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高精尖產業,可對接高新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26 點擊:次
22日,章丘撤市設區,但章丘早已經著手從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從產業上全面對接濟南。章丘在全國率先關停煤炭產業,還在章丘拆除鑄鍛行業2107臺燃煤窯爐。章丘還布局住宅產業化等三大產業基地,如濟南地鐵建設便可采用章丘生產的地鐵盾構管片。章丘還將依托優勢產業和資源、區位優勢,進一步規劃確定章丘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推動章丘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做精。
率先關停煤炭產業
縣域經濟轉型城市經濟
章丘為全國百強縣,在濟南的縣域經濟中,章丘可謂遙遙領先。其實,章丘早就開始著手從縣域經濟轉型到城市經濟。
章丘為濟南市內的產煤大縣,章丘的煤炭開采業一直是經濟的重要支柱。繁盛時年產煤炭350萬噸,煤炭產業占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到上世紀90年代,章丘曾有200多個煤礦,至少600眼礦井。
近年來,煤炭價格一路下滑,章丘不少煤企虧損嚴重,長期開采帶來的生態問題也日漸暴露。章丘以小泉城而聞名,長期挖煤對百脈泉等泉水持續噴涌構成不小的威脅。面對煤炭產能過剩及其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章丘市下決心關閉全部礦井。
章丘不僅是產煤大縣,也是用煤大縣,作為“鐵匠之鄉”,燒煤打鐵在鑄鍛企業中普遍存在,空氣污染嚴重讓其飽受詬病。
目前,章丘市鑄鍛行業2107臺燃煤窯爐已經徹底拆除,全部用清潔能源代替。改造后,章丘每年可少燒110萬噸煤炭,有利于推動周邊空氣持續好轉。
中心城區優勢產業
可向章丘轉移
濟南市主城區一直往東發展,高新區和CBD都布局在省城東部。菜鳥物流園和萬達文旅城也將落戶省城東部城區。據相關專家介紹,章丘本身的產業布局優勢明顯,所以撤市設區將對章丘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章丘的明水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后,已經具備了承載高精尖產業集聚發展的能力,設區后可以從全市層面與高新區對接,承接中心城區優勢產業轉移,實現優勢互補。
在22日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重點以明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陣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戰略,充分利用省會高端科研機構和人才,積極承接濟南項目、人才、技術等梯度轉移,構建更加完善的技術創新轉化體系,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省會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除了明水經濟開發區,繡源河景區可以承載濟南服務業發展,打造現代服務業基地。章丘作為濟南東部旅游資源較為集中的地區,設區后有利于濟南市農業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的統籌發展,促進濟南旅游業繁榮,有利于推動濟南從旅游中轉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轉型。
制造業和服務業
將成兩大主導產業
記者在位于棗園街道的中鐵十四局建筑產業化基地項目了解到,該項目主要生產混凝土預制構件、高鐵專用軌道板和地鐵盾構管片。據介紹,濟南建設的R1線便能用上基地生產的地鐵盾構管片。
據章丘市負責人介紹,濟南市已被列為全國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依托濟南作為全國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的優勢,章丘將規劃建設占地面積2.6萬畝、核心區3300畝的建筑產業化園區,建成涵蓋部品生產、構件制造、塔機生產、技術研發、物流集散等產業組成的年產值1000億元的建筑產業鏈,成為章丘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支柱。
章丘還將圍繞新材料、生物醫藥、建筑產業化等新興產業發展,重點打造三大基地:石墨烯和玄武巖纖維基地,生物疫苗、生物基材料基地和建筑產業化基地。
在22日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將進一步規劃確定章丘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推動章丘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