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經濟開發區新聞 >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全力推動千億元園區建設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8-03 點擊: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千億元園區目標建設,認真按照盟委、行署“八大格局、六大支撐”決策部署,全力推進“七網”同建,主動謀劃“七業”同興,注重科技創新和投資拉動,經濟社會持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1-6月份,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4.03億元,同比增長8.8%;工業增加值57.2億元,同比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60.51億元,同比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億元,同比增長9.7%;城鎮和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35元和8845元,分別增長8.6%和9%;預計園區營業收入201.3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58.3億元,同比增長39.9%。
  
  一、上半年推進千億元園區工作開展情況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千億元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和《推進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千億元分工方案》,有序推進千億元園區建設各項工作。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積極適應發展新形勢,圍繞提質增效和生態綠色發展的要求,制定招商引資規劃和“負面清單”,千方百計引進、培植符合新綠色發展理念的企業,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企業科技進步。嚴格實行簽約項目領導干部包干全程跟蹤服務制度,持續實施龍頭企業招商、產業鏈條招商、園區配套招商、地區優勢招商,不斷提高招商引資項目的簽約率、落地率和資金到位率。1-6月份,完成招商引資22.4億元,同比增長11.76%,完成年目標任務的18.79%,占全盟實際到位資金的52.92%。
  
  (二)優化產業結構。編制完成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多規合一規劃》、《生態工業園規劃》、《循環經濟實施方案》和《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等系列指導性文件,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取得規劃環評的工業園區,初步實現了產業間、企業間和企業與園區間的大循環,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冶金及其它產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8.6%、31.7%、8.5%、19.6%、1.62%調整為44.3%、30.3%、11%、13.8%和0.6%。
  
  (三)推進項目建設。2017年,共實施重點建設項目8大類67個,總投資29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8個,總投資229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14億元,目前已開復工29個,開復工率76%,完成投資30.57億元;列入自治區重點項目4個,現已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17.4億元;列入盟級重點項目34個,現已開復工29個,開復工率85.3%,完成投資28.7億元。年產340億只一次性手套、30萬噸醫藥中間體、氨基酸、農用化學品等重點項目將陸續開工建設,為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56億元,先后完成了集中供熱、供氣、市政道路、供水排污管網、園區綠化、亮化等160多項城鎮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7%、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5%;對轄區內建成的道路進行硬化、美化、亮化、綠化,主次干道硬化率達100%,人行道鋪設率達到95%以上,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園區承載能力顯著增強;計劃年內完成蒙寧邊界貿易合作區鐵路專用線內蒙境內鐵路線建設;陸港項目已通過呼和浩特海關驗收,頒發了海關監管場所注冊登記證書,正與慶華集團協調陸港運營事宜,爭取年內通關運營。
  
  (五)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加快推進科技孵化園建設,制定了《科技種子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建設完成了4座標準化廠房及配套工程,并與內蒙古善為化學有限公司、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石墨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簽訂了入孵合作協議。強化與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的交流合作,構建“石墨資源、檢測中心、產業基金、科技研發、技術孵化、工業園區”六大支撐要素,加快建成集產品研究開發、深加工生產、產品質量檢測等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中國石墨產業創新基地。已與深圳市迪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就石墨產業(烯)科技館項目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園區共入駐各類企業612戶,其中工業企業13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戶,上市公司1戶,外商獨資企業2戶,中外合資企業3戶,引進消化吸收世界領先技術123項,具有自主創新技術30項,主要工業產品60余種;擁有專利90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55項,外觀設計5項;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研究開發中心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重點實驗室2個、自治區眾創空間試點2個、盟級研究開發中心18個,園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正在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六)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出臺了《開發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人才強區”工程實施意見》、《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實施辦法》、《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目標考評責任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目標考評責任制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廣“人才+項目+企業+基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打造開發區人才高地。設立了200萬元專項資金搭建培訓平臺和1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基金。對剛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取得研究成果在當地轉化的,給予100萬元—1000萬元住房和生活補貼。對新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獲得自治區“草原英才”、“阿拉善英才”的團隊和個人分別給予10萬元至1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不斷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到開發區創業興業。
  
  (七)加大企業融資服務力度。制定出臺了開發區《進一步促進金融業和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意見》和《鼓勵金融業和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設定了財政補助、稅費減免、金融服務、用地保障等支持政策;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通過銀企政無縫對接洽談會、證券融資推介會、金融超市和“一對一”專題對接等舉措,促成金融機構與園區企業簽約貸款共計118.74億元,實際到位103.74億元;與農村商業銀行、包商銀行、郵儲銀行等3家銀行完成了“助保金貸款”合作簽約;在全盟率先推進“統貸平臺”、轉續貸(過橋貸款)業務及“助保金”貸款業務,截至目前,共為企業融資18.6億元;幫助11家企業在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1家公司在全國股權轉讓中心成功掛牌,1家上市公司實現再融資7.26億元,同時,在全盟率先成立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辦事處;促成中鹽與蒙能集團簽訂多邊交易長期協議,幫助15家駐區企業加入多邊交易市場,共節約電力成本5.48億元。
  
  (八)創新體制機制。探索開展“行政事業+企業”管理運行模式,加快構建“三公司+兩平臺+兩基金”公共服務體系,努力為千億元園區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一是將市政交通局、林業局、招商局、金融辦四個職能部門轉企改制,整建制轉為企業化管理,實行“幾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模式,并將政府承擔的道路、管網、綠化、市政設施等公共服務職能進行企業化運營,組建成立了基礎設施、綜合服務、產業發展三個公司,逐步構建起政府支持引導企業、企業反哺推動園區的新型政企格局。
  
  二是將涉及發改、經信、安監等8個部門12個前期手續實行并聯審批,建立綜合審批服務平臺,審批時限由過去的182天減為39天,在服務窗口啟用了“行政審批專用章”,被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全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之一。在現有執法機構的基礎上,計劃將住建、國土、水務等部門所承擔的行政執法職能和執法人員進行整合,建立行政執法服務平臺,形成跨部門統一綜合執法平臺,集中以綜合行政執法局名義對外開展執法活動。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后,統一行使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等32個方面774項行政處罰權,有效解決了以往權責交叉、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難題。
  
  三是通過設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已成立規模為20億元的阿拉善新型化工產業投資基金,籌集了6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主要投向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首批7600萬元資金已投放到位。
  
  (九)強化綠色循環發展。制定出臺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2013-2017)》等制度,確保生態環保工作取得實效;制定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烏海市及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累計投入1.3億元完成治理項目68個;制定印發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計劃》,明確了年度任務和部門職責,保證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開展;目前,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技術改造已完成,生化出水穩定達標,再生水產水率穩定達到80%以上;投資2288萬元,有效治理地質環境5.3653平方公里;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累計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和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建設保護工程75.5萬畝,草原植被平均覆蓋率達20%,森林覆蓋率達7.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25.5%;加大執法力度,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化解活動,實現了隱患排查、問題整改、生態治理的動態化管理,常態化落實。制定印發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及分工,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企業和單位開展為期3年的綜合整治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按照國家、自治區和盟委、行署關于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系列決策部署,強化認識、精準發力,全力做好千億元園區建設各項工作。
  
  一是堅持在項目建設上再發力。對已開工項目,通過完善重點工作調度、包聯企業和加大考核等措施,確保蛋氨酸、蓄熱式電石等新建項目開工就動工、動工不停工;對今年擬開工但尚未開工的項目,實行臺賬和清單式管理,掛圖作戰、專人盯辦,集中精力解決好項目建設中存在的資金、核準、環評等問題,力爭確定實施的67個項目全部開復工;對擬建項目,緊盯不放、強力推進,力爭每年有4個左右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二是堅持在園區建設上做文章。通過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構建“三化四特一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飛地經濟產業園方面,加強與盟內外地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與東部知名化工園區合作,引進一批化工產業項目,建設產業轉移園中園,將開發區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現代化工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國際物流產業園方面,建立健全陸港關檢機構和運營模式,引進第三方運營機構,打造進出口貿易新“窗口”和高效便捷通道;打通寧夏惠農陸路口岸、銀川保稅區等周邊物流通道,構建更加開放發展的大口岸格局。石墨產業園方面,充分依托區位優勢、產業基礎,以及石墨礦產資源,積極培育發展石墨及石墨烯等新材料產業;加快引進一批高科技企業和項目,力爭早日建成國家級石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把開發區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石墨產業創新基地。科技產業園方面,充分依托科技孵化園,打造輻射蒙寧陜甘青新的技術輸出與成果轉化基地;開展科技創新攻關,建立面向企業的技術服務體系、開放研究平臺和實驗室,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成果轉化體系。醫藥化工產業園方面,依托精細化工產業,鞏固擴大氨基甘油、肌酸、雙甘膦等項目優勢,培育發展蛋氨酸、四氯鄰二甲苯醫藥農藥中間體等項目,謀劃引進化學原料藥及制劑升級項目,推動醫藥產業集群發展。
  
  三是堅持在七網建設上下功夫。市政網方面,謀劃實施好市政道路、污水管網、城鎮燃氣,以及巴音敖包工業園蒸汽管線等項目,力爭早日建成。公路網方面,重點對接敖倫布拉格至烏斯太公路、C226線提質升級工程,確保年內完成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和規劃設計工作;提前謀劃舊烏巴路改造一級公路、烏石平交道口升級立交橋、烏石高速青年橋互通安全改造工程。鐵路網方面,抓好寧蒙邊界貿易合作區鐵路專用線建設,年內完成場平、軌道鋪設等任務,并同步完成與寧夏鐵路線的接軌工作,確保2018年建成投用。能源網方面,扎實推進八里廟10千伏一線工程,確保年內全部完工;積極對接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金石鎂業2×350兆瓦自備電廠等項目。水利網方面,扎實推進園區綠化供水管網,以及工業供水未覆蓋區域的管網改造工程;盡快完成慶華煤化水權轉讓節水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確保年內開工建設;謀劃黃河入河排污口、園區集雨管網、黃河引水二期等項目建設。信息通信網方面,加快推進智慧開發區建設,著力構建“互聯網+園區管理”新模式,年內,完成智慧社區、智慧城管等平臺建設,以及平安開發區二期工程等。
  
  四是堅持在招商引資上出實招。堅持以招商引資帶動行業發展、引領產業升級,繼續實施龍頭企業招商、產業鏈條招商、園區配套招商、地區優勢招商,注重發揮“中國石墨產業創新共建基地”、科技孵化園和國際陸港的品牌優勢,力爭年內在石墨資源深加工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再引進一批“增鏈、補鏈、強鏈”的配套項目。全年確保完成簽約10個,落地建設5個,引進到位資金105億元以上。
  
  五是堅持在改革發展上見實效。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結合“三公司”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力爭上半年綠化養護、招投標代理、會計服務等業務實現新突破。加快行政執法局組建工作,健全完善法律文書、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信息公示等內容,力爭年內開展綜合執法活動。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試點工作,完善工業項目并聯審批機制,加快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大廳全服務、一套清單確邊界、一個系統提效率、一套制度促規范的目標。

 

主頁 > 新聞中心 > 經濟開發區新聞 >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全力推動千億元園區建設

2017-08-03 來源:未知 點擊: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千億元園區目標建設,認真按照盟委、行署“八大格局、六大支撐”決策部署,全力推進“七網”同建,主動謀劃“七業”同興,注重科技創新和投資拉動,經濟社會持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1-6月份,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4.03億元,同比增長8.8%;工業增加值57.2億元,同比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60.51億元,同比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億元,同比增長9.7%;城鎮和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35元和8845元,分別增長8.6%和9%;預計園區營業收入201.3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58.3億元,同比增長39.9%。
  
  一、上半年推進千億元園區工作開展情況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千億元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和《推進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千億元分工方案》,有序推進千億元園區建設各項工作。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積極適應發展新形勢,圍繞提質增效和生態綠色發展的要求,制定招商引資規劃和“負面清單”,千方百計引進、培植符合新綠色發展理念的企業,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企業科技進步。嚴格實行簽約項目領導干部包干全程跟蹤服務制度,持續實施龍頭企業招商、產業鏈條招商、園區配套招商、地區優勢招商,不斷提高招商引資項目的簽約率、落地率和資金到位率。1-6月份,完成招商引資22.4億元,同比增長11.76%,完成年目標任務的18.79%,占全盟實際到位資金的52.92%。
  
  (二)優化產業結構。編制完成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多規合一規劃》、《生態工業園規劃》、《循環經濟實施方案》和《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等系列指導性文件,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取得規劃環評的工業園區,初步實現了產業間、企業間和企業與園區間的大循環,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冶金及其它產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8.6%、31.7%、8.5%、19.6%、1.62%調整為44.3%、30.3%、11%、13.8%和0.6%。
  
  (三)推進項目建設。2017年,共實施重點建設項目8大類67個,總投資29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8個,總投資229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14億元,目前已開復工29個,開復工率76%,完成投資30.57億元;列入自治區重點項目4個,現已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17.4億元;列入盟級重點項目34個,現已開復工29個,開復工率85.3%,完成投資28.7億元。年產340億只一次性手套、30萬噸醫藥中間體、氨基酸、農用化學品等重點項目將陸續開工建設,為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56億元,先后完成了集中供熱、供氣、市政道路、供水排污管網、園區綠化、亮化等160多項城鎮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7%、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5%;對轄區內建成的道路進行硬化、美化、亮化、綠化,主次干道硬化率達100%,人行道鋪設率達到95%以上,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園區承載能力顯著增強;計劃年內完成蒙寧邊界貿易合作區鐵路專用線內蒙境內鐵路線建設;陸港項目已通過呼和浩特海關驗收,頒發了海關監管場所注冊登記證書,正與慶華集團協調陸港運營事宜,爭取年內通關運營。
  
  (五)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加快推進科技孵化園建設,制定了《科技種子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建設完成了4座標準化廠房及配套工程,并與內蒙古善為化學有限公司、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石墨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簽訂了入孵合作協議。強化與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的交流合作,構建“石墨資源、檢測中心、產業基金、科技研發、技術孵化、工業園區”六大支撐要素,加快建成集產品研究開發、深加工生產、產品質量檢測等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中國石墨產業創新基地。已與深圳市迪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就石墨產業(烯)科技館項目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園區共入駐各類企業612戶,其中工業企業13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戶,上市公司1戶,外商獨資企業2戶,中外合資企業3戶,引進消化吸收世界領先技術123項,具有自主創新技術30項,主要工業產品60余種;擁有專利90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55項,外觀設計5項;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研究開發中心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重點實驗室2個、自治區眾創空間試點2個、盟級研究開發中心18個,園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正在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六)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出臺了《開發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人才強區”工程實施意見》、《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實施辦法》、《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目標考評責任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目標考評責任制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廣“人才+項目+企業+基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打造開發區人才高地。設立了200萬元專項資金搭建培訓平臺和1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基金。對剛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取得研究成果在當地轉化的,給予100萬元—1000萬元住房和生活補貼。對新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獲得自治區“草原英才”、“阿拉善英才”的團隊和個人分別給予10萬元至1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不斷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到開發區創業興業。
  
  (七)加大企業融資服務力度。制定出臺了開發區《進一步促進金融業和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意見》和《鼓勵金融業和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設定了財政補助、稅費減免、金融服務、用地保障等支持政策;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通過銀企政無縫對接洽談會、證券融資推介會、金融超市和“一對一”專題對接等舉措,促成金融機構與園區企業簽約貸款共計118.74億元,實際到位103.74億元;與農村商業銀行、包商銀行、郵儲銀行等3家銀行完成了“助保金貸款”合作簽約;在全盟率先推進“統貸平臺”、轉續貸(過橋貸款)業務及“助保金”貸款業務,截至目前,共為企業融資18.6億元;幫助11家企業在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1家公司在全國股權轉讓中心成功掛牌,1家上市公司實現再融資7.26億元,同時,在全盟率先成立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辦事處;促成中鹽與蒙能集團簽訂多邊交易長期協議,幫助15家駐區企業加入多邊交易市場,共節約電力成本5.48億元。
  
  (八)創新體制機制。探索開展“行政事業+企業”管理運行模式,加快構建“三公司+兩平臺+兩基金”公共服務體系,努力為千億元園區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一是將市政交通局、林業局、招商局、金融辦四個職能部門轉企改制,整建制轉為企業化管理,實行“幾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模式,并將政府承擔的道路、管網、綠化、市政設施等公共服務職能進行企業化運營,組建成立了基礎設施、綜合服務、產業發展三個公司,逐步構建起政府支持引導企業、企業反哺推動園區的新型政企格局。
  
  二是將涉及發改、經信、安監等8個部門12個前期手續實行并聯審批,建立綜合審批服務平臺,審批時限由過去的182天減為39天,在服務窗口啟用了“行政審批專用章”,被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全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之一。在現有執法機構的基礎上,計劃將住建、國土、水務等部門所承擔的行政執法職能和執法人員進行整合,建立行政執法服務平臺,形成跨部門統一綜合執法平臺,集中以綜合行政執法局名義對外開展執法活動。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后,統一行使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等32個方面774項行政處罰權,有效解決了以往權責交叉、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難題。
  
  三是通過設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已成立規模為20億元的阿拉善新型化工產業投資基金,籌集了6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主要投向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首批7600萬元資金已投放到位。
  
  (九)強化綠色循環發展。制定出臺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2013-2017)》等制度,確保生態環保工作取得實效;制定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烏海市及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累計投入1.3億元完成治理項目68個;制定印發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計劃》,明確了年度任務和部門職責,保證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開展;目前,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技術改造已完成,生化出水穩定達標,再生水產水率穩定達到80%以上;投資2288萬元,有效治理地質環境5.3653平方公里;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累計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和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建設保護工程75.5萬畝,草原植被平均覆蓋率達20%,森林覆蓋率達7.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25.5%;加大執法力度,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化解活動,實現了隱患排查、問題整改、生態治理的動態化管理,常態化落實。制定印發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及分工,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企業和單位開展為期3年的綜合整治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按照國家、自治區和盟委、行署關于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系列決策部署,強化認識、精準發力,全力做好千億元園區建設各項工作。
  
  一是堅持在項目建設上再發力。對已開工項目,通過完善重點工作調度、包聯企業和加大考核等措施,確保蛋氨酸、蓄熱式電石等新建項目開工就動工、動工不停工;對今年擬開工但尚未開工的項目,實行臺賬和清單式管理,掛圖作戰、專人盯辦,集中精力解決好項目建設中存在的資金、核準、環評等問題,力爭確定實施的67個項目全部開復工;對擬建項目,緊盯不放、強力推進,力爭每年有4個左右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二是堅持在園區建設上做文章。通過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構建“三化四特一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飛地經濟產業園方面,加強與盟內外地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與東部知名化工園區合作,引進一批化工產業項目,建設產業轉移園中園,將開發區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現代化工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國際物流產業園方面,建立健全陸港關檢機構和運營模式,引進第三方運營機構,打造進出口貿易新“窗口”和高效便捷通道;打通寧夏惠農陸路口岸、銀川保稅區等周邊物流通道,構建更加開放發展的大口岸格局。石墨產業園方面,充分依托區位優勢、產業基礎,以及石墨礦產資源,積極培育發展石墨及石墨烯等新材料產業;加快引進一批高科技企業和項目,力爭早日建成國家級石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把開發區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石墨產業創新基地。科技產業園方面,充分依托科技孵化園,打造輻射蒙寧陜甘青新的技術輸出與成果轉化基地;開展科技創新攻關,建立面向企業的技術服務體系、開放研究平臺和實驗室,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成果轉化體系。醫藥化工產業園方面,依托精細化工產業,鞏固擴大氨基甘油、肌酸、雙甘膦等項目優勢,培育發展蛋氨酸、四氯鄰二甲苯醫藥農藥中間體等項目,謀劃引進化學原料藥及制劑升級項目,推動醫藥產業集群發展。
  
  三是堅持在七網建設上下功夫。市政網方面,謀劃實施好市政道路、污水管網、城鎮燃氣,以及巴音敖包工業園蒸汽管線等項目,力爭早日建成。公路網方面,重點對接敖倫布拉格至烏斯太公路、C226線提質升級工程,確保年內完成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和規劃設計工作;提前謀劃舊烏巴路改造一級公路、烏石平交道口升級立交橋、烏石高速青年橋互通安全改造工程。鐵路網方面,抓好寧蒙邊界貿易合作區鐵路專用線建設,年內完成場平、軌道鋪設等任務,并同步完成與寧夏鐵路線的接軌工作,確保2018年建成投用。能源網方面,扎實推進八里廟10千伏一線工程,確保年內全部完工;積極對接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金石鎂業2×350兆瓦自備電廠等項目。水利網方面,扎實推進園區綠化供水管網,以及工業供水未覆蓋區域的管網改造工程;盡快完成慶華煤化水權轉讓節水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確保年內開工建設;謀劃黃河入河排污口、園區集雨管網、黃河引水二期等項目建設。信息通信網方面,加快推進智慧開發區建設,著力構建“互聯網+園區管理”新模式,年內,完成智慧社區、智慧城管等平臺建設,以及平安開發區二期工程等。
  
  四是堅持在招商引資上出實招。堅持以招商引資帶動行業發展、引領產業升級,繼續實施龍頭企業招商、產業鏈條招商、園區配套招商、地區優勢招商,注重發揮“中國石墨產業創新共建基地”、科技孵化園和國際陸港的品牌優勢,力爭年內在石墨資源深加工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再引進一批“增鏈、補鏈、強鏈”的配套項目。全年確保完成簽約10個,落地建設5個,引進到位資金105億元以上。
  
  五是堅持在改革發展上見實效。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結合“三公司”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力爭上半年綠化養護、招投標代理、會計服務等業務實現新突破。加快行政執法局組建工作,健全完善法律文書、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信息公示等內容,力爭年內開展綜合執法活動。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試點工作,完善工業項目并聯審批機制,加快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大廳全服務、一套清單確邊界、一個系統提效率、一套制度促規范的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97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美女裸体视频永久免费| 春色校园亚洲综合小说|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综合a色av中文|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男女xx00上下抽搐动态图|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人成绝网站色www| 两女女百合互慰av赤裸无遮挡|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视频|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水卜| 啦啦啦视频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玩超薄丝袜人妻的经历|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欧洲美女粗暴牲交免费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东京热 | 国产裸体xxxx视频在线播放|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女人扒开屁股让男人桶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