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編制
“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編制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4-20 點擊:次
“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規劃是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這對于指導文旅融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2019年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門陸續整合以來,各地忙于理順機構、熟悉業務,對于文旅融合更多是停留在“摸著石頭過河”,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引領,因此,“十四五”規劃是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指導今后一段時期的文化旅游業健康發展。
從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首次提出的政策風向,到農業農村部的成立的機構改革層面,實現了土地統籌管理,資金統籌使用,統籌實施了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未來五年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鄉村旅游作為重要抓手,在“十四五”期間將得以全力推進落實,發揮更大的綜合效益。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大發展統籌抓手,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扶貧攻堅工程等,在這一戰略下整合發展。鄉村振興中的旅游供給,為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與美好生活需求的滿足,為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提供了最好的路徑。伴隨逆城鎮化潮流的出現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廣袤的農村地區逐漸成為新興的旅游目的地,城鄉融合發展構建了旅游空間的新格局。
在高質量發展目標下,文旅產業成為促進消費的重要領域,文旅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時期。連續多個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及產業發展的意見或關聯措施的發布,為文化和旅游消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為培育重點文化和旅游消費領域細分市場找準了著力點,也催生文化和旅游更多新供給與新業態。
編制時需注意的問題
未來,“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的編制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當前文旅融合的客觀情況與不足之處:
(一)文旅融合不足目前文旅融合的創新型開發還遠遠不夠,更多是塊狀結合,真正意義上的融合還不多。
(二)民族品牌不足我國是典型的文化和旅游大國、品牌弱國。比如,我國有景區景點3萬多個,但還沒有能夠與迪斯尼、環球影城相媲美的主題樂園企業和品牌。
(三)頂層設計不足目前國家層面的文旅融合發展規劃還沒有出臺,各地和業界更多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未來文旅融合的創新方向與路徑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文化更富活力,讓旅游更富魅力。要推動景區由欣賞美麗風景向體驗美好生活轉變。那么,在“體驗為王”的生活時代,文旅行業創新的路徑與方向在哪里?
(一)創新文旅融合業態體系旅游業態需要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廁、商、養、學、閑、情、奇、文”十四大要素進行業態化創新。
(二)創新文旅融合產品體系著力開發文化體驗游、鄉村民宿游、休閑度假游、生態和諧游、城市購物游、工業遺產游、研學知識游、紅色教育游、康養體育游、郵輪游艇游、自駕車房車游等。
(三)創新文旅融合營銷體系建立文旅融合多方位全面的整合營銷系統,借用傳統營銷和新媒體營銷等多種方式,達到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增加當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重作用。
(四)創新文旅融合IP體系IP創新的本質是文化提升,中國文化IP和企業文化IP在旅游新時代都需要不斷地創新提升。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的構建目的地IP創新體系,形成目的地的IP建構的行動計劃。
編制的基本要求
7、適度超前
做好與遠期發展目標的銜接,既要以五年為主,又要預測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各項目標,以及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
編制的基本流程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