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產業、新活力——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年會圓滿舉辦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2-13 點擊:次
隨著年度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階段。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航者,中國在銷量上持續占據首位,彰顯了其市場需求的蓬勃旺盛與消費活力。更令人矚目的是,在技術創新的前沿探索、產業升級的深度推進以及市場拓展的廣度拓展等多個關鍵領域,中國均展現出了引領力與影響力。
12月6日,由財聯社、徐州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徐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年會》在江蘇省徐州市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趨勢為引領,緊密結合徐州的資源稟賦,旨在通過多方合作與創新,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產業邁向更高水平的發展階段。
財聯社總經理胡剛在致辭中表示,財聯社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持續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最新動態,幫助投資者和企業更好地理解市場變化,搭建更加完善的財經資訊平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為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務和解決方案。
創新驅動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王都對今年的汽車市場進行了深度分析,并對明年的行業發展做出展望。今年的汽車市場,作為穩增長與促消費的關鍵領域,展現出了一系列鮮明的特征。新車市場在面臨經濟下行、市場周期調整及國際環境復雜等多重挑戰下,依然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復蘇態勢。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今年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顯著增長,同比去年提升18%,今年以來累計零售量也實現了5%的同比增長。新能源汽車更是成為市場回升的重要推手,零售滲透率連續五個月突破50%,智能網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加速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王都進一步表示,今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打造消費新場景、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等,旨在優化政策環境與營商環境,為汽車市場和流通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能。隨著這些政策的逐步落實,整體乘用車市場的潛力不斷釋放,預計今年全年乘用車零售量將超過2290萬輛,同比增長5%。
作為主機廠的代表,嵐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博曉介紹了創新驅動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對整個國民經濟起到了推動作用,在全球也已成為新的增長點。
李博曉表示,中國已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的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產品、技術整體迭代非常迅速,但同樣存在一些需力解決的問題,比如目前整個產業鏈的盈利問題。面對這一問題,李博曉以嵐圖汽車為例給出了部分破解之道:首先必須堅持品牌向上,在市場內卷的現實下堅持高端定位的運營;其次,堅持技術創新驅動,依靠技術創新持續提升品牌價值;第三,堅持商業模式創新,持續強化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
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推廣應用的重要保障。特來電股份副總裁趙健認為,充電網絡建設將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實現支撐大規模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網絡 ;第二步是形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微電網;第三步是聚合電動汽車電池和梯次的儲能網。
目前,特來電構建了國內最大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也搭建了面向企事業園區的智能微電網,既能支撐大規模新能源汽車充電,也促進了綠色能源的消納。除充電網外,特來電在全國共計建設了300多座“光儲充放檢”一體化智能微電網系統,能夠實現新能源車充光伏等新能源電,提高了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通過借助電動汽車電池富裕電量和退役動力電池的剩余電量,構建了以“充電網、微電網、儲能網”為載體的虛擬電廠,能夠輔助電網調頻調峰。
財通證券副所長、電新能源首席分析師張一馳從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電池鋰電材料的角度,對鋰電池材料市場的供需狀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對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思考。張一馳認為,新能源汽車2025年全球銷量預期增速將依舊保持在20%以上,而鋰電材料價格或將走出“V字”拐點。
在圓桌論壇環節,財聯社汽車頻道主編寇建東與廣汽埃安董事會秘書劉飛雷、小馬智行公共事務副總裁王彊、文遠知行WeRide南京研發運營中心總經理劉琳琳、天風證券汽車分析師謝坤、上海鳳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許嘉俊,就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及產業鏈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推動徐州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國家政策的鼎力支持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努力,為徐州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賦能。會議旨在搭建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匯聚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形成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本次會議上,淮海經濟區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成立揭牌。長安汽車、零跑汽車、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騰勢汽車、蔚來汽車、方程豹汽車、九識智能正式簽約入駐豐車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近年來,徐州高新區重點發展安全應急產業、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生物醫藥四大主導產業,按照產業園4.0標準規劃建設了8大園區,完善“產業+企業+平臺+高校+人才+金融+政策”創新體系,建立“產業、政策、園區、基金、團隊”工作機制,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高地。
徐州高新區以“園區一體化、功能主題化、空間特色化”為理念,打造集聚汽車銷售、汽車維保、汽車登記、汽車文化為一體的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配套最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豐車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位于徐州高新區珠江東路5號,由徐州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盤活低效閑置社會投資資產建設運營。該園區占地200畝,總建筑面積約19.8萬平方米,共11棟3層單體樓,并配套建設招商中心、便民服務站等。
為凸顯低碳新能源特色,園區與浙江格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首家新型能源站示范項目,集“光儲充空”一體化項目,項目規劃建設40個集中式充電樁、6MW屋頂光伏和分布式儲能200KW,項目建成后,為園區提供穩定優質的電力保障,預計可實現年發電量800萬千瓦時,助理園區實現“零碳”運營。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徐州高新區等產業園區將積極引入和培育更多新能源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推動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徐州新能源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帶動區域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