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符號: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3-06 點擊:次
地處南疆南北交通要沖和東西貫通關節點的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自2004年隨城市建設而啟動至今,走過14年奮斗拼搏的歷程,圍繞打造“企業循環、園區循環、產業循環、經濟循環、生態循環”五位一體的現代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已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10多年來,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集群發展、創新驅動、開放引領和生態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紡織、建材、化工、礦業、新材料、食品六大產業板塊,并先后成功創建了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兵團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兵團“兩化”融合示范區等,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凝聚和帶動作用越來越強,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期“兵團符號”為廣大讀者介紹這個體制開放、政策優惠、布局合理、設施完善、服務高效、充滿活力,具有現代氣息、南疆特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美麗的塔里木河源頭,是軍墾新城阿拉爾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師阿拉爾市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產城共融的主陣地。
2004年隨城市建設而啟動,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家級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并成功創建了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兵團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兵團“兩化”融合示范區。
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一個向西開放、聯結中亞、面向歐洲的新型經濟平臺,已經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2012年被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后,經過不斷升級,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阿拉爾工業園區管委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區七園”的規劃布局。在規劃總面積72.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配置了“紡織、建材、化工、礦業、新材料、食品”六大板塊和“能源電力”一大支撐的產業發展布局。
兵團向南發展的號角吹響后,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完善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通電、通路、通訊等“七通一平”,建成了雙回路供電體系、供水 20萬噸的水廠和10萬噸排放標準達一級A的污水處理廠,擁有兩條天然氣輸送管線和獨立的天然氣處理門站。如今的園區內道路寬敞,路燈明亮。
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做強“向西開放、面向中亞”的新經濟平臺為動力,總體目標是以優勢資源加工轉化為重點,現代物流商貿和金融服務為支撐,形成體制開放、政策優惠、布局合理、設施完善、服務高效、充滿活力,具有現代氣息、南疆特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火熱的招商引資熱潮面前,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 ” 的政策保障,稅收、土地政策可按“一事一議”的模式協商確定,推廣“只要你來干,手續我來辦”的一站式服務,建立行政審批大廳,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先照后證”原則,精簡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切實為投資者打造成本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