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3-17 點擊:次
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1年2月2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
目 錄
第一篇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
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二篇 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一干多支”建設,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第四章 做強成渝發展主軸
第五章 帶動兩翼協同發展
第六章 輻射三帶聯動發展
第七章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第三篇 突出創新引領,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第八章 優化創新能力布局
第九章 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
第十章 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第十一章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第十二章 優化政策環境
第四篇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
第十三章 深入實施制造強省戰略
第十四章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十五章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第十六章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第五篇 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四川
第十七章 打造數字經濟新增長極
第十八章 全面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第十九章 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
第二十章 培育良好數字生態
第六篇 構筑市場高地,暢通供需大循環
第二十一章 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第二十二章 激發投資活力釋放
第二十三章 數字化驅動供需大循環
第七篇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第二十四章 加大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力度
第二十五章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第二十六章 提升政府經濟治理能力
第二十七章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
第八篇 深化四向拓展,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第二十八章 加快形成全域開放格局
第二十九章 打造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
第三十章 強化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支撐
第九篇 強化支撐保障,構筑現代基礎設施體系
第三十一章 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三十二章 完善現代能源網絡體系
第三十三章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十四章 著力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第十篇 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第三十五章 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第三十六章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第三十七章 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
第三十八章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第十一篇 增進民生福祉,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第三十九章 大力促進就業創業
第四十章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第四十一章 推進健康四川建設
第四十二章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第四十三章 保障重點群體基本權益
第四十四章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四十五章 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
第十二篇 促進巴蜀文化繁榮發展,建設文化強省
第四十六章 提高社會文明水平
第四十七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第四十八章 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十三篇 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四川
第四十九章 加強自然生態保護修復
第五十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第五十一章 加快生產生活綠色低碳轉型
第五十二章 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機制
第十四篇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
第五十三章 強化經濟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章 提升公共安全防控救援能力
第五十五章 維護社會安定和諧
第五十六章 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第十五篇 推進依法治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第五十七章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五十八章 提升法治四川建設水平
第十六篇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第五十九章 堅持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領導
第六十章 健全統一規劃體系
第六十一章 完善規劃實施機制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明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市場主體的行為導向,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要主動適應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是四川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的五年,是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堅定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應對發展環境復雜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等風險挑戰,開創了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局面。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5+1”現代工業體系、“4+6”現代服務業體系、“10+3”現代農業體系發展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三大攻堅戰縱深推進,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生態環境有效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升,鄉村振興扎實推進,縣域經濟競相發展。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進展順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縱深拓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有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系統開展,“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創新資源加快集聚,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現代綜合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態勢加快形成。民生福祉穩步增進,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融合推進,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持續繁榮發展。全面依法治省取得重大進展,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平安四川建設成效明顯,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順利實施,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全面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五年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第二節 面臨形勢
從國際看,發展趨勢凸顯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政治格局、經濟體系、貿易規則等重組步伐加快、調整力度加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傳統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減弱,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日益加大。中美之間戰略博弈日趨激烈,推動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變革。全球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加速重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資源要素配置方式、生產組織模式和價值創造路徑深刻變革,加快國際產業分工版圖重塑。這些變化既增加了風險挑戰,也為我國主動優化產業鏈戰略布局、加快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巨大空間。
從國內看,發展內涵發生深刻變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大國消費的韌性、完整的產業體系、高效的治理能力,以及數字紅利、人才紅利、制度紅利等優勢,將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再上新臺階奠定堅實基礎。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步入大規模“安裝期”,數字經濟引領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戰略性產業供應鏈體系加速重構,持續強化固鏈、補鏈、強鏈能力,將成為新時代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主線。區域一體化進入全面融合升級版,區域經濟社會將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加速,將邁向精細化協同化專業化治理的新階段。
從我省看,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略位勢。區域空間布局整體優化,創新驅動新優勢加快培育,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加速形成,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壯大,基礎設施建設迎來重大突破,高質量發展的牽引力推動力支撐力顯著增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底線民生、基本民生、質量民生持續改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1萬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實現新跨越。同時,我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仍然存在,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領域還有短板弱項,歷史遺留問題和改革發展中的新問題相互交織,矛盾風險積累疊加。
綜合判斷,我省在全國有分量、發展有基礎、未來有前景。面向未來,要堅持胸懷“兩個大局”,辯證看待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發展規律,保持戰略定力,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開好局、起好步。
第二節 重要原則
推動“十四五”時期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重點把握好以下要求。
——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建設。堅持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確保“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四川落地。始終把發展作為興省之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
——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促進城鄉循環、區域循環、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和內外市場循環,著力建強支撐國內大循環的經濟腹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
——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局。積極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深化拓展“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推動區域空間布局整體優化、功能體系整體完善、發展能級整體提升。
——統籌推進發展、治理和民生。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堅持以發展牽引治理、以治理保障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價值取向,以發展之舉增進民生福祉,以治理之效破解民生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質生活相得益彰。
——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不斷提升經濟競爭能力、市場監管能力、應急管理能力、防災減災能力、糧食和能源保障能力,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為現代化建設筑牢安全保障。
第三節 實現路徑
貫徹落實指導思想和重要原則,要堅持正確的策略和方法,重點把握以下實現路徑。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善要素價格市場化決定機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創新驅動,數字賦能。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牢牢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聚合效應、倍增效應、疊加效應,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全面普及,推動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邁上新臺階。以數字化激活創新潛能、重構競爭優勢,推動我省經濟提質增效。
——極核帶動,軸帶支撐。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推動成都東進與重慶西擴相向發展,發揮成都極核帶動作用,促進成渝地區南北兩翼協同聯動。以軸帶支撐帶動全域發展,打造區域經濟發展軸和流域經濟發展帶,加快形成優勢區域重點發展、生態功能區重點保護的新格局。
——“主干”做強,“多支”發展。強化成都主干功能,加快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促進全省發展主干由成都拓展為成都都市圈。推動環成都經濟圈、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和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協同發展。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打造全省經濟副中心。
——全域開放,擴大內需。實施立體全面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引產業、人口和創新要素流入。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大力培育中等收入群體,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一節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錨定到二〇三五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綜合考慮國內外環境和四川發展階段性特征,統籌短期和長遠,兼顧需要和可能,今后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經濟總量再跨上兩個萬億元臺階、年均增長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全國差距進一步縮小,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F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全面提速,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國,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
——發展活力充分迸發。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態勢更加鞏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萍紕撔聦洕鲩L貢獻顯著增強,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提升幅度高于全國,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社會文明風尚更加濃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基本建成。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環境治理效果顯著增強,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大氣、水體和土壤質量明顯好轉,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
——民生福祉明顯提升。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分配結構明顯改善?;竟卜站然矫黠@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滿足。
——治理效能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設扎實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取得新成效,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