的探索的行為。“這個事從來沒有人做過,連這名字都沒有過,我就敢投,我愿意做這個事情。然后它最后做起來了以后,它來引領,把這個引領變成有風險性的探索,這個行為我覺得是真正可以描述在這個區域到底在發生什么事的一個本質。”
不僅如此,深圳高新區正努力在全球范圍內集聚配置創新資源。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技術創新部部長昝成,是一位從美國加州引進的海歸人才。他透露,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已經與美國硅谷的一家大型孵化器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在南山區啟動加速器,目前正在選址,這家硅谷孵化器中的一些創業團隊將被轉移到南山區進行加速融資、拓展市場。
“加速什么?第一,加速資金。因為大家知道深圳這個地方是資金密集型的地方,有很多資金希望去投高新的技術和企業。第二,加速市場。中國是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第三,加速人才的匯集,在深圳,在中國這個地方是最容易匯集起來各種類型的人才的。所以他們希望有資金、有市場、有人才,所以我們在為他們做加速。”昝成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入駐深圳高新區內一家孵化器的國外創業團隊Nexpaq,也是因為看重深圳的獨特優勢。Nexpaq市場營銷主管Steve Safarowic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選擇深圳是因為深圳有可靠的資本,有很多電子資源,毗鄰香港,對外也非常開放,而且有很多工程方面的人才。”
不過,深圳高新區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高新區北區總面積2.58平方公里,面臨著產業空間不足的發展瓶頸。
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深投控旗下深圳灣科技生態園、深圳市軟件產業基地等投控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與租售運營。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德群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園區的物業空間還是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為此,高新北區將進行產業升級改造,在空間分配、分割轉讓、開發模式等方面創新政策措施,力求最大限度地拓展產業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