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到“城” 看一個“國家級”開發區的騰飛路徑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9-28 點擊:次
從黃土丘崗到“中國車都”,從創業守業到安居樂業,25年間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武漢經開區”)從草創到騰飛,吸引各方關注與思考——作為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其高速發展與奮進不息的動力在哪里?
9月26日,為記錄經開區25年以來的發展變遷、輝煌歷程,展現經開人薪火相傳的責任擔當、革新精神,武漢經開區25周年攝影大賽頒獎暨區域發展論壇在萬科翡翠玖璽項目營銷中心舉行,吸引了省內城市經濟、社會人文領域專家學者,經開區重點企業代表,以及湖北主流媒體代表等近百人參與。
從投資熱土到發展高地 社會聚焦經開25年成長足跡
據悉,本次活動由湖北日報、江漢大學、湖北省攝影家協會主辦,武漢萬科承辦,同時得到了湖北省新聞攝影學會、湖北傳媒攝影技師學院、楚天國際攝影俱樂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自本次攝影大賽啟動以來,受到廣大攝影愛好者的踴躍參與,累計收到照片1246張。這些作品題材豐富、角度多樣,涵蓋重點產業、城市基建、綠色生態、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濃縮了經開區25年矚目成就與創業者足跡。
經過大賽組委會遴選及微信投票,最終60幅作品脫穎而出,包括《光耀車城》《經開永旺》《車都綠肺》等6幅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并與另外54幅優秀作品一起被收錄進《經開影像紀》畫冊。同時,這些獲獎作品將在萬科翡翠玖璽項目時光樣板間集中展出,并向市民免費開放。
在活動現場,主辦方表示從早期神龍汽車的一枝獨秀,到如今近萬家企業的競相爭艷,武漢經開區沿著“工業”這一粗壯藤蔓,區域商業、商務、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業態不斷生長壯大,從最初承載強國之夢的“汽車之城”,成長為如今承載40萬城市人口的“居住之城”。
從汽車之城到居住新區 嘉賓縱論區域未來跨越發展
在區域發展論壇環節,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從各自角度出發,暢談武漢經開如何成為新興產業的聚集區、創新驅動的策源地與城市經濟的增長極。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分析,25年間,武漢經開區發展動力從工業單一驅動,到制造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再到“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動力機制更為豐滿與均衡。江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趙立新則感慨:“經開區從過去稀稀拉拉的交通線,冷清的產業園區到一個聚集區、新城區,社會經濟與人文教育事業高速發展,正是契合了‘武漢每天不一樣’。”
作為經開區重點企業代表,永旺夢樂城武漢經開總經理佐佐木清博表示,武漢經開區內產業發達,匯聚4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消費層級不斷提升。對此,經開項目也成為永旺在中國打造的最大規模旗艦式購物中心。Modena涉外酒店駐店總經理張蕾、三牛中美中學校長助理胡亞丁則從分別高端酒店服務產業帶動、基礎教育接軌國際等角度,暢談武漢經開城市功能發展與區域配套提升。
中國市場研究總監李國政表示:“經開有產業基礎、文化底蘊、商業機遇、居住氛圍,這些重要因素組合在一起,區域的格調與顏值是相當高的,未來希望有更多的項目與投資進入這里,進入這個正在升級、再造的區域。”
在這些專家與企業的建言獻策之間,從一個多板塊的“產業新區”,到一個全功能的“居住新城”,武漢經開區帶著更多美好希冀,全速邁進,跨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