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中農業生產力布局的思路
“十四五”規劃中農業生產力布局的思路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4-29 點擊:次
根據農業生產力布局調整應該遵循的原則,在未來農業生產力布局的調整過程中,具體可以采取如下思路。
(一)更新農業發展指導思想
農業發展不僅事關我國農業安全,實際上它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的發展戰略都具有重要聯系。由于涉及領域較多,在制定農業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和目標就非常復雜,給最終發展戰略的科學性和清晰性帶來了極大考驗。通過梳理農業發展的相關屬性,提出農業發展戰略應該堅持“系統—總量—結構—成本”與“質量—安全—效率—價格”的匹配發展思維,利用系統的頂層設計保障農業的發展質量,以總量為農業發展戰略制定的第一目標從而保障糧食安全,以產業的空間結構和技術結構為著力點從而提高農業發展效率,以綜合控制農業各個環節的成本來降低農產品的價格從而提高其競爭力。
(二)推進農產品逐步向優勢地區集中
當前,糧食、油料、棉花、糖料主要生產區域呈明顯的“北增”和“集中”態勢,未來這一趨勢會繼續保持,我國的農產品也應該有意識地向如下優勢地區集中。按目前的集聚度和各地發展情況,糧食(谷物)的主要生產地以及未來的主要集聚地為東北三省、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等省;油料主要包括大豆、花生等,未來會向東北、山東、河南、內蒙等地集聚;棉花目前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北、山東等地,今后的趨勢是集中到新疆;糖料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甘蔗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和海南,未來日益向廣西和云南集中,甜菜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和新疆。
(三)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業發展體系
農業的重要性不僅不會隨著其占國民經濟體系比重的下降而降低,相反,隨著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和比重的提高,農業的發展實力會成為影響整個經濟體系的關鍵因素。因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定需要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應該運用大農業的發展思維,強調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這種現代化發展體現于農業內部不同環節的高度整合,體現于農業與工業、服務業的高度匹配發展,體現于前沿技術在農業生產體系中的運用程度。
(四)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三農”問題的解決不僅僅只需要農業的興盛,實際上,“三農”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復雜問題,產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一招,除此之外,還存在其他很多如生態環境、農村勞動力以及非勞動力的轉移、土地制度改革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對農業的發展效率產生影響。因此,應該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將“三農”問題作為一個系統性的整體問題予以解決,只有整個鄉村地區的問題得到解決,農業的發展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