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高新區:打造半導體產業“芯”高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1-29 點擊:次
圍繞建設半導體產業全鏈條和全國半導體產業基地目標,專門出臺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予以支持,重點引進上下游企業和研發機構落戶……記者從日前舉辦的“央媒看淮陰”大型新聞采訪活動中獲悉,淮安高新區已具備半導體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的優越條件。
“近年來,淮陰區把半導體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半導體材料設備、集成電路制造、設計、封測等關鍵領域,在淮安高新區內大力引進和培育半導體龍頭企業,有力帶動了全區乃至全市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淮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桑紹淮表示,2018年以來,淮陰區簽約半導體產業鏈項目33個,總投資401.2億元。
“雙引擎”發力夯實產業基礎
2016年3月,一期總投資150億元的德淮半導體項目成功落戶,意味著淮安高新區半導體產業正式萌芽。時隔半年,一路之隔的總投資130億元的時代芯存半導體項目也選擇在這里安家。幾年間,500多畝空地上一幢幢廠房拔地而起,淮安高新區半導體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兩個百億元項目,既有“塊頭”更有“肌肉”。前者是擁有圖像傳感、處理器和芯片設計制造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巨無霸”,后者是生產第四代存儲器的“行業大鱷”。兩者不僅技術水平國際領先,被譽為淮安高新區半導體信息產業的“雙子星”,還入選了省重大項目榜單,為該區打造特色產業加裝上了“雙引擎”。
如今,半導體“雙引擎”已經完成一期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所有生產設備已基本到位,進入設備調試、試生產階段。桑紹淮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今年二季度全面投產后,將集聚大量的專業人才、專利技術等高端資源要素,成為淮安高新區半導體產業項目集聚的“強磁場”。
“2018年淮陰區半導體信息產業規模超百億元,增長90.89%。”桑紹淮介紹,按照規劃,到2020年淮陰區將集聚半導體上下游企業100家以上,半導體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到2025年新培育150家物聯網應用、智能硬件、智慧安防、信息安全等領域科技型企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
巧施騰挪術盤活資源存量
伴隨著總投資124億元的德淮半導體二廠項目落地,又一個投資達百億元的項目——駿盛新能源開工建設,昂起了淮安高新區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龍頭”。此外,投資106億元的寶佛麟新能源汽車、投資120億元的中邦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項目相繼簽約淮安高新區。
百億元項目紛至沓來,離不開淮安高新區在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撬動等方面進行的創新探索。據淮陰區政府副區長蔡昀介紹,該區以半導體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為主導,以新技術、新材料為前沿,高標準打造“3+X”產業發展格局。建立了總規模50億元的產業基金、5億元的創新基金、授信規模10億元的“政銀擔”平臺等措施,用于服務高新區實體經濟,促進企業升級,培育科技“小巨人”。
不僅如此,巧施“騰挪術”,以“畝產論英雄”也成為淮安高新區的一大管理特色。
“奄奄一息的食用膠項目從原有廠房中騰退出來,通過牽線搭橋,招引來市場前景廣闊的多田紡織項目,產品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淮安高新區項目幫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摸底排查出質效低、能耗大的企業,騰退其原有廠房、設備等資源,招引新項目迅速上馬置換。這樣既幫助原項目及時止損、成功轉型,又為高質量項目騰出了發展空間。
通過“二次招商”新置換的項目以高科技企業為主力,科技含量和外向度高,占地少,為淮安高新區盤活存量帶來了“蝶變效應”。截至目前,淮安高新區累計進駐企業千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2家,外資企業82家。2018年,淮安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0.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7.2%,同比增長48.91%;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178.66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比達到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