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王忠宏:軟實力--中國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命題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2-29 點擊:次
應高度重視軟實力對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地位,加強頂層設計,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抓住數字化革命的機遇,注重知識、信息、數據、文化、制度等軟實力核心要素的創造、開發、整合與運用,以軟實力建設帶動硬實力提升,實現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
我國已經是世界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在制造強國建設的道路上,我們與美國、德國、日本等先行工業化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物質裝備、能源效率、資源利用等硬實力方面,還體現在以設計、專利、品牌等為代表的無形資產,以及管理和服務水平、工業文明等軟實力方面。應高度重視軟實力對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地位,加強頂層設計,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抓住數字化革命的機遇,注重知識、信息、數據、文化、制度等軟實力核心要素的創造、開發、整合與運用,以軟實力建設帶動硬實力提升,實現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
工業軟實力是實現中國制造強國目標的關鍵內容
何謂工業軟實力?目前尚缺乏統一的定義。我們認為,工業軟實力是與硬實力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以知識、信息、技能和文化等核心要素為基礎,以工業精神、價值理念、制度環境等為重要支撐,以工業創新能力、質量和服務水平、品牌影響力、國際規則主導權等為基本呈現,體現一國工業綜合競爭力、國際影響力、控制力和產品吸引力的關鍵能力。與硬實力建立在有形資產基礎上不同,工業軟實力以知識資產、人力資本、信息要素、管理理念、工業精神等無形資產融入工業經濟運行中,進而衍生出設計、專利、版權等創新知識產權,提高產品質量、品牌、服務等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增強制造業硬實力,推進制造強國建設。
縱觀世界制造強國,無不以強大的軟實力為重要支撐。德國在19世紀80年代后,通過培育崇尚嚴謹、精益求精的工業精神,將規范管理引入產品的設計、生產制造和服務環節,崛起了一大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企業,逐漸塑造了“德國制造”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國際聲譽。美國20世紀初形成的福特大規模生產方式和泰勒管理方式,成為具有全球制造業標志的兩個基本性創新,引領全球制造業的發展。日本二戰后,結合自身文化特點和實際,探索出以豐田精益管理為代表的日本管理模式,成為日本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高效率的源泉。盡管隨著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工業化的完成以及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崛起,這些國家制造業增加值的全球占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是今天我們看來,正是由強大的軟實力支撐的制造業競爭力、影響力、控制力和產品吸引力,使得這些國家始終保持全球制造業的優勢地位。
作為軟實力核心構成要素的知識資本,是促進制造業創新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重要源泉。研究提出,知識資本或稱無形資產,在現在經濟的固定資產中所占的份額日益增長,生產對實體設備的依賴會越來越少,無形資產將決定生產的未來。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是典型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強化知識資本的價值創造與整合運用,推動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生產,提高產品使用和服務效能,促進資源和環境友好,能夠有效帶動制造業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和效率提升,無疑是新時期我國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增強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新一輪工業革命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使得以大數據為核心資產的軟實力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近年來,主要制造強國及領先企業紛紛將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作為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加速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戰略布局。如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戰略、德國工業4.0、智能服務世界戰略計劃、新工業法國戰略、英國工業2050戰略、韓國未來增長動力計劃等。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在制造業領域加速創新應用,材料、設備、產品和用戶之間可以實現在線連接和實時交互,數據資源進一步整合,數據的價值在制造業研發設計、網絡化協同制造、定制化服務、電子商務、在線支持等各環節得到強化,制造業整體價值創造能力也將借助網絡和數據的力量得到全面的提升。我國應進一步強化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對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作用,將大數據、軟件、互聯網等“軟”服務融入制造強國建設全過程,加快數據驅動型經濟發展,以軟實力建設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競爭力提升。
我國工業軟實力存在的短板
創新資產開發和轉化能力弱。從申請和授予的國際專利合約看,我國雖然總量上增長較快,但每百萬人口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與發達國家之間仍有不小差距。2013年美國專利商標局受理中國專利占2.7%,而加拿大、德國、日本、美國分別占到2.8%、6.3%、19%、50.1%。從重要技術領域專利集中度看,我國在光學、發動機、運輸、半導體、基礎通信程序、音像技術、醫學技術等7個領域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看,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4年世界品牌500強中,我國有29個,美國為232。此外,由于中國制造的產品較為普遍地存在重硬輕軟、少創新和輕設計等問題,往往導致產品功能性和用戶體驗度不夠,這也是我國許多制造業產品附加值不高、部分消費品出現群體性外購的重要原因。
企業管理水平不高。我國大多數企業還處在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過渡的階段,企業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精益管理等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尚未得到真正普及,在管理覆蓋面、規范性,應用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都有待提高。企業供應鏈管理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我國工業庫存率為9.4%,而發達國家的工業庫存率普遍小于5%;我國真正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制造企業少于20%,而發達國家多于50%。管理水平的差距直接影響企業成本、客戶反應速度,影響企業生產運行的效率。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生產方式變革的能力不足。信息和數據作為未來制造業的一項重要資產,在我國制造企業的投入和產出方面普遍顯得不足。雖然海爾、聯想等行業龍頭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已經比較高,但多數制造企業的信息化應用還停留在2.0、3.0階段,能夠開展網絡眾包設計、網絡化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等應用的企業少之又少。目前GE、西門子等國外領先企業已經基于較為成熟的信息網絡技術應用進行生產設備之間的互聯、設備和產品之間的互聯、產品之間的互聯與集成等方面的探索,引領智能制造、智能服務等模式創新,而我國制造企業在生產制造環節的聯網程度較差,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創新、進行數據資源整合與創新等方面基礎較為薄弱,恐難以參與國際先進制造業制高點的競爭。
制造業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升。主要表現為部分交叉學科領域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創新能力不足;技藝精湛、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師嚴重短缺等。尤其是廣大一線制造業工人目前普遍存在信息化素養不高的問題,難以適應制造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的要求。
工業精神和制造文明需要倡導。工業精神和制造文明體現了制造業共同的價值觀和時代精神,這其中包括了質量觀念、誠信精神、匠人精神、合作理念、契約精神,等等。與老牌制造強國所形成的“專注”、“標準”、“精密”、“耐用”等工業文明相比,我國一些制造業領域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復建設比較突出,加之質量標準意識不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一些中國制造的產品被貼上“價廉質低”、“穩定性、可靠性差”的標簽。
提升我國工業軟實力的建議
(一)順應“互聯網+”背景下制造業變革的趨勢,積極探索形成智能化生產和服務方式。未來先進制造業的競爭,將是基于智能化產品和裝備,包括智能化生產、智能化服務方式在內的生態系統競爭。應充分發揮中國互聯網和制造業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強化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兩個IT的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構建智能化新型生產方式。引導和支持企業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服務型制造,重點推廣定制化服務、遠程運營維護、精準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制造等創新模式,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
(二)完善普惠性政策支持體系,激勵創新資產開發和成果轉化。完善生產性服務業稅收政策,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相關政策措施,支持研發設計服務業發展。完善與研發、設計、應用等不同階段相適應的融資支持體系。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支持企業建立工業設計中心,支持各地建設一批有特色的工業設計基地,以工業設計提升中國制造的產品功能和文化內涵,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特點,趨利避害,加強誠信秩序建設,加大知識產權包括數字化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健全創新和設計成果激勵保護機制。
(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形成適應于信息時代的管理模式。引導企業廣泛吸收國內外先進管理理念,結合自身實際,打破傳統等級管理制度,建設開放的平臺模式,實現由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向信息化精細化管理的轉變。加強對制造過程中大量基礎數據的搜集和有效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結構化分析,使其為新產品開發、效率改進和服務延伸創造更大的價值。政府牽頭建設一批重點領域制造業工程數據中心,為企業提供創新知識和工程數據的開放共享服務。加強對產品質量的嚴格管理,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完善法律法規—質量標準—認證認可一體化的質量監管體系,加快實施中國制造質量品牌提升行動計劃,提高中國制造產品的質量競爭力。
(四)把人的素質的提升作為軟實力建設的核心內容,推動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加強對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培訓,通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等提高其創新和實踐能力。著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素質,借鑒德國雙元制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雙元制”職教模式試點示范等工作,重點提高技能人才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美學素養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五)傳承和弘揚工業精神,大力培育中國特色的制造文化。弘揚愛崗敬業、刻苦鉆研、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中國工匠精神,加強技術訣竅、傳統工藝的傳承。倡導契約精神,營造誠實守信的營商氛圍,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倡導合作精神和健康的競爭文化,鼓勵制造企業組建產業創新聯盟,聚焦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開展聯合研發,健全利益分享機制;支持制造資源共享,探索網絡協同制造、云制造等創新模式,促進專業化社會化分工協作。完善產業生態體系,促進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鼓勵企業專注于比較優勢領域,催生更多的隱形冠軍。推動中國文化與中國制造相結合,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中國設計、中國產品和中國服務;積極吸收世界各國先進文化,進一步豐富中國工業文化的內涵。
(六)提高對外傳播能力,改善中國制造形象。認真總結高鐵、核電等中國制造對外宣傳推廣的經驗做法,增加投入,打造更多的中國名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強對中國制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的推介,增強中國制造的吸引力。在重視政府間溝通的同時,更加重視行業協會、民間組織和企業間的國際交流,提升中國制造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