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0-22 點擊:

   10月22日消息,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煤焦產業大會(第九屆)”在深圳舉辦,旨在推動期貨市場切實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產業與資本融合發展。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張宏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 張宏

  張宏表示,推動煤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產業發展的格局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一是煤炭供需格局由“結構性的過剩、長期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不足、總量長期相對寬松”的態勢。二是中國煤炭的生產由長期以來的“大中小煤礦并舉,中小煤礦為主”,轉為“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中小煤礦為輔”的態勢。三是煤炭開發布局由長期以來的“中東部為主”轉為“中西部為主并向晉陜蒙集中”,全國煤炭資源“梯級開發、梯級利用”的格局初步形成。四是全國煤炭的消費呈現出“消費的增幅在下降,總量增幅的空間在變小,并且重點的消費區域向中西部轉移”。五是煤炭運輸瓶頸制約逐漸緩解,過去是“西煤東運、北煤南調、鐵水聯運、鐵路直達、特高壓輸送”。六是煤炭的產業格局來看,煤炭上下游產業,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等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的階段。七是煤炭的結構調整,從小煤礦原煤退出和政治成立省級集團,成立跨行業、跨地區的集團。八是煤礦安全,煤礦安全是煤炭行業的重中之重,煤礦安全事故一直是全社會關心的,大幅度降低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和死亡人數,在朝著根本好轉向職業健康水平提升的方向轉變,去年煤炭安全死亡316人,中國煤炭大型化、智能化、機械化的發展,煤礦安全的保障程度越來越高?! ?/span>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張宏《2020年的中國煤炭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張宏:感謝大會的邀請來做演講,原定的題目是讓我講一下2020年煤炭市場的情況分析,來之前我考慮了一下,參加今天會議的有煤炭、鋼鐵以及相關期貨研究機構的同志,大家對現行的,特別是當前的形勢分析非常關注,可能在網上看得比較多了。另外在座的嘉賓、代表更關注的是煤炭行業發展長線的東西、趨勢性的東西,特別是我們做煤炭期貨和期現結合,將來甚至還有期權,更關注的是對行業的發展潛力、投資機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思路,對產融結合和期貨發展的影響以及帶來更多的投資領域,所以我今天臨時改了一下題目,給大家揭曉一下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為什么要介紹這個題目?今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規劃之年,我們面對的是“十四五”煤炭行業如何發展,“十三五”煤炭行業做了什么,給大家做一個介紹,供大家參考。

  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果,實際上就在總結“十三五”,因為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從2016年的年初開始,標志性的文件是2016年2月1日國務院國發7號文開啟的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的文件提出用三到五年實現一系列的目標,恰巧2016年到今年正好是第五年,應該說國發7號文提出的五年奮斗的最后一年恰恰也是“十三五”時期煤炭行業發展的五年,也是規劃的五年。“十三五”時期煤炭行業取得了哪些成績和面臨哪些問題?我主要從這些方面跟大家介紹:

  1、煤炭行業的產業體系,煤炭產業政策是指導和推動煤炭行業由弱到強、由小到大持續發展的根本性文件,“十三五”時期煤炭產業政策的主導性文件就是國發7號文,這個文件是《關于煤炭行業脫困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個《意見》出臺以后,國家有關部門配套出了八個文件,實施過程中出臺了一系列資源、金融、價格、后勤包括稅費、三供一業、職工安置、減量化生產、指標交易、中長期合同等一系列的文件,到目前為止應該說“十三五”大大小小出臺的五十個左右的文件都是配合國發7號文件,也是煤炭產業政策集中出的五年,煤炭行業的政策體系已經基本完善。

  這些產業政策指導下,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這八個方面:一是過剩產能得到了有效化解;二是煤炭生產結構在不斷優化;三是市場供需實現基本平衡;四是煤炭價格一直在綠色區間波動,特別是2017年建立中長期合作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以來,煤炭中長期合同的價格一直穩定在綠色期間;五是經濟效益呈現恢復性增長,煤炭行業由2015年的全行業虧損轉為盈利;六是去產能、職工安置平穩有序;七是資產債務處置在穩步推進;八是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新進展。

  這是國發7號文提出的目標,當時提出三到五年的時間煤炭行業退出產能5億噸、減量重組5萬噸,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后面我再逐步介紹。

  2、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動煤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產業發展的格局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煤炭供需格局由“結構性的過剩、長期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不足、總量長期相對寬松”的態勢。中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長期在我國的能源生產中占到75%以上,在能源消費結構里占到60%以上,所以煤炭的需求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大幅度增加的。舉個例子講,1978年中國煤炭消費量是6.8億,到2000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是13億噸,到2013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達到了或是超過了42億噸,今年還將在39億噸以上??梢钥闯鲋袊慕洕l展能源作為強力支撐是分不開的,特別是2000年到2013年,煤炭年均增長率在10%以上,支撐中國經濟發展,年均增長9%以上。

  這個時期隨著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煤炭是長期總量不足的,所以要大量建設一批現代化的煤礦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2014年以來,特別是新一輪經濟調整以來,我們的經濟結構在調整,發展方式在調整,我們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能源結構在調整,煤炭由長期的總量不足快速建設適應經濟發展而轉為總量相對寬松,2016年在國發7號文的情況下,要化解過剩產能,說明煤炭的產能是過剩的。全國煤炭總量過剩的情況下不足也還有,就是結構性的不足。結構性不足體現在時段性、區域性和平衡性,比如說進入冬季取暖,東北部不用說,西南可能是品種性和階段性的。

  二是中國煤炭的生產由長期以來的“大中小煤礦并舉,中小煤礦為主”,轉為“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中小煤礦為輔”的態勢。大中小一起上,以中小為主,建設煤礦要以中小煤礦為主,為什么?因為煤炭需求快速增長,建設大型煤礦的技術、裝備和能力不足,所以需要建設一大批中小煤礦滿足國家煤炭的需求,國家政策就是建設煤礦大中小并舉,以中小為主。同時在很長一段時期,中國的煤炭,中小煤礦占到絕大多數的比例,特別是通過“十三五”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的煤炭生產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型現代化煤礦已經成為全國煤炭生產的主體,年產120萬噸大型的現代化煤礦比重占到全國煤炭總產量的80%以上。

  2005年全國有2.5萬個煤礦,年產120噸以上的大型煤礦只有350座,產量2005年只有390座,產量只有7.8億,到現在,全國煤礦總數量只有5000個,全國大型煤礦超過1200處以上,產量超過30億,特別是我們建成年產千萬級的特大型煤礦,現在建成的有44個,產能接近8億。

  什么概念?一個煤礦一年生產1500左右以上,現在一個煤礦3500萬噸,過幾年,“十四五”期間,全國建成80多個煤礦,產量可以超過12億噸,應該說這是引領全球的煤礦建設的水平。2015年全國有1.2萬個煤礦,總產量37.5%,大型煤礦不到1000個,產量23萬噸;2019年大型煤礦產量接近30億噸。

  三是煤炭開發布局由長期以來的“中東部為主”轉為“中西部為主并向晉陜蒙集中”,全國煤炭資源“梯級開發、梯級利用”的格局初步形成?,F在全國的煤炭產量越來越向晉陜蒙集中,現在晉陜蒙的產量超過全國煤炭總產量的70%,并且新建的煤礦大部分仍然在晉陜蒙,其他東部地區、西南地區和華東地區的煤炭產量還在逐漸的減少。

  四是全國煤炭的消費呈現出“消費的增幅在下降,總量增幅的空間在變小,并且重點的消費區域向中西部轉移”,過去東部地區河北省一年消費3個多億,山東省每年消費4個多億,江蘇省3億多。隨著政策的調整和產業布局的調整,還有特高壓線路的建設,還有一些煤化工的建設,煤炭的消費結構逐漸向東西部轉移。

  消費的行業來看,過去煤炭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四大行業:電力、鋼鐵、冶金、化工,占到消費總量的88%左右,電力行業占到全國煤炭消費的53%左右,它的消費需求增幅在大幅下降,2002年到2013年全國火電發電量年均增速10.07%,2014年到2019年增速回落8.17個百分點,電力耗煤年均9%的增長轉為年均增長只有2.4%,下降7個百分點。

  全國粗鋼產量年均增速由2002年到2013年的14.13%,下降到2014年到2019年的3.08%,增速回落了11.05個百分點,鋼鐵行業耗煤量由年均13%左右增長轉為年均下降0.93%,2019年的全國粗鋼產能9.96億噸。

  水泥產量2002年到2013年年均增長11.6%,2014年到2019年年均下降3.3%,增速回落了15個百分點;建材行業耗煤由年均增長10%下降0.99%。

  煤化工:傳統煤化工像合成氨、煤焦化,傳統煤化工沒有什么增長的空間,煤制油、烯烴、乙二醇正在快速發展。煤制油產能1138萬噸、產量632萬噸,煤制烯烴1132萬噸/年、600萬噸,煤制氣51億立方米。還要看今后的發展趨勢。這張圖是我做的從2000年以來不同行業的煤炭消耗增速的變化。

  五是煤炭運輸瓶頸制約逐漸緩解,過去是“西煤東運、北煤南調、鐵水聯運、鐵路直達、特高壓輸送”。全國煤炭供應保障在增長,運輸瓶頸大幅度緩解。

  六是煤炭的產業格局來看,煤炭上下游產業,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等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的階段。

  煤炭產業衍生出來的新產品和新材料:

  石墨烯:陜煤化集團已經正式投進去,一年生產1萬噸的石墨烯。

  硅烷氣:我們國內不能生產之前,我們進口的硅烷價格是200萬/噸,中國一年需要5000噸的硅烷氣,平頂山平煤集團研制生產出硅烷,一年可以生產1500噸,國際市場硅烷的價格由200萬/噸降到20萬以下,成本8萬。煤炭產業的高端產品和高端的平臺研發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也填補了國內新材料、新技術的空白。

  七是煤炭的結構調整,從小煤礦原煤退出和政治成立省級集團,成立跨行業、跨地區的集團,今年又從優化國有資本供給來講成立了一些大企業,進入到新的時期和高度。

  八是煤礦安全,煤礦安全是煤炭行業的重中之重,煤礦安全事故一直是全社會關心的,大幅度降低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和死亡人數,在朝著根本好轉向職業健康水平提升的方向轉變,去年煤炭安全死亡316人,中國煤炭大型化、智能化、機械化的發展,煤礦安全的保障程度越來越高。

  電力行業推動的燃煤超低排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鍋爐技術。

  煤炭經濟平穩運行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完善,主要是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隨著中長期合同簽訂量的增加,對市場平穩,特別是價格的平穩起到了支撐作用。

  這張圖從2003年到2016年底,中國煤炭市場的價格波動是非常大的,最高超過800,最低降到360,2017年建立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以來,無論是市場價格還是中長期合同價格,都基本處于長期的平穩態勢,應該說這個制度也是其他行業推動價格改革的節點。我記得在去年國家有關部門的領導在其他行業改革、價格改革方面也應該借鑒中長期合同制度,推動我國經濟的長期平穩運行,防止大起大落和超幅度的波動。

  未來對于煤炭行業來講,我們的地位、作用和發展趨勢:

  黨和國家對煤炭工業高度重視,列舉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情況和一些指示。去年在國家能源委召開會議的時候也確定把煤炭行業作為我國能源兜底保障的地位。

  新基建也會給煤炭行業帶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山東兗礦等已經5G下井,推動很快,企業有積極性,智能化裝備技術速度發展很快。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煤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中作用更加明顯,我國的能源資源,從目前勘探來看,一次能源資源中國的煤炭占到94%,油氣加在一起不到6%,油和氣的消費量是占到消費的30%,用中國國內6%左右的資源支撐30%左右的油氣消費需求,這個壓力是非常大的。我們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如何保證國家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煤炭仍然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未來我國能源結構變化的情況,即使到2040年,煤炭由目前接近60%會降到40%左右,油氣各占1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30%,煤炭依然是主要的能源。

  宏觀經濟長期發展的周期來看,中長期由中高速發展轉為中低速或是低速發展,但是對煤炭需求仍然產生支撐的作用。

  能源結構調整替代作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對煤炭的替代作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最近這些年里增幅一直高于煤炭和油氣資源。這是非化石能源的發展,去年達到15.3%。

  從我國火電發展來看,這是前十位火電的發展情況(見PPT),我國前十的總裝機超過1億千瓦。煤炭消費總量雙控,煤炭的建設成本提高,特別是環境成本、建設成本和資源成本都在增加,煤炭未來生產成本會大幅度增加,煤炭的建設,特別是煤炭由原來的征收價格變成權益金以后,煤炭建設初期要增加幾十億的投資。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綜合分析,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特別是主要耗煤行業的變化趨勢,近年來講,煤炭消費量比去年持平或是減少,市場供需總體寬松的態勢不會改變,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寬松的態勢不會改變。

  這是經濟發展對煤炭相關產業消費的情況,煤炭“十四五”將如何發展?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規劃的基本原則,這是去年7月份煤炭工業協會啟動“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的編制,到今年的7月份已經完成,提出堅持優化布局與保障供給相結合;深化改革與創新發展相結合、產業升級與轉型發展相結合、綠色開發與清潔利用相結合、立足國內與國際合作相結合。

  理念上堅持智能化、專業化、定制化、集群化、綠色化。

  總體目標上,“十四五”期間我們做了一些調整,“十四五”國內煤炭產量控制41億噸左右,煤炭消費量42億噸左右。我們分析“十三五”期間煤炭消費量39億噸到40億噸之間,對于“十四五”,我們按照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的趨勢,對于“十四五”來說,國內煤炭消費需求比“十三五”還要增加2億噸左右。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主要的發展方向一是提升勘探程度;二是優化煤炭開發布局,我們對14個大型煤炭基地的定位進行重新分析,蒙東和云貴基地穩定經營、安全保障;晉北、晉中晉東、神東、陜北和黃攏基地:控制節奏、高產高效,兜底保障;新疆基地,科學規劃、把握節奏、梯級利用。寧東基地,穩定規模、就地轉化、區內平衡。

  繼續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繼續優化生產結構、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推動組織結構調整,同時建立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機制。

  提升科技創新驅動力,主要是從科技的角度講,煤炭行業的平穩運行,推動建立一批適合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體制和機制、相關的制度體系。老礦區轉型,隨著新的礦區的建設和產業布局的調整,東北、華東和西南一些老礦區如何轉型?可能“十四五”時期是關鍵的時期。

  生態環境建設、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十四五”期間著力發揮作用的是推動煤炭的智慧物流體系和大數據平臺建設,就像跟鋼之家吳總一樣,我們要建立煤炭行業的大數據,推動煤炭的智慧物流體系建設,降低煤炭的供應和物流成本,提高供給效率。安全和職業健康,繼續加強“一帶一路”建設。

 

主頁 > 專題研究 > 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 > 規劃動態 >

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2020-10-22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10月22日消息,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煤焦產業大會(第九屆)”在深圳舉辦,旨在推動期貨市場切實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產業與資本融合發展。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張宏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 張宏

  張宏表示,推動煤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產業發展的格局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一是煤炭供需格局由“結構性的過剩、長期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不足、總量長期相對寬松”的態勢。二是中國煤炭的生產由長期以來的“大中小煤礦并舉,中小煤礦為主”,轉為“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中小煤礦為輔”的態勢。三是煤炭開發布局由長期以來的“中東部為主”轉為“中西部為主并向晉陜蒙集中”,全國煤炭資源“梯級開發、梯級利用”的格局初步形成。四是全國煤炭的消費呈現出“消費的增幅在下降,總量增幅的空間在變小,并且重點的消費區域向中西部轉移”。五是煤炭運輸瓶頸制約逐漸緩解,過去是“西煤東運、北煤南調、鐵水聯運、鐵路直達、特高壓輸送”。六是煤炭的產業格局來看,煤炭上下游產業,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等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的階段。七是煤炭的結構調整,從小煤礦原煤退出和政治成立省級集團,成立跨行業、跨地區的集團。八是煤礦安全,煤礦安全是煤炭行業的重中之重,煤礦安全事故一直是全社會關心的,大幅度降低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和死亡人數,在朝著根本好轉向職業健康水平提升的方向轉變,去年煤炭安全死亡316人,中國煤炭大型化、智能化、機械化的發展,煤礦安全的保障程度越來越高。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張宏《2020年的中國煤炭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張宏:感謝大會的邀請來做演講,原定的題目是讓我講一下2020年煤炭市場的情況分析,來之前我考慮了一下,參加今天會議的有煤炭、鋼鐵以及相關期貨研究機構的同志,大家對現行的,特別是當前的形勢分析非常關注,可能在網上看得比較多了。另外在座的嘉賓、代表更關注的是煤炭行業發展長線的東西、趨勢性的東西,特別是我們做煤炭期貨和期現結合,將來甚至還有期權,更關注的是對行業的發展潛力、投資機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思路,對產融結合和期貨發展的影響以及帶來更多的投資領域,所以我今天臨時改了一下題目,給大家揭曉一下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為什么要介紹這個題目?今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規劃之年,我們面對的是“十四五”煤炭行業如何發展,“十三五”煤炭行業做了什么,給大家做一個介紹,供大家參考。

  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果,實際上就在總結“十三五”,因為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從2016年的年初開始,標志性的文件是2016年2月1日國務院國發7號文開啟的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的文件提出用三到五年實現一系列的目標,恰巧2016年到今年正好是第五年,應該說國發7號文提出的五年奮斗的最后一年恰恰也是“十三五”時期煤炭行業發展的五年,也是規劃的五年。“十三五”時期煤炭行業取得了哪些成績和面臨哪些問題?我主要從這些方面跟大家介紹:

  1、煤炭行業的產業體系,煤炭產業政策是指導和推動煤炭行業由弱到強、由小到大持續發展的根本性文件,“十三五”時期煤炭產業政策的主導性文件就是國發7號文,這個文件是《關于煤炭行業脫困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個《意見》出臺以后,國家有關部門配套出了八個文件,實施過程中出臺了一系列資源、金融、價格、后勤包括稅費、三供一業、職工安置、減量化生產、指標交易、中長期合同等一系列的文件,到目前為止應該說“十三五”大大小小出臺的五十個左右的文件都是配合國發7號文件,也是煤炭產業政策集中出的五年,煤炭行業的政策體系已經基本完善。

  這些產業政策指導下,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這八個方面:一是過剩產能得到了有效化解;二是煤炭生產結構在不斷優化;三是市場供需實現基本平衡;四是煤炭價格一直在綠色區間波動,特別是2017年建立中長期合作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以來,煤炭中長期合同的價格一直穩定在綠色期間;五是經濟效益呈現恢復性增長,煤炭行業由2015年的全行業虧損轉為盈利;六是去產能、職工安置平穩有序;七是資產債務處置在穩步推進;八是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新進展。

  這是國發7號文提出的目標,當時提出三到五年的時間煤炭行業退出產能5億噸、減量重組5萬噸,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后面我再逐步介紹。

  2、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動煤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產業發展的格局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煤炭供需格局由“結構性的過剩、長期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不足、總量長期相對寬松”的態勢。中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長期在我國的能源生產中占到75%以上,在能源消費結構里占到60%以上,所以煤炭的需求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大幅度增加的。舉個例子講,1978年中國煤炭消費量是6.8億,到2000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是13億噸,到2013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達到了或是超過了42億噸,今年還將在39億噸以上??梢钥闯鲋袊慕洕l展能源作為強力支撐是分不開的,特別是2000年到2013年,煤炭年均增長率在10%以上,支撐中國經濟發展,年均增長9%以上。

  這個時期隨著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煤炭是長期總量不足的,所以要大量建設一批現代化的煤礦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2014年以來,特別是新一輪經濟調整以來,我們的經濟結構在調整,發展方式在調整,我們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能源結構在調整,煤炭由長期的總量不足快速建設適應經濟發展而轉為總量相對寬松,2016年在國發7號文的情況下,要化解過剩產能,說明煤炭的產能是過剩的。全國煤炭總量過剩的情況下不足也還有,就是結構性的不足。結構性不足體現在時段性、區域性和平衡性,比如說進入冬季取暖,東北部不用說,西南可能是品種性和階段性的。

  二是中國煤炭的生產由長期以來的“大中小煤礦并舉,中小煤礦為主”,轉為“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中小煤礦為輔”的態勢。大中小一起上,以中小為主,建設煤礦要以中小煤礦為主,為什么?因為煤炭需求快速增長,建設大型煤礦的技術、裝備和能力不足,所以需要建設一大批中小煤礦滿足國家煤炭的需求,國家政策就是建設煤礦大中小并舉,以中小為主。同時在很長一段時期,中國的煤炭,中小煤礦占到絕大多數的比例,特別是通過“十三五”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的煤炭生產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型現代化煤礦已經成為全國煤炭生產的主體,年產120萬噸大型的現代化煤礦比重占到全國煤炭總產量的80%以上。

  2005年全國有2.5萬個煤礦,年產120噸以上的大型煤礦只有350座,產量2005年只有390座,產量只有7.8億,到現在,全國煤礦總數量只有5000個,全國大型煤礦超過1200處以上,產量超過30億,特別是我們建成年產千萬級的特大型煤礦,現在建成的有44個,產能接近8億。

  什么概念?一個煤礦一年生產1500左右以上,現在一個煤礦3500萬噸,過幾年,“十四五”期間,全國建成80多個煤礦,產量可以超過12億噸,應該說這是引領全球的煤礦建設的水平。2015年全國有1.2萬個煤礦,總產量37.5%,大型煤礦不到1000個,產量23萬噸;2019年大型煤礦產量接近30億噸。

  三是煤炭開發布局由長期以來的“中東部為主”轉為“中西部為主并向晉陜蒙集中”,全國煤炭資源“梯級開發、梯級利用”的格局初步形成?,F在全國的煤炭產量越來越向晉陜蒙集中,現在晉陜蒙的產量超過全國煤炭總產量的70%,并且新建的煤礦大部分仍然在晉陜蒙,其他東部地區、西南地區和華東地區的煤炭產量還在逐漸的減少。

  四是全國煤炭的消費呈現出“消費的增幅在下降,總量增幅的空間在變小,并且重點的消費區域向中西部轉移”,過去東部地區河北省一年消費3個多億,山東省每年消費4個多億,江蘇省3億多。隨著政策的調整和產業布局的調整,還有特高壓線路的建設,還有一些煤化工的建設,煤炭的消費結構逐漸向東西部轉移。

  消費的行業來看,過去煤炭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四大行業:電力、鋼鐵、冶金、化工,占到消費總量的88%左右,電力行業占到全國煤炭消費的53%左右,它的消費需求增幅在大幅下降,2002年到2013年全國火電發電量年均增速10.07%,2014年到2019年增速回落8.17個百分點,電力耗煤年均9%的增長轉為年均增長只有2.4%,下降7個百分點。

  全國粗鋼產量年均增速由2002年到2013年的14.13%,下降到2014年到2019年的3.08%,增速回落了11.05個百分點,鋼鐵行業耗煤量由年均13%左右增長轉為年均下降0.93%,2019年的全國粗鋼產能9.96億噸。

  水泥產量2002年到2013年年均增長11.6%,2014年到2019年年均下降3.3%,增速回落了15個百分點;建材行業耗煤由年均增長10%下降0.99%。

  煤化工:傳統煤化工像合成氨、煤焦化,傳統煤化工沒有什么增長的空間,煤制油、烯烴、乙二醇正在快速發展。煤制油產能1138萬噸、產量632萬噸,煤制烯烴1132萬噸/年、600萬噸,煤制氣51億立方米。還要看今后的發展趨勢。這張圖是我做的從2000年以來不同行業的煤炭消耗增速的變化。

  五是煤炭運輸瓶頸制約逐漸緩解,過去是“西煤東運、北煤南調、鐵水聯運、鐵路直達、特高壓輸送”。全國煤炭供應保障在增長,運輸瓶頸大幅度緩解。

  六是煤炭的產業格局來看,煤炭上下游產業,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等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的階段。

  煤炭產業衍生出來的新產品和新材料:

  石墨烯:陜煤化集團已經正式投進去,一年生產1萬噸的石墨烯。

  硅烷氣:我們國內不能生產之前,我們進口的硅烷價格是200萬/噸,中國一年需要5000噸的硅烷氣,平頂山平煤集團研制生產出硅烷,一年可以生產1500噸,國際市場硅烷的價格由200萬/噸降到20萬以下,成本8萬。煤炭產業的高端產品和高端的平臺研發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也填補了國內新材料、新技術的空白。

  七是煤炭的結構調整,從小煤礦原煤退出和政治成立省級集團,成立跨行業、跨地區的集團,今年又從優化國有資本供給來講成立了一些大企業,進入到新的時期和高度。

  八是煤礦安全,煤礦安全是煤炭行業的重中之重,煤礦安全事故一直是全社會關心的,大幅度降低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和死亡人數,在朝著根本好轉向職業健康水平提升的方向轉變,去年煤炭安全死亡316人,中國煤炭大型化、智能化、機械化的發展,煤礦安全的保障程度越來越高。

  電力行業推動的燃煤超低排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鍋爐技術。

  煤炭經濟平穩運行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完善,主要是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隨著中長期合同簽訂量的增加,對市場平穩,特別是價格的平穩起到了支撐作用。

  這張圖從2003年到2016年底,中國煤炭市場的價格波動是非常大的,最高超過800,最低降到360,2017年建立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以來,無論是市場價格還是中長期合同價格,都基本處于長期的平穩態勢,應該說這個制度也是其他行業推動價格改革的節點。我記得在去年國家有關部門的領導在其他行業改革、價格改革方面也應該借鑒中長期合同制度,推動我國經濟的長期平穩運行,防止大起大落和超幅度的波動。

  未來對于煤炭行業來講,我們的地位、作用和發展趨勢:

  黨和國家對煤炭工業高度重視,列舉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情況和一些指示。去年在國家能源委召開會議的時候也確定把煤炭行業作為我國能源兜底保障的地位。

  新基建也會給煤炭行業帶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山東兗礦等已經5G下井,推動很快,企業有積極性,智能化裝備技術速度發展很快。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煤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中作用更加明顯,我國的能源資源,從目前勘探來看,一次能源資源中國的煤炭占到94%,油氣加在一起不到6%,油和氣的消費量是占到消費的30%,用中國國內6%左右的資源支撐30%左右的油氣消費需求,這個壓力是非常大的。我們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如何保證國家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煤炭仍然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未來我國能源結構變化的情況,即使到2040年,煤炭由目前接近60%會降到40%左右,油氣各占1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30%,煤炭依然是主要的能源。

  宏觀經濟長期發展的周期來看,中長期由中高速發展轉為中低速或是低速發展,但是對煤炭需求仍然產生支撐的作用。

  能源結構調整替代作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對煤炭的替代作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最近這些年里增幅一直高于煤炭和油氣資源。這是非化石能源的發展,去年達到15.3%。

  從我國火電發展來看,這是前十位火電的發展情況(見PPT),我國前十的總裝機超過1億千瓦。煤炭消費總量雙控,煤炭的建設成本提高,特別是環境成本、建設成本和資源成本都在增加,煤炭未來生產成本會大幅度增加,煤炭的建設,特別是煤炭由原來的征收價格變成權益金以后,煤炭建設初期要增加幾十億的投資。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綜合分析,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特別是主要耗煤行業的變化趨勢,近年來講,煤炭消費量比去年持平或是減少,市場供需總體寬松的態勢不會改變,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寬松的態勢不會改變。

  這是經濟發展對煤炭相關產業消費的情況,煤炭“十四五”將如何發展?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規劃的基本原則,這是去年7月份煤炭工業協會啟動“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的編制,到今年的7月份已經完成,提出堅持優化布局與保障供給相結合;深化改革與創新發展相結合、產業升級與轉型發展相結合、綠色開發與清潔利用相結合、立足國內與國際合作相結合。

  理念上堅持智能化、專業化、定制化、集群化、綠色化。

  總體目標上,“十四五”期間我們做了一些調整,“十四五”國內煤炭產量控制41億噸左右,煤炭消費量42億噸左右。我們分析“十三五”期間煤炭消費量39億噸到40億噸之間,對于“十四五”,我們按照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的趨勢,對于“十四五”來說,國內煤炭消費需求比“十三五”還要增加2億噸左右。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主要的發展方向一是提升勘探程度;二是優化煤炭開發布局,我們對14個大型煤炭基地的定位進行重新分析,蒙東和云貴基地穩定經營、安全保障;晉北、晉中晉東、神東、陜北和黃攏基地:控制節奏、高產高效,兜底保障;新疆基地,科學規劃、把握節奏、梯級利用。寧東基地,穩定規模、就地轉化、區內平衡。

  繼續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繼續優化生產結構、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推動組織結構調整,同時建立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機制。

  提升科技創新驅動力,主要是從科技的角度講,煤炭行業的平穩運行,推動建立一批適合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體制和機制、相關的制度體系。老礦區轉型,隨著新的礦區的建設和產業布局的調整,東北、華東和西南一些老礦區如何轉型?可能“十四五”時期是關鍵的時期。

  生態環境建設、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十四五”期間著力發揮作用的是推動煤炭的智慧物流體系和大數據平臺建設,就像跟鋼之家吳總一樣,我們要建立煤炭行業的大數據,推動煤炭的智慧物流體系建設,降低煤炭的供應和物流成本,提高供給效率。安全和職業健康,繼續加強“一帶一路”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日本少妇春药特殊按摩3|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女人流白浆和喷水哪种是高潮|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国产精品白浆一区二小说|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无人区码一码二码w358cc| 亚洲精品夜夜夜| 国精产品999国精产品官网| 丰满迷人的少妇特级毛片| 国产爆乳美女娇喘呻吟|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丫精品系列|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裸体自慰在线观看| 高潮又爽又无遮挡又免费| 日本少妇寂寞少妇aaa|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老鲁夜夜老鲁| 性色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办公室扒开奶罩揉吮奶头av|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久久久中文久久久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