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經濟開發區強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2 點擊:次
河口經濟開發區堅持將企業自主創新融入轉方式調結構大局,依靠高科技品牌、自主研發、市場延拓、平臺搭建,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引導企業提煉核心理念,加強職工教育,建設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促使員工形成共同價值觀,增強凝聚 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先后撥付扶持資金近4000萬元,鼓勵企業研發新技術、采取新工藝、引進新設備,加大科技成果引進、轉化的技術開發投入。目前,開發區共實施國家、省市重點計劃項目36個,達成科技成果25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家,市級科技型企業達到18家。山東匯海醫藥化工有限公司完成的 “4-氯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新技術”項目,榮獲2015年度東營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經濟發展類)一等獎;東營豪邁木業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高性能復合曲線木 地板”項目,榮獲2015年度東營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經濟發展類)三等獎。以推進技術進步為重點,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開發區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中,市級科技型企業總數達到18家,科技型企業比率高達41.8%。東營市海鑫石油裝備有限公司被山東省中小企業局認定為山東省第三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山東匯海醫藥化工有限公司被山東省中小企業局認定為第七批省級“一企一技術”創新企業。山東旭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匯海醫藥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 順利通過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貫標認證,
開拓國際市場,搶占經營制高點。加速產品結構調整,提高技術水平,用優質產品開拓國際市場,在競爭中搶占主動權和制高點。搶抓海外經濟復蘇機遇,瞅準海 外需求進一步釋放的商業先機,推動海鑫石油裝備、黃海塑料等企業赴剛果、印尼、肯尼亞設立子公司,開拓國際市場,延伸海外布局,市場營銷與科研開發緊密相 連,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科研開發、工程服務的全過程,以智能產品為先機,搶占高端智能制造市場制高點。
搞好產學研合作,助力企業自主研發。鼓勵企業集中財力、物力,通過技術改造,研發市場暢銷產品,形成產業規模效應。引導精誠無縫鋼管升級生產工藝,優化 產品結構,成功幫其脫離多年產銷低迷期。常青樹化工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新品開發,企業發展后勁明顯增強,成為河口區首家標準化良好行為4A 級企業。通過落實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的各項政策,強化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提升骨干企業和重點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區內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國家 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級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等近20家;擁有“長江學者”1名,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名,東營 市“黃河三角洲學者”2名,東營市青年科技獎1名,河口區“百名英才”12名,河口區創業創新獎3名,為提升園區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人力智力基礎。 2015年,取得各類專利21項,推動了傳統產業高新化提升、主導產業鏈條化集聚、新興產業規模化壯大。
搭建發展平臺,助推企業快速發展。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積極落實省、市、區出臺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并根據實際出臺開發區優惠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引進 高層人才。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根據企業需求,開展訂單培養。同時,以重點建設項目為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社會公開 招聘,滿足項目用工需求。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引導匯海醫藥、金開石化等企業在高精尖項目上加大高端人才引進,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已形成以匯海醫藥、旭業新材料、常青樹化工、天正化工、安諾其紡織材料為主導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以海螺型材、棟明鋁業、環海塑料等企業為主導的新型型材產業集 群;以海鑫石油裝備、金開石化設備、精誠鋼管等企業為主體的石油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澳納紡織、三鎮服飾為骨干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 引擎、特色產業為支撐、大企業領軍、產業鏈延伸、群體式崛起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