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科技創新 >

加快裝備制造業振興是山西轉型跨越發展重要突破口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1-28 點擊:

  內容提要: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與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水平、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我省振興和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具有一定的技術、資源和人才等良好的基礎和比較優勢。加快裝備制造業振興是山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搶占未來技術發展的制高點、推進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堅持走工業新型化道路和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戰略的重要突破口和標志所在。本報告從加快轉型跨越發展戰略與提高全省工業核心競爭力的高度,深入剖析山西裝備制造業的現狀、主要問題,有針對性提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措施建議,為我省科學地謀劃“十二五”規劃和制定山西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提供參考。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與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中技術進步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裝備制造業具有技術資金密集、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較低的集約化發展特點,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加快裝備制造業振興和提升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保障,是我省重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支柱產業的重要突破口,是引領山西建設新型工業基地和實現資源型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著力點。山西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有好的基礎和巨大的潛力,從著眼于“再造一個新山西”的戰略高度,必須進一步理清發展目標和戰略舉措,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這對于我省實施趕超戰略、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具有極端重要性。
  
  一、山西裝備制造業運行軌跡和主要特點

  
  裝備制造業是近代工業中最早誕生的行業之一。山西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國防工業基地,裝備制造業是基礎和主要組成部分。山西裝備制造業的全面發展始于“一五”、“二五”計劃時期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布局,不斷壯大于“三線”建設時期大批東部企業的內遷和軍工項目的快速建設。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我省裝備制造業在重型機械、軌道交通設備、紡織機械、煤機成套系統產品、基礎機械、鑄件、鍛件、汽車零部件、鋁鎂合金壓鑄件及深加工、磁性材料及深加工、電子裝備等領域優勢產品均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并體現出明顯的產品優勢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從占經濟總量及其比重看,曾長居全省支柱產業行列,發展潛力較大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山西裝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在上世紀60年代在20%左右,是全省第二大工業行業;70年代所占比重在30%左右,是全省第一大工業行業,處于全國上游水平。80年代所占比重在25%左右,是全省第二大工業行業;90年代中期才逐漸退居到煤炭、冶金之后,成為全省第三大工業行業;1996年后所占比重為9.0%左右,退居電力工業之后,成為全省第四大工業行業,發展進入了“徘徊期”。2002年后山西焦炭工業勃興,從2003年起裝備制造業比重進一步降,成為全省第五大工業行業,比重為8.4%,2008年降到4.9%的歷史最低水平,2009年企穩回升至5.4%,今年1—9月進一步回升至5.6%。新的歷史機遇使裝備制造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潛力巨大。
  
  (二)從行業和產品結構看,門類比較齊全,特色優勢明顯
  
  目前,全省已形成了金屬制品業、通用裝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裝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信裝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門類較全的產業體系。2009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727戶,是全省工業行業中單位數較多的,2009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30.5億元,占全省工業的8.0%,是我省繼煤炭、冶金、焦化、電力之后的第五大支柱產業,產品銷售收入居全國第23位。太重牌起重機、油膜軸承、減速機、太重煤機的大型電牽引采煤機、大同機車的電力機車、智奇的動車組輪對、晉機和太重的火車輪、軸、永濟電機廠的電機、榆液的液壓系統、經緯紡機的環錠細紗機等30多種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較高。我省的國防工業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積極開發民用產品,實力明顯增強。近兩年汽車工業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9年太原長安重汽和大運汽車制造公司汽車陸續下線,山西重型汽車制造又實現了“零”的突破,今年1—9月全省汽車產量已突破6000輛。
  
  (三)從產業分布看,區域集中度較高,龍頭企業發展優勢明顯
  
  全省11個市裝備制造業均有分布,并初步形成了太原、運城、晉中、長治、大同和臨汾等六大基地。2009年這六個市裝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的86.8%,而太原、運城兩市就占了58.8%。其中太原市裝備制造業優勢明顯,綜合實力最強,其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的47.6%。同時,還形成了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2009年全省裝備制造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突破100戶,達到118戶,擁有大中型企業124戶。一批龍頭企業有相當的技術實力、競爭力較強。太原重型機械集團位居2010年中國制造業500強第285位,連續進入中國工業行業企業排頭兵名單。其中榆次液壓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液壓元件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液壓鑄造中心。隸屬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晉西機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國家重點保軍單位及軍民結合型大型骨干企業;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太原航空儀表有限公司,是中國航空機械行業的骨干企業。隸屬于中國北車集團的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電力機車研發制造的重要基地;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的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在中小型發電機制造行業和民品液壓支架煤炭機械中占據較強的技術和規模優勢。經緯紡機榆次分公司建有完善的產品研發、工藝技術、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的經營管理體系。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是生產重型汽車變速箱和汽車發動機齒輪的國有大型企業。智奇鐵路設備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家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和檢修基地。山西三聯鑄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汽車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為核心的高度專業化鑄造企業,山西華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機載配重鑄件。太原長安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山西大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使山西汽車工業的前景一片光明。
  
  (四)從發展潛力看,從業人員素質較高,投資比重有所上升

  
  2008年全省裝備制造業中有高級技術職稱的4384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1.64%。有中級技術職稱的13998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5.25%;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1602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0.6%,大學本科學歷的22299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8.36%;高級技師2183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0.82%,技師8028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3.01%。高級工25773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9.66%,均超過全省工業行業平均水平,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全省各工業行業中名列前茅。2009年全省工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042.4億元,同比增長17.0%,低于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22.5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182.7億元,同比增長32.5%,超過全省工業投資增幅16.0個百分點,占全省工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9.0%,比2008年增長1.1個百分點。
  
  二、加快發展和振興山西裝備制造業的短板制約

  
  山西裝備制造業發展有利條件較多,如行業門類齊全,部分龍頭企業加速崛起,重型機械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但多年來制約山西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短板亟待克服。
  
  (一)行業投資總量不足、所占比重長期偏低
  
  裝備制造業是典型的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沒有源源不斷的投資,很難保證其持續穩定較快發展。近年來山西工業投資比重持續回落,裝備制造業的投資比重也是持續走低。2006年,全省裝備制造業投資總額達到了104.97億元,占全國裝備制造業投資總額的比重為1.2%,2008年投資總額達到137.9億元,雖然增長速度較快,但占全國的比重卻下降為1.1%,全國其他省份相比,處于明顯落后的地位。并且在中部六省中,山西裝備制造業投資總額也居末位,劣勢較為明顯。由于長期投資緩慢,致使行業發展后勁不足。
  
  (二)高技術產業比重低,綜合成套設備能力弱
  
  裝備制造業是高技術產業的大本營,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綜合性和成套性很強的行業,而山西裝備制造業在局部領域上具有一定的產業技術優勢,但是在整裝成套能力方面實力偏弱。根據2007年省科技廳“444”產業調查的情況來看,目前能夠實現成套設備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占全部企業總數的比重僅為17.2%,大多數企業僅僅是以生產零部件為主,產業技術也僅僅局限于該部件,沒有成套設備的開發和生產能力。并且全省裝備制造業也沒有形成有效的產業鏈條,這造成了全省裝備制造業成為全國的零部件加工廠,難以得到成套設備研發和生產的高附加價值。2009年全省裝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中高技術部分僅為15.3%。
  
  (三)研發投入整體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2008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共有研發投入的企業80戶,占全部裝備制造業單位數的12.0%,共計投入7.82億元,占這80戶企業產品銷售收入的2.3%,占全部裝備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1.1%,其中太重集團等5戶企業合計投入5.2億元,占全行業研發費用的66.9%;其中40戶企業研發費用投入不足100萬元,88%的裝備制造企業在2008年沒有研發費用投入。近年來,大中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特別是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的企業近年來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強,但多數中小型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的比重非常小。
  
  與裝備制造業大省相比差距較為明顯。如山東省裝備制造業有國家級和省級技術中心22家、134家,分別是我省的4.4倍、3.6倍。省級制造業信息化示范企業達到68家,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技術在全省機械行業骨干企業得到普及,我省制造業信息化水平相比較低。全行業現有37個中國名牌產品,9個中國馳名商標,而我省只有4個中國名牌產品。與全國裝備制造業第一大省廣東相比,差距更為明顯。2008年廣東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807.3億元,占全省工業的31.2%,占GDP的14.2%,全省裝備制造業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5家,世界名牌產品3個,中國名牌產品15個,中國馳名商標7件。
  
  (四)科研人員的引進和利用水平低,技術人才外流

  
  人才是科技創新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創新能力能否迅速提高最重要的動力源泉。從2007年省科技廳“444”產業調查的結果來看,全省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科研力量也較強,與經濟普查的結論一致,這主要是從企業從事專業技術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來看,兩次的比重均超過10%。但從人才引進情況方面來看,整體上不容樂觀,其中28%的企業沒有引進過人才,而且引進的人才絕對數量較少,并且十分集中。在調查企業中共有外籍人才46名,留學歸國人才18名,省外人才330名,兼職人才175名,總數為569人,占全部員工總數的1.8%,并且過于集中,如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的外籍人才28人,省外人才89人,所擁有的引進人才數量遠遠大于其他企業,說明全省對于外來的人才吸引能力和引進模式存在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五)多數企業低水平運營,對外部投資缺乏吸引力
  

  2009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共有虧損企業228戶,虧損面31.4%,盈虧持平或盈利額不達100萬元的企業324戶,占44.6%,虧損微利經營的企業552戶,占裝備制造業全部單位數的75%以上,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高達11.77億元;今年1—9月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1.45億元。
  
  三、加快發展和振興山西裝備制造業的政策建議
  
  裝備制造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對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現代化的制造業基地有著重要意義。山西振興裝備制造業是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省經濟綜合競爭力,是提升全省工業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保證。發展裝備制造業不但具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政治意義。
  
  (一)緊緊抓住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
  
  1、順應時代潮流要求,發揮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全球低碳發展、山西轉型發展、國際和國內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是時代潮流,為全省裝備制造業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內外產業分工的變化,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和中低技術產業正在加速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我省同時具備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相對較低的比較優勢,在國家促進中部崛起中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處于有利地位。
  
  2、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國家出臺“裝備制造業振興和調整中部崛起戰略”將給予我省新的政策支持,并將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向我省有關地區延伸。國家構筑以煤炭為基礎的能源供應體系,確定將我省建成全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并把我省列為全國唯一的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省份,這將為我省機電行業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撐。我省實施擴大開放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山西省人民政府將裝備制造業作為全省八大支柱產業之一重點推進的戰略部署,為山西省機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3、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裝備產業升級換代。面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政府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的決心進一步加強,在大力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電力等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產業的戰略決策,為山西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我省落后產能比重過高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在冶金、化工、焦炭、水泥、火電等行業。為有效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我省將大力實施焦爐氣綜合利用和煤焦油加工業快速發展的煤化工戰略。這都將引導我省機電產品制造業調整產品結構,淘汰一批落后產品,開發一批新產品,帶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二)明確奮斗目標,爭取實現“十二五”總量增長兩倍
  
  通過積極奮斗,“十二五”末全省裝備制造業總體實力努力實現歷史性突破,并培育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和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優勢企業,繼續保持并擴大我省礦用機械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和優勢。實現產業發展由加工制造向集研發、生產、成套、服務于一體的方向轉變,力爭形成以五大裝備制造國家示范基地、五大新型裝備制造基地和四大產業集群為主體的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將裝備制造業打造成為全省新的支柱產業。“十二五”期間從以下四個方向實現攻堅:一是堅持又好又快發展。2015年,全省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分別突破3000億元和200億元大關;二是大企業實力明顯提高。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以上1個,100—500億元的4個、50—100億元的5個、全省收入前十位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50%;三是名牌產品大幅增加。在煤礦機械、鐵路裝備、重型機械、紡織機械、液壓元器件(系統)、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等領域打造20個國內名牌和15個中國馳名商標;四是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到2015年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0個,重點骨干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5%以上,新產品產值率達到50%,授權專利年均增長30%以上。產品設計、制造水平、成套能力有較大提高,優勢產品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定位明確,“十二五”經濟總量翻一番已成為全省各市各行業的奮斗目標,裝備制造業作為全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定要超越全省,爭取實現總量增長兩倍。
  
  (三)加快山西裝備制造業振興戰略的著力點
  
  1、抓轉型發展重點,優化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環境。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和產品更新換代,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一要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重點工程,有針對性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制造。二要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三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四要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產業增長方式。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完善產品標準體系,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2、抓技術進步核心,提升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堅持自主創新,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完善煤炭機械、鐵路裝備、重型裝備、紡織機械、液壓元器件(系統)等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推進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突破薄煤層采煤設備、快掘進設備、大型煤炭洗選設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裝備、高端液壓系統、高速列車關鍵部件等技術瓶頸,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制造工藝水平,強化成套集成能力。引進技術,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國際化大企業的技術協作和聯合攻關,大力開發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輕工機械、食品機械和農用機械等新型裝備制造產品系列,開拓新的產業領域。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推進技術標準創新,及時跟蹤轉化國外最新標準,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推進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滲透和融入裝備制造業。
  
  3、抓重點優勢企業,培育一批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實行大企業集團戰略,增強綜合競爭力。以太重集團、富士康、北車大同電力機車、北車太原軌道交通、太原南方重汽、大運汽車、智奇鐵路設備公司等企業為主體,整合關聯企業、研發機構等資源,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提高規模效益和整體競爭力。以大企業和知名品牌為依托,加快產業集聚,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裝備制造集中地和產業集群區。同時,要大膽引進中國和世界著名裝備制造企業,提升山西裝備制造業的綜合素質。
  
  4、抓產業集群整合,帶動裝備制造業集群化發展。發揮集群優勢,爭取最大的規模效應。我省的鑄造、鍛造、不銹鋼深加工、鋁鎂合金深加工產業目前已有一定基礎,但多數企業規模偏小、布局分散、競爭力弱,通過進一步優化整合,提高產業聚集,培育核心龍頭企業,建設具有較強區域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依托太原不銹鋼生態工業園發展不銹鋼深加工產業集群。依托優勢企業發展鋁鎂合金深加工、鑄造鍛造產業集群。
  
  5、抓發展平臺建設,為裝備制造業升級提供服務支撐。創建一批裝備制造業公共服務平臺,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抓住國家制定國家級裝備制造示范基地標準和認定辦法的契機,發揮我省在煤礦機械、鐵路裝備、重型機械、紡織機械、液壓元器件(系統)等傳統行業的比較優勢,聚焦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通過進一步整合優化、自主創新、引進技術、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壯大規模和提升競爭力,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五大裝備制造國家示范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制造業基地。即煤機成套制造國家示范基地和世界煤機產業基地、鐵路裝備制造國家示范基地、重型機械制造國家示范基地、紡織機械制造國家示范基地、液壓元器件(系統)國家示范基地。同時,依托資源和產業優勢,我省重型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釹鐵硼永磁元器件、節能環保裝備、電子裝備及信息化系統有較強的發展潛力,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通過優化整合、引資合作、重點扶持大力培育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五大新型裝備制造基地。即重型汽車及新型燃料汽車制造基地、新型能源裝備制造基地、釹鐵硼永磁元器件制造基地、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基地、電子裝備及信息化系統制造基地。
  
  四、加快山西裝備制造業實現趕超跨越發展的對策建議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是山西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跨越發展、全面推進工業新型化的必然要求、必由之路,是全省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造新的支柱產業的戰略選擇和有效途徑。為此必須以構建技術自主化、設備成套化、制造集約化、服務網絡化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體系為目標,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和重點突破的原則,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紐帶,加強和深化與國家部門與企業戰略合作,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加強領導統籌規劃,重點打造規模效應突出、帶動性強的整機成套、附加值高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真正使裝備制造業成為全省轉型跨越發展的標志性行業。
  
  (一)加強激勵機制引導,設立振興裝備制造業專項扶持基金
  
  省人民政府每年安排專項扶持和獎勵基金,以貼息、投資補助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重點支持五大國家裝備示范基地、五大新型裝備制造基地和四大產業集群中核心企業技術創新和重點項目建設。對成功開發重大產品和成功引進外部大企業、大項目的有功人員及單位要給予重獎,突出發揮優秀人才引領行業及企業轉型跨越發展的作用。
  
  (二)加快落實產業政策,全面建立和深化與部委、央企等的戰略合作,多上大項目
  
  加強與國家工信部、鐵道部等政府部門及中國中鐵、中國北車、中國兵工等大型央企和世界級裝備制造企業的戰略合作,全力支持駐晉中央裝備制造企業在山西做大做強,加快山西軍工高新技術民用化、產業化步伐。緊緊抓住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期,用足用好國家關于裝備制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的各項政策措施。對裝備制造業尤其是大企業、工業園區、裝備基地、非公有制及外資等重點投資項目,要優先審批、優先扶持、優先提供融資服務。對列入國家或省重大裝備重點建設的項目、招商引入的戰略投資項目、大企業項目和基地建設項目,優先配置土地。鼓勵企業利用現有場地進行技術改造,對太原、大同等地需搬遷改造建設重大裝備制造園區的項目,給予土地置換優惠等政策。
  
  (三)建立優惠政策機制,鞏固和提高優勢產品的省內市場占有率
  
  加快實施優惠政策的促進作用,實行首臺(套)補貼制,鼓勵使用省內設備。對訂購和使用首臺(套)本省產重大技術裝備的重點工程可確定為技術進步示范工程,省專項資金予以優先扶持。購買首臺(套)本省產重大技術裝備,可申請國家、省專項資金補貼,可按規定加速提取設備折舊。同時,省內大型煤炭企業購買省內新設備的,可增加使用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的份額。
  
  (四)落實技術進步政策,全面加強和積極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發揮政府推進的主導作用,加強裝備制造業共性技術的開發,科技部門要拿出三項費用中的25%重點扶持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攻關、技術推廣、重大技術引進、參與國家產品標準制定和國外先進標準轉化以及中試基地建設。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經有關部門認定為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開發、制造國家所確定的16個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領域裝備而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和國內不能生產的原材料所繳納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所退稅款作為國家投資轉作國家資本金。
  
  (五)實施人才振興戰略,強化培養引進人才政策的貫徹落實
  
  支持裝備制造業采取期權、技術入股、特殊津貼等靈活的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引進國際國內尖端人才。對重大技術裝備開發、制造和推廣做出突出貢獻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改善裝備制造業高級經營人才、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工作生活條件,努力遏制人才外流。在山西這樣的欠發達地區,要以事業和感情留人,讓高尖精人才在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偉大事業中充分展示其才華,實現其自身價值。
  
  (六)樹立登高望遠理念,實施質量振興工程和推動品牌戰略
  
  在當今全球國際競爭大格局中,品牌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或區域實力和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品牌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的整體素質,標示著企業的信用和形象。企業擁有名牌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促進產品銷售、提高綜合效益。品牌亦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對企業而言,還可以形成名牌產品系列,促進相關產品和產業的崛起。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新形勢下,企業作為實施名牌戰略的主體,必須把維護名牌產品放到關系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通過以名牌引路,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這年來山西裝備制造業的品牌建設已抓出成效,但與發達地區相相比,我省差距較大,潛力也大。從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山西裝備制造企業必須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積極實施品牌戰略,不但要創好品牌、用好品牌,而且要宣傳品牌、強化品牌,不斷樹立品牌在業界的好口碑,全方位地參與市場競爭,開拓、占領和鞏固、擴大省內外、國內外市場,為裝備制造業振興和企業騰飛做出新的貢獻。省、市、縣各級政府均要重獎創名牌的企業。
  
  (七)創優投資項目帶動環境,加強考核推進裝備制造業振興
  
  完善振興裝備制造業領導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宏觀決策部門要發揮好作用,相關部門要相互協同配合,及時協調解決裝備制造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適時向社會發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信息,確保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將裝備制造業發展指標和工作列入主要經濟指標、重點工作情況考核范圍和內容。各地、各部門要加快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采取上門服務、現場辦公、急事特辦等多種方式,開辟“綠色通道”,營造加快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要積極搭建產業融資平臺,引導信貸資金、民間資本投資裝備制造業,為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撐。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資本市場,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鼓勵企業發行債券,積極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解決制約裝備類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



主頁 > 新聞中心 > 科技創新 >

加快裝備制造業振興是山西轉型跨越發展重要突破口

2016-11-28 來源:未知 點擊:

  內容提要: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與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水平、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我省振興和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具有一定的技術、資源和人才等良好的基礎和比較優勢。加快裝備制造業振興是山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搶占未來技術發展的制高點、推進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堅持走工業新型化道路和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戰略的重要突破口和標志所在。本報告從加快轉型跨越發展戰略與提高全省工業核心競爭力的高度,深入剖析山西裝備制造業的現狀、主要問題,有針對性提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措施建議,為我省科學地謀劃“十二五”規劃和制定山西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提供參考。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與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中技術進步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裝備制造業具有技術資金密集、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較低的集約化發展特點,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加快裝備制造業振興和提升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保障,是我省重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支柱產業的重要突破口,是引領山西建設新型工業基地和實現資源型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著力點。山西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有好的基礎和巨大的潛力,從著眼于“再造一個新山西”的戰略高度,必須進一步理清發展目標和戰略舉措,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這對于我省實施趕超戰略、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具有極端重要性。
  
  一、山西裝備制造業運行軌跡和主要特點

  
  裝備制造業是近代工業中最早誕生的行業之一。山西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國防工業基地,裝備制造業是基礎和主要組成部分。山西裝備制造業的全面發展始于“一五”、“二五”計劃時期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布局,不斷壯大于“三線”建設時期大批東部企業的內遷和軍工項目的快速建設。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我省裝備制造業在重型機械、軌道交通設備、紡織機械、煤機成套系統產品、基礎機械、鑄件、鍛件、汽車零部件、鋁鎂合金壓鑄件及深加工、磁性材料及深加工、電子裝備等領域優勢產品均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并體現出明顯的產品優勢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從占經濟總量及其比重看,曾長居全省支柱產業行列,發展潛力較大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山西裝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在上世紀60年代在20%左右,是全省第二大工業行業;70年代所占比重在30%左右,是全省第一大工業行業,處于全國上游水平。80年代所占比重在25%左右,是全省第二大工業行業;90年代中期才逐漸退居到煤炭、冶金之后,成為全省第三大工業行業;1996年后所占比重為9.0%左右,退居電力工業之后,成為全省第四大工業行業,發展進入了“徘徊期”。2002年后山西焦炭工業勃興,從2003年起裝備制造業比重進一步降,成為全省第五大工業行業,比重為8.4%,2008年降到4.9%的歷史最低水平,2009年企穩回升至5.4%,今年1—9月進一步回升至5.6%。新的歷史機遇使裝備制造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潛力巨大。
  
  (二)從行業和產品結構看,門類比較齊全,特色優勢明顯
  
  目前,全省已形成了金屬制品業、通用裝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裝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信裝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門類較全的產業體系。2009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727戶,是全省工業行業中單位數較多的,2009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30.5億元,占全省工業的8.0%,是我省繼煤炭、冶金、焦化、電力之后的第五大支柱產業,產品銷售收入居全國第23位。太重牌起重機、油膜軸承、減速機、太重煤機的大型電牽引采煤機、大同機車的電力機車、智奇的動車組輪對、晉機和太重的火車輪、軸、永濟電機廠的電機、榆液的液壓系統、經緯紡機的環錠細紗機等30多種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較高。我省的國防工業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積極開發民用產品,實力明顯增強。近兩年汽車工業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9年太原長安重汽和大運汽車制造公司汽車陸續下線,山西重型汽車制造又實現了“零”的突破,今年1—9月全省汽車產量已突破6000輛。
  
  (三)從產業分布看,區域集中度較高,龍頭企業發展優勢明顯
  
  全省11個市裝備制造業均有分布,并初步形成了太原、運城、晉中、長治、大同和臨汾等六大基地。2009年這六個市裝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的86.8%,而太原、運城兩市就占了58.8%。其中太原市裝備制造業優勢明顯,綜合實力最強,其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的47.6%。同時,還形成了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2009年全省裝備制造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突破100戶,達到118戶,擁有大中型企業124戶。一批龍頭企業有相當的技術實力、競爭力較強。太原重型機械集團位居2010年中國制造業500強第285位,連續進入中國工業行業企業排頭兵名單。其中榆次液壓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液壓元件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液壓鑄造中心。隸屬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晉西機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國家重點保軍單位及軍民結合型大型骨干企業;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太原航空儀表有限公司,是中國航空機械行業的骨干企業。隸屬于中國北車集團的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電力機車研發制造的重要基地;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的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在中小型發電機制造行業和民品液壓支架煤炭機械中占據較強的技術和規模優勢。經緯紡機榆次分公司建有完善的產品研發、工藝技術、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的經營管理體系。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是生產重型汽車變速箱和汽車發動機齒輪的國有大型企業。智奇鐵路設備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家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和檢修基地。山西三聯鑄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汽車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為核心的高度專業化鑄造企業,山西華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機載配重鑄件。太原長安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山西大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使山西汽車工業的前景一片光明。
  
  (四)從發展潛力看,從業人員素質較高,投資比重有所上升

  
  2008年全省裝備制造業中有高級技術職稱的4384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1.64%。有中級技術職稱的13998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5.25%;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1602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0.6%,大學本科學歷的22299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8.36%;高級技師2183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0.82%,技師8028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3.01%。高級工25773人,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9.66%,均超過全省工業行業平均水平,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全省各工業行業中名列前茅。2009年全省工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042.4億元,同比增長17.0%,低于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22.5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182.7億元,同比增長32.5%,超過全省工業投資增幅16.0個百分點,占全省工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9.0%,比2008年增長1.1個百分點。
  
  二、加快發展和振興山西裝備制造業的短板制約

  
  山西裝備制造業發展有利條件較多,如行業門類齊全,部分龍頭企業加速崛起,重型機械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但多年來制約山西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短板亟待克服。
  
  (一)行業投資總量不足、所占比重長期偏低
  
  裝備制造業是典型的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沒有源源不斷的投資,很難保證其持續穩定較快發展。近年來山西工業投資比重持續回落,裝備制造業的投資比重也是持續走低。2006年,全省裝備制造業投資總額達到了104.97億元,占全國裝備制造業投資總額的比重為1.2%,2008年投資總額達到137.9億元,雖然增長速度較快,但占全國的比重卻下降為1.1%,全國其他省份相比,處于明顯落后的地位。并且在中部六省中,山西裝備制造業投資總額也居末位,劣勢較為明顯。由于長期投資緩慢,致使行業發展后勁不足。
  
  (二)高技術產業比重低,綜合成套設備能力弱
  
  裝備制造業是高技術產業的大本營,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綜合性和成套性很強的行業,而山西裝備制造業在局部領域上具有一定的產業技術優勢,但是在整裝成套能力方面實力偏弱。根據2007年省科技廳“444”產業調查的情況來看,目前能夠實現成套設備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占全部企業總數的比重僅為17.2%,大多數企業僅僅是以生產零部件為主,產業技術也僅僅局限于該部件,沒有成套設備的開發和生產能力。并且全省裝備制造業也沒有形成有效的產業鏈條,這造成了全省裝備制造業成為全國的零部件加工廠,難以得到成套設備研發和生產的高附加價值。2009年全省裝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中高技術部分僅為15.3%。
  
  (三)研發投入整體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2008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共有研發投入的企業80戶,占全部裝備制造業單位數的12.0%,共計投入7.82億元,占這80戶企業產品銷售收入的2.3%,占全部裝備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1.1%,其中太重集團等5戶企業合計投入5.2億元,占全行業研發費用的66.9%;其中40戶企業研發費用投入不足100萬元,88%的裝備制造企業在2008年沒有研發費用投入。近年來,大中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特別是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的企業近年來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強,但多數中小型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的比重非常小。
  
  與裝備制造業大省相比差距較為明顯。如山東省裝備制造業有國家級和省級技術中心22家、134家,分別是我省的4.4倍、3.6倍。省級制造業信息化示范企業達到68家,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技術在全省機械行業骨干企業得到普及,我省制造業信息化水平相比較低。全行業現有37個中國名牌產品,9個中國馳名商標,而我省只有4個中國名牌產品。與全國裝備制造業第一大省廣東相比,差距更為明顯。2008年廣東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807.3億元,占全省工業的31.2%,占GDP的14.2%,全省裝備制造業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5家,世界名牌產品3個,中國名牌產品15個,中國馳名商標7件。
  
  (四)科研人員的引進和利用水平低,技術人才外流

  
  人才是科技創新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創新能力能否迅速提高最重要的動力源泉。從2007年省科技廳“444”產業調查的結果來看,全省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科研力量也較強,與經濟普查的結論一致,這主要是從企業從事專業技術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來看,兩次的比重均超過10%。但從人才引進情況方面來看,整體上不容樂觀,其中28%的企業沒有引進過人才,而且引進的人才絕對數量較少,并且十分集中。在調查企業中共有外籍人才46名,留學歸國人才18名,省外人才330名,兼職人才175名,總數為569人,占全部員工總數的1.8%,并且過于集中,如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的外籍人才28人,省外人才89人,所擁有的引進人才數量遠遠大于其他企業,說明全省對于外來的人才吸引能力和引進模式存在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五)多數企業低水平運營,對外部投資缺乏吸引力
  

  2009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共有虧損企業228戶,虧損面31.4%,盈虧持平或盈利額不達100萬元的企業324戶,占44.6%,虧損微利經營的企業552戶,占裝備制造業全部單位數的75%以上,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高達11.77億元;今年1—9月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1.45億元。
  
  三、加快發展和振興山西裝備制造業的政策建議
  
  裝備制造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對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現代化的制造業基地有著重要意義。山西振興裝備制造業是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省經濟綜合競爭力,是提升全省工業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保證。發展裝備制造業不但具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政治意義。
  
  (一)緊緊抓住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
  
  1、順應時代潮流要求,發揮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全球低碳發展、山西轉型發展、國際和國內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是時代潮流,為全省裝備制造業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內外產業分工的變化,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和中低技術產業正在加速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我省同時具備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相對較低的比較優勢,在國家促進中部崛起中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處于有利地位。
  
  2、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國家出臺“裝備制造業振興和調整中部崛起戰略”將給予我省新的政策支持,并將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向我省有關地區延伸。國家構筑以煤炭為基礎的能源供應體系,確定將我省建成全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并把我省列為全國唯一的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省份,這將為我省機電行業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撐。我省實施擴大開放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山西省人民政府將裝備制造業作為全省八大支柱產業之一重點推進的戰略部署,為山西省機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3、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裝備產業升級換代。面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政府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的決心進一步加強,在大力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電力等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產業的戰略決策,為山西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我省落后產能比重過高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在冶金、化工、焦炭、水泥、火電等行業。為有效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我省將大力實施焦爐氣綜合利用和煤焦油加工業快速發展的煤化工戰略。這都將引導我省機電產品制造業調整產品結構,淘汰一批落后產品,開發一批新產品,帶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二)明確奮斗目標,爭取實現“十二五”總量增長兩倍
  
  通過積極奮斗,“十二五”末全省裝備制造業總體實力努力實現歷史性突破,并培育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和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優勢企業,繼續保持并擴大我省礦用機械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和優勢。實現產業發展由加工制造向集研發、生產、成套、服務于一體的方向轉變,力爭形成以五大裝備制造國家示范基地、五大新型裝備制造基地和四大產業集群為主體的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將裝備制造業打造成為全省新的支柱產業。“十二五”期間從以下四個方向實現攻堅:一是堅持又好又快發展。2015年,全省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分別突破3000億元和200億元大關;二是大企業實力明顯提高。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以上1個,100—500億元的4個、50—100億元的5個、全省收入前十位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50%;三是名牌產品大幅增加。在煤礦機械、鐵路裝備、重型機械、紡織機械、液壓元器件(系統)、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等領域打造20個國內名牌和15個中國馳名商標;四是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到2015年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0個,重點骨干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5%以上,新產品產值率達到50%,授權專利年均增長30%以上。產品設計、制造水平、成套能力有較大提高,優勢產品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定位明確,“十二五”經濟總量翻一番已成為全省各市各行業的奮斗目標,裝備制造業作為全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定要超越全省,爭取實現總量增長兩倍。
  
  (三)加快山西裝備制造業振興戰略的著力點
  
  1、抓轉型發展重點,優化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環境。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和產品更新換代,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一要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重點工程,有針對性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制造。二要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三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四要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產業增長方式。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完善產品標準體系,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2、抓技術進步核心,提升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堅持自主創新,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完善煤炭機械、鐵路裝備、重型裝備、紡織機械、液壓元器件(系統)等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推進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突破薄煤層采煤設備、快掘進設備、大型煤炭洗選設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裝備、高端液壓系統、高速列車關鍵部件等技術瓶頸,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制造工藝水平,強化成套集成能力。引進技術,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國際化大企業的技術協作和聯合攻關,大力開發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輕工機械、食品機械和農用機械等新型裝備制造產品系列,開拓新的產業領域。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推進技術標準創新,及時跟蹤轉化國外最新標準,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推進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滲透和融入裝備制造業。
  
  3、抓重點優勢企業,培育一批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實行大企業集團戰略,增強綜合競爭力。以太重集團、富士康、北車大同電力機車、北車太原軌道交通、太原南方重汽、大運汽車、智奇鐵路設備公司等企業為主體,整合關聯企業、研發機構等資源,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提高規模效益和整體競爭力。以大企業和知名品牌為依托,加快產業集聚,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裝備制造集中地和產業集群區。同時,要大膽引進中國和世界著名裝備制造企業,提升山西裝備制造業的綜合素質。
  
  4、抓產業集群整合,帶動裝備制造業集群化發展。發揮集群優勢,爭取最大的規模效應。我省的鑄造、鍛造、不銹鋼深加工、鋁鎂合金深加工產業目前已有一定基礎,但多數企業規模偏小、布局分散、競爭力弱,通過進一步優化整合,提高產業聚集,培育核心龍頭企業,建設具有較強區域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依托太原不銹鋼生態工業園發展不銹鋼深加工產業集群。依托優勢企業發展鋁鎂合金深加工、鑄造鍛造產業集群。
  
  5、抓發展平臺建設,為裝備制造業升級提供服務支撐。創建一批裝備制造業公共服務平臺,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抓住國家制定國家級裝備制造示范基地標準和認定辦法的契機,發揮我省在煤礦機械、鐵路裝備、重型機械、紡織機械、液壓元器件(系統)等傳統行業的比較優勢,聚焦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通過進一步整合優化、自主創新、引進技術、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壯大規模和提升競爭力,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五大裝備制造國家示范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制造業基地。即煤機成套制造國家示范基地和世界煤機產業基地、鐵路裝備制造國家示范基地、重型機械制造國家示范基地、紡織機械制造國家示范基地、液壓元器件(系統)國家示范基地。同時,依托資源和產業優勢,我省重型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釹鐵硼永磁元器件、節能環保裝備、電子裝備及信息化系統有較強的發展潛力,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通過優化整合、引資合作、重點扶持大力培育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五大新型裝備制造基地。即重型汽車及新型燃料汽車制造基地、新型能源裝備制造基地、釹鐵硼永磁元器件制造基地、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基地、電子裝備及信息化系統制造基地。
  
  四、加快山西裝備制造業實現趕超跨越發展的對策建議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是山西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跨越發展、全面推進工業新型化的必然要求、必由之路,是全省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造新的支柱產業的戰略選擇和有效途徑。為此必須以構建技術自主化、設備成套化、制造集約化、服務網絡化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體系為目標,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和重點突破的原則,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紐帶,加強和深化與國家部門與企業戰略合作,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加強領導統籌規劃,重點打造規模效應突出、帶動性強的整機成套、附加值高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真正使裝備制造業成為全省轉型跨越發展的標志性行業。
  
  (一)加強激勵機制引導,設立振興裝備制造業專項扶持基金
  
  省人民政府每年安排專項扶持和獎勵基金,以貼息、投資補助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重點支持五大國家裝備示范基地、五大新型裝備制造基地和四大產業集群中核心企業技術創新和重點項目建設。對成功開發重大產品和成功引進外部大企業、大項目的有功人員及單位要給予重獎,突出發揮優秀人才引領行業及企業轉型跨越發展的作用。
  
  (二)加快落實產業政策,全面建立和深化與部委、央企等的戰略合作,多上大項目
  
  加強與國家工信部、鐵道部等政府部門及中國中鐵、中國北車、中國兵工等大型央企和世界級裝備制造企業的戰略合作,全力支持駐晉中央裝備制造企業在山西做大做強,加快山西軍工高新技術民用化、產業化步伐。緊緊抓住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期,用足用好國家關于裝備制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的各項政策措施。對裝備制造業尤其是大企業、工業園區、裝備基地、非公有制及外資等重點投資項目,要優先審批、優先扶持、優先提供融資服務。對列入國家或省重大裝備重點建設的項目、招商引入的戰略投資項目、大企業項目和基地建設項目,優先配置土地。鼓勵企業利用現有場地進行技術改造,對太原、大同等地需搬遷改造建設重大裝備制造園區的項目,給予土地置換優惠等政策。
  
  (三)建立優惠政策機制,鞏固和提高優勢產品的省內市場占有率
  
  加快實施優惠政策的促進作用,實行首臺(套)補貼制,鼓勵使用省內設備。對訂購和使用首臺(套)本省產重大技術裝備的重點工程可確定為技術進步示范工程,省專項資金予以優先扶持。購買首臺(套)本省產重大技術裝備,可申請國家、省專項資金補貼,可按規定加速提取設備折舊。同時,省內大型煤炭企業購買省內新設備的,可增加使用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的份額。
  
  (四)落實技術進步政策,全面加強和積極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發揮政府推進的主導作用,加強裝備制造業共性技術的開發,科技部門要拿出三項費用中的25%重點扶持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攻關、技術推廣、重大技術引進、參與國家產品標準制定和國外先進標準轉化以及中試基地建設。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經有關部門認定為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開發、制造國家所確定的16個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領域裝備而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和國內不能生產的原材料所繳納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所退稅款作為國家投資轉作國家資本金。
  
  (五)實施人才振興戰略,強化培養引進人才政策的貫徹落實
  
  支持裝備制造業采取期權、技術入股、特殊津貼等靈活的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引進國際國內尖端人才。對重大技術裝備開發、制造和推廣做出突出貢獻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改善裝備制造業高級經營人才、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工作生活條件,努力遏制人才外流。在山西這樣的欠發達地區,要以事業和感情留人,讓高尖精人才在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偉大事業中充分展示其才華,實現其自身價值。
  
  (六)樹立登高望遠理念,實施質量振興工程和推動品牌戰略
  
  在當今全球國際競爭大格局中,品牌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或區域實力和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品牌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的整體素質,標示著企業的信用和形象。企業擁有名牌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促進產品銷售、提高綜合效益。品牌亦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對企業而言,還可以形成名牌產品系列,促進相關產品和產業的崛起。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新形勢下,企業作為實施名牌戰略的主體,必須把維護名牌產品放到關系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通過以名牌引路,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這年來山西裝備制造業的品牌建設已抓出成效,但與發達地區相相比,我省差距較大,潛力也大。從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山西裝備制造企業必須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積極實施品牌戰略,不但要創好品牌、用好品牌,而且要宣傳品牌、強化品牌,不斷樹立品牌在業界的好口碑,全方位地參與市場競爭,開拓、占領和鞏固、擴大省內外、國內外市場,為裝備制造業振興和企業騰飛做出新的貢獻。省、市、縣各級政府均要重獎創名牌的企業。
  
  (七)創優投資項目帶動環境,加強考核推進裝備制造業振興
  
  完善振興裝備制造業領導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宏觀決策部門要發揮好作用,相關部門要相互協同配合,及時協調解決裝備制造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適時向社會發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信息,確保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將裝備制造業發展指標和工作列入主要經濟指標、重點工作情況考核范圍和內容。各地、各部門要加快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采取上門服務、現場辦公、急事特辦等多種方式,開辟“綠色通道”,營造加快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要積極搭建產業融資平臺,引導信貸資金、民間資本投資裝備制造業,為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撐。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資本市場,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鼓勵企業發行債券,積極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解決制約裝備類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饭桌上故意张开腿让公h视频 |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尿失禁|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 国产第一页浮力影院入口| 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观看| 特级黄www欧美水蜜桃视频| 国产自国产自愉自愉免费24区| 性猛交ⅹxxx富婆视频|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v视频在线亚洲视频| 大地资源高清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动漫av纯肉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国产无套流白浆视频免费|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高潮喷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 | 夜鲁夜鲁夜鲁视频在线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的做法大全|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欧美超级乱婬视频播放| 伊人成年网站综合网|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比较有韵味的熟妇无码|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无套|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